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道放射学
胃癌上皮间质转化分子亚型的CT 预测(DOI:10.19300/j.2022.e0101)
Prediction of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molecular subtype using CT in gastric cancer (DOI:10.1007/s00330-021-08094-3)
D.I.Cha,J.Lee,W.K.Jeong,S.T.Kim,J.H.Kim,J.Y.Hong,et al.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T 影像建立预测模型,并建立包含已知临床病理变量的列线图,从而用于上皮间质转化(EMT)亚型胃癌的个体化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451 例行胃癌(GC)一期切除术和进行了分子亚组分析的病人。首先采用逐步变量选择法进行多变量分析,建立EMT 亚型GC的预测模型。利用多变量分析的结果构建一个列线图。进而确定了预测EMT 亚型的列线图总预后点的最佳临界值。最后用bootstrap 方法对EMT 亚型的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经转录组分析,EMT 亚型88 例,而非EMT 亚型363例。病人的年龄、Lauren 分类和CT 上的胃壁分层现象是预测模型的变量。本研究构建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而bootstrap 样本的验证组AUC 为0.860。预测EMT 亚型的总预后点的最佳临界值为94.622,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7.2%,准确度为71.8%。结论本研究利用病人年龄、Lauren 分类和CT 上的胃壁分层现象建立了EMT 分子亚型GC 的预测模型,构建了列线图作为对EMT 亚型的个体化评估的有用筛选工具。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1-11.
袁佳欣译 罗宴吉校
术前CT 扫描有助于预测肝移植治疗3 级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预后(DOI:10.19300/j.2022.e0102)
Pre-operative CT scan helps predict outcom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on-chronic grade 3 liver failure(DOI:10.1007/s00330-021-08131-1)
A.Wackenthaler,S.Moliere,T.Artzner,B.Michard,M.Schenck,P.Addeo,et al.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术前影像学预测肝移植治疗伴有严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危重症肝硬化病人生存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20 年1月期间接受肝移植并在肝移植前3 个月内行腹部CT 增强扫描的82 例3 级ACLF 病人。主要研究终点为1 年死亡率。筛选并检验成像参数(肌肉减少症、肝脏形态和体积以及门静脉高压的影像表现)以建立预后评分。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3 个由CT 提取的独立预后因素:脾肿大[P=0.021;HR=5.6(1.29~24.1)]、肝萎缩[P=0.05;HR=2.93(1.01~10.64)]和下腔静脉直径比值[P<0.000 1;HR=12.7(3.4~92)]。基于脾肿大(5 分)、肝萎缩(5 分)和下腔静脉直径比值<0.2(12 分)提出一个简易预后评分系统。以10 分为临界值将病人区分为高风险组(>10 分)和低风险组(≤10 分),1 年生存率分别为27%和67%(P<0.001)。还发现该评分是与3 级ACLF 移植模型(TAM)评分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肝移植术前腹部CT 增强扫描检查对选择合适的3 级ACLF 病人进行肝移植有重要影响,可以预测肝移植后病人的1 年生存率。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12-21.
郑新霖译 范文哲校
○ 肿瘤放射学
多参数Z 谱MRI 对临床胶质瘤分层诊断可能有更好的作用(DOI:10.19300/j.2022.e0103)
Multi -parametric Z -spectral MRI may have a good performance for glioma stratification in clinical patients(DOI:10.1007/s00330-021-08175-3)
C.L.Su,S.J.Xu,D.L.Lin,H.Q.He,Z.H.Chen,F.C.Damen,et al.
摘要 目的利用多重对比Z 谱MRI 对胶质瘤级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型以及1p/19q 共缺失状态进行全面、无创的风险因素分层。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13 例胶质瘤病人。用于Z 谱的多重对比参数包括水的直接饱和(DSW)、半固体磁化传递对比(MTC)、酰胺质子转移(APT)效应、脂肪核极化效应以及2ppm(ppm 表示10-6)化学交换饱和传递峰(CEST@2ppm),它们与5 个单独的Lorentzian 函数进行了匹配。根据3 个最重要的风险分层对Z 谱的对比参数进行了比较:肿瘤分级、IDH 基因型以及1p/19q 的共缺失状态。进一步研究在IDH 突变型胶质瘤中1p/19q 共缺失情况的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对单独的Z 谱对比参数及它们之间组合的分层性能进行量化。结果DSW 在胶质瘤分级、IDH 基因型以及1p/19q 共缺失状态中存在显著差异。APT 在胶质瘤分级和IDH 突变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1p/19q亚型中无显著差异。CEST@2ppm 仅在1p/19q 的共缺失亚型中有显著性差异。在IDH 突变型胶质瘤中,DSW 和CEST@2ppm 这2 个Z 谱对比参数可以区分1p/19q 共缺失亚型。在运用ROC 分析鉴别胶质瘤分级方面,DSW 达到了最大的AUC。在鉴别IDH 基因型方面,DSW 和APT 作用相当。DSW 是区分所有病人以及所有IDH 突变病人1p/19q 共缺失状态的最佳指标。结合所有的Z 谱对比参数可以提高对所有风险分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针对临床胶质瘤病人的风险分层,多参数Z 谱MRI 是一种有用、全面且无创的成像技术。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101-111.
