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航,高仓健,沈绍伟
(1.浙江财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与治理创新,“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化元素覆盖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志愿者不以谋求利益为目的,自觉身体力行无私奉献社会,全力推进公共效能的提高。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奉献自我和回报社会,通过实践锻炼自我与自觉成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有效践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志愿服务提供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作为社会系统运作的新兴力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这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磨炼意志,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学科专业优势与文化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如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体系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形成显著社会效益?这些问题既是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关于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的课题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理论基础,更需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1],具有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无法比拟的教学作用,其可通过生动的实践有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步入全面加速推进的快车道,乡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素材。将“志愿服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可以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真切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2]。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培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多类型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需充分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和输送出更多“新农人”助推乡村发展蝶变。相应人才既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新农人”注重实践性技能,无法只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便可培养出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乡村建设,可在多类型的志愿服务内容中丰富专业内涵,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当下,乡村在社会服务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短板。乡村生源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了解,难以认清乡村发展前景以及获取相关政策支持,返乡创业和建设家乡的意愿不够强烈。城市生源大学生因缺乏长期的乡村生活体验,对乡村的了解与理解相对较弱,城乡差异带来了一定的身份歧视,无法真正实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通过探索“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路径,不仅可让大学生感受乡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引导他们体会乡村变化和乡村需求,还能将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能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也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主要存在制度困境、技术困境和人才困境,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青”嵌入到乡村治理体系中[3],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政府与高校的重视与支持下展开的,思维活跃和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们为乡村治理带来新思路,推动着乡村“善治”。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相互协作、相互补充[4],强化乡村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强调“自愿”和“奉献”,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乡村广泛普及将对农民的社会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农民道德品质与促进乡村和谐发展[5]。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然而,乡村现有的人才储备和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促进乡村发展,需汲取更多的专业人才资源形成发展动能。大学生志愿者能将自身的知识技能与乡村建设发展需求相结合,凝聚起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磅礴力量。从人才需求看,乡村需要更多具有发展创新意识和能从事农业管理和乡村发展工作的人才参与其中,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从人才供给来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思想道德、理论与技能处于较高水平,能较好地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履行好志愿服务责任。此外,大学生志愿者数量庞大且服务领域逐渐扩大。不难发现,从高校汇聚起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青春力量,可有效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得到满足,服务种类、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应得到更新。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以集体行动展开,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可有效地满足村民多方面诉求,服务于村民的思想与生活。助推乡村振兴,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提供以下两类新服务:一是技术服务。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进行新技术推广可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二是咨询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从法律、管理、设计和运营等多个维度提供有效的咨询建议,完善农民的创新创业构思,既能减少咨询成本,也让农民坚定创业信心。
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有奉献精神的人才久久为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进行统筹分配资源与协调利益关系。政府、村民与社会力量协力共推乡村建设,并根据区域特征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参与其中[6],但在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事项、人员以及资金等要素上的统筹安排还存在着欠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受到指导老师与团队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影响,而多数高校教师对乡村生活以及乡村发展事项并不熟悉,在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上协调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挖掘乡村志愿服务需求,无法发挥出大学生志愿者的潜在力量和其他资源的应有价值。乡村志愿服务或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或难以开展无法执行。
“乡村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自萌发以来逐步探索发展,新时代下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此过程中,乡村志愿服务类型和项目不断拓展[7],涉及助学、助困与环保和医疗等领域。在乡村志愿服务上,活动组织者基于村民需求将形式局限在提供生活化的服务,而对技术服务、文化服务和其他创意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受物力、财力和信息渠道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参与的常规志愿活动主要为慰问老人、关爱儿童、便民服务和政策宣传等形式,大多在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展开,可执行性强且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但志愿服务内容固化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发挥出志愿者的专业优势,较易消磨志愿者的热情。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乡村居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富裕,乡村志愿服务形式迫切需要进行丰富更新,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人一事”的特色服务。
