仲景文化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3-01-04 19:09:07王晓蕊苏敏李芳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仲景中医药体系

王晓蕊,苏敏,李芳婷

1.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南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是中医药院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目标。 仲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医药院校通过深入挖掘仲景文化教育资源, 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激发中医药创新活力。基于此,在仲景文化视域下研究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1 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1 关于仲景文化内涵的研究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仲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它对实现中医药院校教育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李明哲[2]用崇仁、厚德、恒志、精术4 个词语对仲景文化内涵进行概述,强调了仲景文化对医学上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高磊[3]对仲景文化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将其概括为创造性、传承性、地域性、价值性4 个方面,指出弘扬仲景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所在。

中医药文化尤其是仲景文化要传承与创新,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通过准确定位仲景文化的科学内涵,发挥其特色优势。但是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当代中医药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受到功利化、利己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①医学生对仲景文化认知不足。 仲景文化历史悠久,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部分医学生没有做到深入学习, 以至于对仲景文化文化内涵掌握得不够深刻。 ②仲景文化的发展亟待更新。 仲景文化的创造性体现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1.2 关于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高校要充分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 确定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关守宁[4]从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他认为明确评价目标和完善评价组织机构首当其冲,最后通过反馈、整改、再评价为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樊晓盼[5]经过前期调研,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习实践、教学与科研环境及培养成效5 个角度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然而在仲景文化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仍待进一步改进:①现有的大学生培养质量体系比较单一,没有和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医学创新型人才目标充分结合,导致大学生和社会实际需求、行业人才需求与匹配度不高;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切实针对不同专业细分评价标准,中医药医学人才培养评价参考标准、因素暂无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3 关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问题的研究

进入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中医药院校采取了多项教育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仍有待提高。 陈旭[6]针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培养指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教研积极性不高和缺乏有效的引导3 个方面。 王娜[7]指出医学生的教育仍存在效度不高、温度不够、合力不强、活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高水平医学人才培育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引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现有研究对于认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从不同主体、不同维度、不同专业进行分析:①从宏观的社会层面进行考量,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差异与碰撞,传统中医药现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②从中观的学校层面进行考量,各个部门间工作联动不强,工作衔接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③从微观的师生层面进行考量,部分师生在教育知识的践行上存在知行脱节现象,与理想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

2 仲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意义

2.1 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化

为医必仁,学医必精。振兴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必须大力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8]。 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化是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仲景文化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还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责任、有担当、有志气、有奉献精神的新一代中医技能型人才。 也就是说,通过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和不断的练习,使医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中医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实现科学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

2.2 践行中医药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化

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中医药院校在确立了科学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之后,明确中医学人才培养一体化过程,实现了有法可依,下一步应该切实践行中医药人才培养评价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 在践行中医药人才培养评价规章制度时,通过以德育人,用价值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有利于筑牢“仁医”本色;注重以文化人,用传统文化教育涵养专业教育,有利于凸显人文底色[9]。 注重以典启智,加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有利于突出思维特色;注重以行促知,强化临床实践训练,有利于提高技能成色;注重跟师学习,全程融入师承教育核心要素,有利于突出师承亮色;注重创新引领,全面开战科研训练,有利于彰显时代风采。

2.3 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化

把仲景文化与中医药的振兴发展结合起来,关键是要有一批对仲景文化有深刻认同、对中医药理论有深刻理解、对中医药实践有深刻理解、对中医药科研创新有深度认知、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厚情感、对中医药发展有强烈担当的卓越中医人才[10]。 以中医药防治疫病为例,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临床实践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临床系统。 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疫病学相关专业,既能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又能增强学科间的交叉,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化水平。

3 健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3.1 打造文化高地,发挥仲景文化育人作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惟留仲景圣名在人间。 随着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注重养生,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基础。仲景文化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1]。 基于此,在中医药院校传承弘扬仲景文化,激发仲景文化的当代价值,发挥仲景文化育人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①弘扬仲景文化,助力中医药院校建设。例如,中医药院校可以联合当地相关部门,举办类似“仲景文化宣传周”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以此来纪念医圣张仲景,进一步弘扬仲景文化,在中医药院校及所在区域营造浓厚的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氛围。②举办多彩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盛宴。 中医药院校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 特色鲜明的校内和校外活动,以校外活动为例,联合社区组织开展义诊活动,通过把脉、针灸、艾灸、按摩推拿等多种活动形式,引领广大群众走近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

3.2 健全培养机制,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构建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健康中国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院校要持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12],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中医药人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因此,中医药院校要综合考虑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坚实基础[13]。

①注重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例如,通过“高校+医院”的联合培养模式,为建设高水平中医院校、发展中医药奠定坚实基础,使得双方资源共享。 ②凸显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例如,可以加强精神荣誉激励、专业发展激励等措施,对学校教师激励体系进行完善,既包括专业发展、关心爱护,也包括岗位晋升、绩效工资、精神荣誉等方面的激励[14]。

3.3 创新评价方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培养质量是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对其学习收获和学习成果的证明,高校确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显得格外重要。 高校要调动各个部门、院系的积极性与配合度,并向其他工作完成较好的高校学习借鉴经验。同时,完善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市场化、品牌化的医学人才评价机制[15]。

中医药院校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契机,促进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①中医药院校既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又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②中医药院校需要强化督导评估工作,注重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执行力与创造力,促进中医药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出全面而有个性的创新型医学人才[16-18]。

4 结语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是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针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中医药院校应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着力推进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特点的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突出仲景文化特色,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仲景中医药体系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5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