朱能谨译 初建平校
○ 儿科学放射学
肝淋巴解剖结构及其在系统性淋巴疾病中的作用(DOI:10.19300/j.2022.e0104)
Liver lymphatic anatomy and role in systemic lymphatic disease(DOI:10.1007/s00330-021-08098-z)
C.L.Smith,M.Liu,M.Saravanan,A.G.Dewitt,D.M.Biko,E.M.Pinto,et al.
摘要 目的通过肝内淋巴管造影方法,对罹患系统性淋巴疾病的病人由肝脏到全身淋巴系统的连接特征进行阐述,并比较淋巴干预后的结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4年5 月—2019 年4 月在作者所在机构接受肝内淋巴管造影的病人。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淋巴管连接及流动模式。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接受淋巴干预的病人是否有异常肝淋巴管。结果在该研究中,105 例病人行肝内淋巴管造影。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水(19/105 例)、乳糜胸(27/105 例)、格鲁布性支气管炎(PB)(17/105 例)、蛋白丢失性肠病(PLE)(42/105例)。肝淋巴管连接及流动模式有5 类(%):正常(25%,26/105 例)、肝腹膜(12%,13/105 例)、肝肺(10.5%,11/105 例)、肝肠系膜(7.5%,8/105 例)及肝十二指肠(41%,43/105 例)。其中4 例病人存在一种以上的异常模式。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分类的比较显示,肝腹膜合并腹水(P<0.000 1)、肝肺合并乳糜胸/PB(P=0.01)以及肝十二指肠合并PLE(P<0.001)的可能性增加。76 例病人进行了淋巴干预,其中24%病人肝脏淋巴管正常,76%异常。2 组病人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无差异,但肝淋巴管异常组病人症状缓解时间延长(P=0.006),以及症状可持续超过6 个月(5%∶44%,P=0.002)。结论本研究明确了5 个肝脏淋巴成像分类,并与淋巴疾病有实质性相关。影像表现异常与发病率增加相关。对于有系统性淋巴疾病的病人,若中枢性淋巴成像正常,建议进行肝脏淋巴的评估。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112-121.
汤双燕译 谭国胜校
○ 胸部放射学
MR T2WI 和DWI 序列上的胶原纤维影像特征用于鉴别胸腺瘤、胸腺癌和淋巴瘤(DOI:10.19300/j.2022.e0105)
Differentiating thymoma, thymic carcinoma and lymphoma based on collagen fibre patterns with T2- and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OI:10.1007/s00330-021-08143-x)
Y.C.Hu,W.Q.Yan,L.F.Yan,G.Xiao,Y.Han,C.X.Liu,et al.
摘要 目的MR T2WI 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可清楚地显示出不同胸腺肿瘤内胶原纤维数量和分布的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MR 影像上胸腺瘤、胸腺癌和淋巴瘤中胶原纤维影像特征(CFP)的发生率,并评价其鉴别胸腺肿瘤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398 例经病理证实为胸腺瘤、胸腺癌和淋巴瘤的病例,所有病例均完成了MR T2WI 和DWI 扫描。将CFP 分为4 类:分隔征、斑片状、混合型和无分隔征。比较不同胸腺肿瘤各类CFP 的发生率,并分析其鉴别胸腺肿瘤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结果胸腺瘤、胸腺鳞癌、其他胸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胸腺淋巴瘤病人的CFP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分隔征的病例中209 例(86%)为胸腺瘤,与其他胸腺肿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斑片状、混合型和无分隔征分别见于胸腺鳞癌(80.3%)、其他胸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78.9%)和胸腺淋巴瘤(56.9%)。2名医生评价不同CFP 的一致性为良好或优秀。CFP 鉴别胸腺肿瘤的有效性很高。结论根据MR T2WI 和DWI 上的CFP鉴别胸腺肿瘤具有应用价值。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194-204.
孙梦雅译 关键校
基于CT 影像和临床数据的人工智能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进展(DOI:10.19300/j.2022.e010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prediction of COVID-19 progression using CT imaging and clinical data(DOI:10.1007/s00330-021-08049-8)
R.Wang,Z.C.Jiao,L.Yang,J.W.Choi,Z.Xiong,K.Halsey,et al.