乡村振兴事业需要在政府与市场外引入其他主体参与,以满足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群众日益提升的服务需求。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乡村新的注入力量,能够长期稳定的深入乡村、扎根乡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保障。从制度保障来看,乡村发展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志愿者应扮演何种角色和发挥怎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从物质保障来看,大学生开展乡村志愿活动前是否有充足的活动经费展开实践调研、能否得到充足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以开展创新活动等影响着志愿服务效果。从发展保障来看,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否得到充足的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能否将乡村志愿服务成果与在校的综合考评成绩相挂钩、能否将自身发展与乡村发展大势紧密结合,这些保障机制都亟需完善。
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能发挥出何种程度和级别的能量,取决于志愿服务背后的支撑者和组织者如何系统规划布局以及是否形成了高质量的志愿服务生态系统。为此,要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能需要进行制度化的建设,建立起结构完整、行为规范、运作顺畅的志愿服务组织和指导与实施网络[8]。参与乡村振兴的各方主体力量明确自身职责和任务,相互协调,汇聚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乡村志愿服务的层次。
首先应重视顶层设计,确保乡村志愿服务有法有据展开。为确保大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性权益、强调其服务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章程和细则,推动大学生更为广泛地融入乡村振兴。其次,地方政府为主导与高校搭建起志愿服务协作平台,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更加正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官方认证度有限,乡村干部和居民无法保持高度信任,影响到志愿服务的互动效果。而地方政府的介入和引导会给高校与乡村之间的项目牵引、资源协调和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权威背书,消除大学生志愿者施展志愿服务的渠道阻碍。另一方面,科学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队伍,让供需精准对接。高校应将志愿服务乡村列入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通过盘点乡村特色资源和实际需求,对乡村志愿者素质模型进行提炼和改进并设置形成准入标准,确保大学生具备参与乡村建设的服务能力。
随着乡村志愿服务内涵的提升、志愿服务的领域扩大,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知识和技能要求会更高,应以更为专业化与科学化的综合行为致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参与多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在锻炼自我与开阔视野的同时获取报酬。志愿服务是一项公益活动,若完全依赖于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思想觉悟,个人和团队的长期稳定性不足。需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志愿服务能力,让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投入。志愿服务精神的履行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服务经费匮乏则大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受限,无法保障预期的服务效果。政府应充分转变用人观念,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落实,提高财政补贴。学校应充分提供物质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争取优惠、筹集资源。此外,强化宣传意识,鼓励社会企业赞助、鼓励大学生自行创收[9]。还应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模式。高校教师应利用在校时间,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服务意识,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性地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相结合,合理引导,启发式教学。志愿服务组织者应针对志愿服务活动内容选择与之配套的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并按照大学生志愿者的性别、专业、兴趣特长安排相应工作,给予跟踪指导,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奖励规则,针对不同专业类型、不同服务时长的大学生志愿者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将乡村振兴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相挂钩,让志愿者获得实质性认定和补偿措施,如在学分认定与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面广和工作量大,而“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涉及地方政府、高校与乡村基层组织等多个单位,涉及党政干部、高校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村民等多种职业身份,多方主体在任务上存在交叉。为确保形成相互补充作用,发挥出整体优势,需要对参与其中的多方主体设置综合评价机制,实施过程和结果监督,以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乡村志愿服务质量,维系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监督评价应从多角度出发,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督评价结果。既要观测地方政府是否为乡村居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选择渠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力度如何?是否成立领导小组以及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吸纳大学生力量参与乡村志愿服务?是否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愿与行动匹配?由村民和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评估,向地方政府提出改善建议。又要观测高校是否组成了专项工作组以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规范程度和领导水平如何?是否落实大学生志愿者培训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及学分改革方案以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措施,让大学生志愿者能够以更强的服务动机和服务能力参与乡村振兴?由地方教育部门和基层政府、高校以及学生家长进行评估,向高校反馈调整意见。在其他方面,观测大学生志愿者是否能够完成基本的乡村建设任务并提出具有前景性的发展方案,对外界提供的支持性资源使用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将个人的前景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有意愿、有想法和有能力长期扎根乡村?由高校和大学生志愿组织以及个人进行评估,及时引导和调整。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也不是依靠单一群体能够达成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高校和社会加强舆论引导,鼓励更多的人长期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吸引大学生长期投身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中,让人们将参与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生活的一种习惯,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高校和社会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引导,增强乡村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从高校来说,可以加强对乡村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术调研活动的宣传报道,让校园内的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乡村信息,消除对乡村的陌生感,培养对乡村的兴趣。还可以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或乡村公益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大学生到关注乡村振兴领域,挖掘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志愿服务视角出发,用创新思维破解乡村发展问题。公益创业又称为社会创业,是用商业运作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特殊活动,公益创业既能产生社会价值,还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公益创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高校可开展乡村公益创业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从社会来说,要利用媒体渠道加强对乡村志愿服务活动的报道,扩大相关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让参与乡村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乡村志愿服务活动、热爱乡村志愿服务活动、赞扬乡村志愿服务活动的氛围,才能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谋划乡村,保持历史耐心、吸纳多方力量,逐步解决乡村发展难题。各地乡村发展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应对乡村居民改善生活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回应,提供差异化的发展方案。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深度嵌入乡村事业发展中。地方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力量等应进一步认清和解决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志愿者自身也应端正志愿服务动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发现自我成长空间与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