摘要 目的早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严重程度可以指导病人管理。然而,预测COVID-19 病人何时会进展为重症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旨在开发能预测COVID-19 病人未来进展为重症情况的人工智能(AI)系统。方法开发基于时间-事件分析框架的AI,整合胸部CT 和临床数据预测COVID-19 病人进展为重症的危险性。结果多个国际研究机构的1 051 例病人队列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证实COVID-19,且均有胸部CT 检查结果。其中,282 例病人进展为重症,其定义是需要重症监护室(ICU)入院和/或机械通气和/或住院期间死亡。AI 系统预测进展为重症组的COVID-19 病人的C 指数为0.80。AI 系统成功地将病人分层为具有明显进展风险的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0.000 1)。结论利用CT 影像和临床数据,AI 系统成功地预测了进展为重症的病人组的时间,并确定了高危病人。AI 具有准确地对病人进行分类,并进行个性化治疗的潜在价值。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205-212.
吴雪晗译 余深平校
○ 头颈部放射学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面神经管乳突段的放射学评估与面神经刺激征的相关性(DOI:10.19300/j.2022.e0107)
Postoperative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mastoid facial canal in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s in correlation with facial nerve stimulation(DOI:10.1007/s00330-021-08128-w)
I. Burck, R.A. Helal, N.N.N. Naguib, N.E.A. Nour-Eldin, J.E. Scholtz,S.Martin I.,et al.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I)术后面神经管乳突段的锥形束CT(CBCT)的评估以及其他可能的临床或植入相关因素与术后面神经刺激征(FNS)的相关性。方法2 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回顾性评估215 例CI 术后病人的术后CBCT 检查。该检查测量了面神经管乳突段直径、壁厚度、电极线与面神经管乳突段的距离、面-鼓索神经夹角以及耳蜗的位置、电极的插入角度和深度。此外,还分析了CI 术后1.5年随访出现FNS 病人的CI 类型、发病情况和听力损失的原因,如耳硬化症、脑膜炎和既往耳部手术史等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FNS 与CBCT 检查所测量的结果和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215 例CI 术后病人[平均年龄(56±18)岁],其中10 例出现FNS。结果显示FNS 与面神经管直径(P=0.09)、壁厚度(P=0.27)、距电极线的距离(P=0.44)、与鼓索神经的夹角(P=0.75)间无相关性;与脑膜炎/脑炎病史(P=0.001)、耳蜗外电极接触史(P=0.002)、前庭阶位置(P=0.02)、年龄小(P=0.03)、外侧壁电极型(P=0.04)、早期/儿童期起病耳聋(P=0.04)具有相关性。其中,多变量Logistic 回归的前两步包括了脑膜炎/脑炎和耳蜗外电极接触史这两个因素。结论面神经管乳突段的放射学评估及其与CI 电极的位置关系不能预测术后FNS。脑膜炎/脑炎病史和耳蜗外电极接触史是发生术后FNS 的重要危险因素。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234-242.
麻足里伟译 杨智云校
○ 神经放射学
新的血肿成熟度评分与自发性脑出血不良临床结局高度相关(DOI:10.19300/j.2022.e0108)
The new Hematoma Maturity Score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DOI:10.1007/s00330-021-08085-4)
E.Serrano,A.López-Rueda,J.Moreno,A.Rodríguez,L.Llull,C.Zwanzger,et al.
摘要 目的评估平扫CT(NCCT)新联合指标预测出院时脑功能结局的能力,并与之前单个NCCT 征象的预测能力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基线CT 扫描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由2 位放射科医师独立盲法(不知道临床相关信息)评估黑洞征(BH)、混合征(BS)、岛征(IS)、漩涡征(SwS)、Barras 分级、任意低密度或形态不规则,以及2 个新的联合指标——Barras 综合评分(CBTS)及血肿成熟度评分。按照改良Rankin分级(mRS),根据病人出院时残疾或自理程度,将病人分为3个等级:无症状或轻微残疾(mRS 0-2);中重度残疾(mRS 3-5);死亡(mRS 6)。结果纳入分析114 例NCCT 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多变量统计分析了抗凝水平、血肿量、脑室扩张、高血压、入院时血糖水平、年龄和心房颤动史,证实了任何低密度(OR 4.768,P=0.006)、任何形态不规则(OR 4.768,P=0.006)、CBTS≥4(OR 3.205,P=0.025)和新的血肿成熟度评分(未成熟)(OR 5.872,P=0.006)是出院时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与其他影像学征象相比,血肿成熟度是NCCT 上与临床结局高度相关的征象。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290-299.
吕文译 孙灿辉校
○ CT
成人CT 扫描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吗?一项全国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OI:10.19300/j.2022.e0109)
Ca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in adults lea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thyroid cancer? A nationwid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DOI:10.1007/s00330-021-08186-0)
Y.K.Lee,S.Lee,E.K.Lee,H.C.Kim,S.Y.Kong,H.S.Cha,et al.
摘要 目的评估CT 扫描与新近诊断甲状腺癌的病例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疗保健利用率的混淆效应。方法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局2002—2015 年的全国性样本队列,即3 557 例成人甲状腺癌病例按照年龄、性别和诊断日期与17 785 例对照者进行匹配。对甲状腺癌诊断前3 年以前的CT 扫描累积暴露的比值比(OR)进行了评估。研究了在调整和不调整门诊就诊频率情况下的估计OR的变化。结果新诊断甲状腺癌的OR 随着总CT 扫描次数和暴露甲状腺的CT 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头部、颈部或胸部CT 扫描;OR 及其95%CI 分别为1.09(1.03~1.16)次和1.28(1.05~1.57)次]。甲状腺癌的OR 随着门诊就诊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在模型中调整门诊就诊频率时,甲状腺癌发病率与CT 扫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OR(95%CI),总CT 扫描为1.03(0.97~1.10)次,暴露甲状腺的CT 扫描为1.14(0.93~1.41)次]。按年龄、性别和其他恶性肿瘤史分层的亚组分析没有显示CT 扫描与甲状腺癌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论行CT 扫描暴露于电离辐射中的成人,其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医疗保健利用率的混淆效应。这些影响应加以考虑,以避免过高估计与CT 扫描相关的甲状腺癌风险。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415-423.
申晓迪译 李雪华校
双能CT 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经血管内取栓术后脑出血和对比剂渗出的诊断准确性: 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DOI:10.19300/j.2022.e0110)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to differentia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contrast extravasation after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DOI:10.1007/s00330-021-08212-1)
S.J.Chen,J.Zhang,X.M.Quan,Y.J.Xie,X.H.Deng,Y.L.Zhang,et al.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以常规CT 或MRI 为参考标准,评估双能CT(DE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经血管内取栓术后脑出血与对比剂渗出的鉴别诊断是否足够精确。方法检索Pub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 和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搜索截止日期是2021 年1 月20 日。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QUADAS)-2 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Meta 分析采用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运用二元回归分析解释异质性。采用Deek’s 漏斗图非对称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 篇文献(包含269 例病人,269 个病灶)。DECT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取栓后脑出血与对比剂渗出的综合敏感度为0.77(95%CI:0.29~0.96),特异度为1(95%CI:0.86~1),准确度为0.99(95%CI:0.98~1)。由于存在偏倚风险,这一证据只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运用Higgin’s I2分析异质性,得出合并敏感度(I2=78.88%)和合并特异度(I2=82.12%)。此外,Deek’s 漏斗图非对称检验提示无发表偏倚(P=0.38)。结论DECT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经血管内取栓术后脑出血与对比剂渗出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然而,所纳入的研究之间有一定的异质性,需要依靠未来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发现。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432-441.
麻足里伟译 杨智云校
○ MR
基于多模态连接组学的机器学习可以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阶段:一项初步研究(DOI:10.19300/j.2022.e0111)
Machine learning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connectome can predict the preclinical stag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 preliminary study(DOI:10.1007/s00330-021-08080-9)
H.F.Chen,W.K.Li,X.N.Sheng,Q.Ye,H.Zhao,Y.Xu,et al.
摘要 目的主观认知能力下降(SCD)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前阶段。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异常的脑连接在SCD 的病理生理学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单一模态。多模态联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但是我们对其在SCD 中的诊断价值却知之甚少。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10 例SCD 病人和健康对照者(HC),其中原始样本为35 例SCD 和36 例HC;验证样本为21 例SCD 和18 例HC。多模态成像数据分别用于构建功能、解剖和形态网络。这些网络与一个多核学习-支持向量机联合使用来预测SCD 个体。在另一个独立的样本上验证我们的模型。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MLR)分析用于研究网络参数、认知和病理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从多模态网络中识别出来SCD 的特征主要位于默认网络(DMN)以及突显网络(SN),并且基于3 种模态(功能、解剖和形态网络)的结合,针对SCD 的识别准确度达到88.73%(独立样本中准确度达到79.49%)。MLR 分析表明,AV45 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的升高与记忆功能的损伤、功能性连接的强化以及形态学连接的衰减有关。结论本研究表明,在DMN 和SN 内的异常多模态连接能作为识别SCD 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并且为了解SCD 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更深层的理解。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448-459.
朱能谨译 初建平校
○ 分子成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接种后肿瘤病人PET/CT 成像中腋窝淋巴结的18F-FDG 摄取情况分析: 频率、强度以及潜在临床影响(DOI:10.19300/j.2022.e0112)
[18F]FDG uptake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in oncological PET/CT: frequency, intensity,and potential clinical impact(DOI:10.1007/s00330-021-08122-2)
S.Skawran,A.G.Gennari,M.Dittli,V.Treyer,U.J.Muehlematter,A.Maurer,et al.
摘要 目的评估接种BNT162b2(辉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和mRNA-1273(莫德纳)COVID-19 疫苗后的肿瘤病人在FDG PET/CT 成像中腋窝淋巴结摄取18FFDG 的频率、强度和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在第1 次或第2 次接种辉瑞疫苗或莫德纳疫苗后于2021 年2、3 月行PET/CT 检查的140 例肿瘤病人。测量和比较同侧腋窝淋巴结的FDG 摄取。假设在对病人先前的疫苗接种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2 位阅片者分析转移风险并评估临床影响。结果FDG PET/CT 显示75/140 例病人的疫苗注射同侧腋窝出现了FDG 亲和淋巴结,平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5.1(范围2.0~17.3)。FDG 亲和淋巴结的频率在接种莫纳德疫苗的病人中高于接种辉瑞疫苗的病人[36/50 例(72%):39/90 例(43%),P<0.001]。经单侧FDG 亲和淋巴结的转移风险评估认为52/140 例(37%)不太可能为肿瘤转移,15/140 例(11%)可能为肿瘤转移,8/140 例(6%)很可能为肿瘤转移。17/140(12%)病例的临床管理受到影响。结论FDG 亲和的腋窝淋巴结在接种COVID-19 疫苗后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与接种辉瑞疫苗相比,接种莫德纳疫苗的病人出现FDG 亲和淋巴结的频率更高。为了避免相对频繁地出现临床困境,我们建议仔细记录接受FDG PET/CT 检查病人的疫苗接种史,并且建议于原发肿瘤的对侧接种疫苗。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508-516.
刘昶译 唐秉航校
○ 物理学
比较光谱光子计数CT 与双层探测器CT 在筛查肺结节中的影像质量:一项体模研究(DOI:10.19300/j.2022.e0113)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between spectral photoncounting CT and dual-layer CT for the evaluation of lung nodules:a phantom study(DOI:10.1007/s00330-021-08103-5)
S. A. Si-Mohamed, J. Greffier, J. Miailhes, S. Boccalini, P.A. Rodesch,A.Vuillod,et al.
摘要 目的比较光谱光子计数CT(SPCCT)与双层探测器CT(DLCT)使用滤过反投影(FBP)及混合迭代重建(IR)算法(iDose4)的影像质量(IQ),并确定SPCCT 呈现最佳IQ 时对应的IR 水平。方法采用SPCCT 和DLCT 系统对2 个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方案为标准肺部方案(120 kV,40 mAs),采用FBP 及不同iDose4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其中SPCCT 采用9个iDose4(包括i1/i2/i3/i4/i5/i6/i7/i9/i11),DLCT 则采用7 个iDose4(包括i1/i2/i3/i4/i5/i6/i7)。计算噪声功率谱(NPS)、任务传递函数(TTF)以及4 mm 磨玻璃结节(GGN)和实性结节的检测指数(d′)。2 名胸部放射科医生对重组影像进行一致性主观评分(噪声值/结节边缘锐利度/结节清晰度/总体IQ),并选择SPCCT 最佳影像。结果在iDose4(i1-i6)6 种水平时,SPCCT 的平均噪声值比DLCT 低-47%±2%。与DLCT 相比,SPCCT 平均NPS 的空间频率增加。其TTF 在排除i1/i2/i3 及FBP 的空气插件后也有所增加。SPCCT 对GGN 和实性结节均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相同iDose4水平下,GGN 及实性结节IQ 评分在SPCCT 中始终高于DLCT。GGN 及实性结节噪声值和清晰度得分在SPCCT 影像上随着iDose4水平的增加而改善,在i6 水平2 种结节的主观评价IQ 最好。结论SPCCT显示GGN 和实性结节的IQ 优于DLCT,辅以iDose4可进一步提高结节检出率。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524-532.
孔令敏译 王焕军校
○ 骨肌系统放射学
前交叉韧带的一期修复: 可修复性病变的MRI 特征及其与关节镜的对照(DOI:10.19300/j.2022.e0114)
Primar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pai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aracterization of reparable les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arthroscopy (DOI:10.1007/s00330-021-08155-7)
C.Mehier,I.Ract,M.A.Metten,N.Najihi,R.Guillin.
摘要 目的最近的一项治疗算法表明,组织质量在好-极好范围内的近端前交叉韧带(ACL)撕裂可以进行一期修复。本研究旨在评估MRI 确定撕裂准确位置和组织质量的能力,并以关节镜检查作为参考标准。方法在71 例既往ACL 手术(修复或重建)病人的初始样本中,以关节镜作为参考标准,评估MRI 的诊断准确性。在手术过程中,根据Sherman 的关节镜分类方法对每个原发性ACL 撕裂进行分级。由2 位对关节镜结果不知情的肌骨系统放射科医生对MRI 进行回顾性分级。用MRI Sherman 撕裂定位(MSTL)、MRI Sherman 组织质量(MSTQ)和简化MRI Sherman 软组织质量(S-MSTQ)对撕裂位置和软组织质量分级。对含77 例病人的第2 个样本进行了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评估。用McNemar’s 检验比较MRI 分型的准确性。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采用Cohen 的kappa 系数进行评估。结果对于撕裂部位,根据MSTL 分类,诊断准确度为70%(50/71)。根据MSTQ 分类,软组织质量的诊断准确度为52%(15/29),而S-MSTQ 分类的诊断准确度为90%(26/29)(P=0.003)。观察者之间对MSTL 分类(κ=0.78)的一致性较好,MSTQ(κ=0.44)和S-MSTQ(κ=0.63)分类的一致性为中等-较好。结论MRI 可以准确评估撕裂部位和组织质量,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预测ACL 撕裂的可修复性。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582-592.
张志文译 余深平校
○ 乳腺放射学
增强乳腺X 线摄影病灶周围影像组学分析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性能(DOI:10.19300/j.2022.e0115)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perilesional radiomics analysis of contrast-enhanced mammography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DOI:10.1007/s00330-021-08134-y)
S.M.Wang,Y.Q.Sun,R.M.Li,N.Mao,Q.Li,T.T.Jiang,et al.
摘要 目的对增强乳腺X 线摄影(CEM)影像进行病灶周围区域影像组学分析,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 年11 月—2020 年2 月接受CEM 的病人。人工勾画病变轮廓,周围区域自动获得。每个病灶获得7个兴趣区(ROI),包括病灶ROI、环形ROI(1、3、5 mm)和病灶+病灶周围ROI(1、3、5 mm)。总体而言,从每个ROI 中提取了4 098 个影像组学特征。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1∶1)。利用来自7 个ROI 的特征,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了7 个分类模型。通过具有95%CI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共纳入190 名女性的223 个乳腺病变(101 个为良性;122 个为恶性)。在测试集中,3 mm 模型环状病灶周围ROI 的AUC 最高,为0.930(95%CI:0.882~0.977),其次为1 mm 模型环状病灶周围ROI(AUC=0.929;95%CI:0.881~0.978)和病变ROI 模型(AUC=0.909;95%CI:0.857~0.961)。结合3 mm 模型的病变ROI 预测概率和环形病灶周围ROI 预测概率,建立新的模型,在测试集中获得较高的AUC(AUC=0.940)。结论CEM 影像的环形病灶周围影像组学分析可用于诊断乳腺癌。将环形病灶周围信息添加到建立在病灶信息基础上的影像组学模型中可能会提高诊断性能。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1):639-649.
林伟源译 向贤宏校
○ 影像信息学与人工智能
基于MRI 的弥漫性胶质瘤分子分型: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对比和相关性(DOI:10.19300/j.2022.e0201)
Molecular subtyping of diffuse glioma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aris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radiomics and deep learning(DOI:10.1007/s00330-021-08237-6)
Y.M.Li,D.Wei,X.Liu,X.Fan,K.Wang,S.W.Li,et al.
摘要 目的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根据术前多参数MRI 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天坛医院1 016 例弥漫性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被随机分为训练集(780 例)和验证集(236 例)。根据WHO 2016 分类,弥漫性胶质瘤可分出4 种二分类任务(任务Ⅰ-Ⅳ)。分别建立基于影像组学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性能。此外,将影像组学和DCNN 特征可视化,采用t 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技术进行比较,并采用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相关性。结果在训练集中,DCNN 模型在所有任务中的曲线下面积(AUC,0.99~1.00)均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并且DCNN 模型在任务Ⅰ、任务Ⅱ和任务Ⅲ上的准确度(0.90~0.94)均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在独立验证集上,DCNN 模型在所有任务中的准确度(0.74~0.83)均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在任务Ⅰ、Ⅱ、Ⅲ中DCNN 模型的AUC(0.85~0.89)均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在特征可视化分析中,DCNN 特征比影像组学特征呈现更强的鉴别性能,但它们之间总体相关性较弱。结论影像组学和DCNN 模型均能在术前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子亚型,且后者在多数情况下表现较好。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747-758.
朱能谨译 初建平校
○ 乳腺放射学
68~69 岁乳腺钼靶筛查最后一次阴性后乳腺癌的5 年年发病率和临床分子特征(DOI:10.19300/j.2022.e0202)
Five-year annual incidence and clinico-molecular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 after the last negative screening mammography at age 68-69(DOI:10.1007/s00330-021-08129-9)
L.Bucchi,A.Ravaioli,F.Baldacchini,O.Giuliani,S.Mancini,R.Vattiato,et al.
摘要 目的欧洲委员会乳腺癌倡议组织建议对70~74岁妇女进行3 年一次筛查的依据非常薄弱。一组意大利妇女在68~69 岁时最后一次接受了2 年一次的乳腺钼靶筛查,随后进行5 年随访,假定这代表另一假设的乳腺钼靶筛查的间隔时间,以确定间隔时间内乳腺癌的年比例发病率。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18 370 名女性。她们于1997—2008 年接受最后一次乳腺钼靶检查。通过将研究对象与区域乳腺癌登记处关联的记录来确定乳腺癌事件。65~74 岁年龄段的预期发病率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行估计。将间隔期癌症的数量除以预期的数量以得到其比例发病率。结果总体上,298 658 名女性中有371 例间隔期癌症,而预期为988.8 例。在第1、2、3、4、5 间隔年的比例发病率分别为0.09(95%CI,0.06~0.13)、0.32(0.25~0.39)、0.60(0.49~0.73)、0.75(0.60~0.92)和0.81(0.60~1.07)。在第2 年和第5 年之间,肿瘤分期和分子亚型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不支持,但对70~74 岁女性进行3 年一次筛查的建议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第3 年间隔期癌症年比例发病率的95%CI 包括0.50,这是50~69 岁女性可接受的最大限值。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834-841.
申晓迪译 李雪华校
○ 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学
分数阶微积分扩散模型和双参数VI-RADS 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分期分级的评价(DOI:10.19300/j.2022.e0203)
Evaluation of a fractional-order calculus diffusion modeland bi-parametric VI-RADS for staging and grading bladderurothelial carcinoma(DOI:10.1007/s00330-021-08203-2)
C.Feng,Y.C.Wang,G.Y.Dan,Z.Zhong,M.M.Karaman,Z.Li,et al.
摘要 目的应用分数阶微积分(FROC)模型,结合FROC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双参数膀胱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VI-RADS),评价高b 值DWI 鉴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低、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方法该前瞻性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IRB)批准,共纳入58 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人,并使用FROC 模型对16 个b 值(0~3 600 s/mm2)采集的DWI 影像进行分析。测量NMIBC 和MIBC 以及用于肿瘤分级的D、β 和μ 这3 个FROC 参数。基于各个FROC 参数及其组合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然后对基于T2WI 和DWI 获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双参数VI-RADS 进行比较。结果MIBC 组的D 值和μ 值显著低于NMIBC 组(P=0.001),D、β、μ 值在高级别肿瘤中均明显低于低级别肿瘤(P≤0.011)。D、β、μ 组合具有最高的特异度(85%)、准确度(78%)和曲线下面积(AUC,0.782),对肿瘤分级的敏感度(89%)、特异度(86%)、准确度(88%)和AUC 值(0.892)均优于ADC。FROC 参数与双参数VI-RADS 的结合使AUC 值从0.859 提高到0.931。结论高b 值DWI 结合FROC 模型有助于NMIBC 与MIBC 的鉴别和膀胱肿瘤分级。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890-900.
张志文译 余深平校
前瞻性比较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同期[68Ga]Ga-PSMA-11PET/MR 和PET/CT(DOI:10.19300/j.2022.e0204)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simultaneous[68Ga]Ga-PSMA-11 PET/MR versus PET/CT in patients with biochemically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DOI:10.1007/s00330-021-08140-0)
S.Jentjens,C.Mai,N.A.Bidakhvidi,L.D.Coster,N.Mertens,M.Koole,etal.
摘要 目的PSMA-PET 是定位生化复发性前列腺癌(PCa)的PET 技术。PET/MR 融合在PET 分子影像的基础上增加了MRI 的优势。通过点对点比较,探讨PET/MR 较PET/CT 对前列腺癌生化复发诊断的附加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34 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病人,均行[68Ga]Ga-PSMA-11 PET/CT 检查,随后完成PET/MR 检查。用PET(PETCT、PETMR)、CT和MR 影像评估病变的数量和位置。采用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比较特定部位病变的数量。采用双侧配对t 检验比较PET影像上每个病灶的最大摄取值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结果PETCT阳性19 例,检出病灶73 个;PETMR阳性20 例,检出病灶79 个。PETMR可检出所有PETCT上检测到的病灶。CT阳性14 例,检出病灶38 个;MRI 阳性17 例,检出病灶50个,均明显低于PETCT和PETMR。PET/MR 比PET/CT 可检出更多的病灶(分别为88 个、81 个)。在判断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时,PETMR影像上的SUVmean和SUVmax明显高于PETCT。结论在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68Ga]Ga-PSMA-11 PET/MR 对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诊断与PET/CT 准确性相当。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901-911.
孙梦雅译 关键校
○ 胃肠道放射学
结构化和共享性胃癌的CT 报告: 意大利胃癌研究小组(GIRCG)和意大利医学与介入放射学学会(SIRM)的共识提案(DOI:10.19300/j.2022.e0205)
Structured and shared CT radiological report of gastric cancer:a consensus proposal by the Italian Research Group for Gastric Cancer (GIRCG)and the Italian Society of Medical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IRM) (DOI:10.1007/s00330-021-08205-0)
M.A. Mazzei, G. Bagnacci, F. Gentili, I. Capitoni, G. Mura, D. Marrelli,et al.
摘要 目的尽管CT 报告通常只是描述性的、不明确的和非结构性的,但书面放射报告仍然是放射科医生和相关内科/外科医生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意大利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学会(SIRM)和意大利胃癌研究小组(GIRCG)组织了10名很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和10 名外科肿瘤学专家进行讨论,通过多轮德尔菲调查建立共识,开发胃癌病人CT 的结构化报告模板。方法基于肿瘤病人放射学评估的不同诊断时期(分期、再分期和随访),根据欧洲放射学会建议的结构化报告目录(临床转诊、技术、征象、结论和建议)下的24 个条目将集合成3 个“CT 报告部分”。结果在最后一轮结果中,24 个条目中有23 个获得了一致同意(≥8)和共识(≤2),24个条目中19 项稳定性较好(P>0.05)。结论形成的结构化报告可以由外科和内科肿瘤学专家以及放射科医生共享。针对胃癌病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所必需的、得当的、清晰的和目的明确的CT 报告,能避免多学科决策过程中遗漏有益的关键性放射学信息。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938-949.
吴雪晗译 余深平校
○ 肿瘤放射学
首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测因子的鉴别: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DOI:10.19300/j.2022.e0206)
Identification of predictors for brain metastasis in newly diagnos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center cohort study(DOI:10.1007/s00330-021-08215-y)
S.Park,S.M.Lee,Y.Ahn,M.Kim,C.H.Suh,K.H.Do,et al.
摘要 目的根据首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否可切除分为2 组并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 分期特征对预测脑转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年11 月—2018 年10 月首诊临床分期为Ⅱ~Ⅳ期的NSCLC 病人,根据胸部CT 特征将其分为可切除(Ⅱ+ⅢA期)和不可切除(ⅢB/C+Ⅳ期)2 组。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CT 表现与脑转移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已知的不可切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回顾性纳入911 例NSCLC 病人[平均年龄(65±11)岁,男620 例],其中194 例被诊断为脑转移瘤。在可切除组中,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是N2分期(13/25例),以及无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23/25 例)、有毛刺(15/25例),结合上述2 种影像特征的模型显示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在不可切除组中,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年龄较小、女性、有胸外转移和病理类型为腺癌,结合这些因素的模型的AUC 为0.675~0.766。在已知EGFR 突变状态的亚组中,胸外转移和EGFR 突变阳性是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模型的AUC 为0.641~0.732。结论首诊NSCLC 病人的CT影像特征、临床分期、肺癌亚型和EGFR 突变与脑转移相关。可切除期和不可切除期NSCLC 脑转移预测因子完全不同。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990-1001.
麻足里伟译 杨智云校
○ 实验研究
基于CT 的耳蜗管长度估算——一项人类颞骨研究(DOI:10.19300/j.2022.e0207)
CT imaging-based approaches to cochlear duct length estimation—a human temporal bone study (DOI: 10.1007/s00330-021-08189-x)
T. Breitsprecher, A. Dhanasingh, M. Schulze, M. Kipp, R.A. Dakah,T.Oberhoffner,et al.
摘要 目的术前了解耳蜗管长度(CDL)有助于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术(CI)电极。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评估CDL的金标准。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确定临床常规成像中测量CDL 最可靠的成像方法和成像处理软件;②准确预测CI 电极的插入深度。方法使用高分辨力CT(HRCT)和锥形束CT(CBCT)2 种不同的体层成像技术扫描20 个人的颞骨(均已植入31.5 mm CI 电极)。通过以下3 种手段测量CDL:①一种专用的术前三维重建软件;②已建立的A 值法;③临床认可的耳外科计划软件。测量结果与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参考数据是基于Stenvers 投影X 线片测量的CI 电极插入角度(CDLreferenc)。结果平均耳蜗覆盖率为74%±7.4%,CDLreference与各方法测量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CDLreference相关性最强的是基于HRCT 及CBCT 耳外科计划软件方法获得的测量值(CDLSW-HRCT,r=0.87,P<0.001;CDLSW-CBCT,r=0.76,P<0.001)。总体而言,每种应用方法都低估了CDL。观察者间信度方面,基于CBCT 三维重建测量的CDL 一致性弱[CDL3D-CBCT;组内相关系数(ICC)=0.43],基于HRCT 三维重建测量的CDL 一致性高(CDL3D-HRCT;ICC=0.71),基于HRCT A值法测量的CDL 一致性差(CDLA-HRCT;ICC=0.29),CDLA-CBCT(ICC=0.87)、CDLSW-HRCT(ICC=0.94)、CDLSW-CBCT(ICC=0.94)和CDLreference(ICC=0.87)一致性很高。结论所有的方法都会低估CDL 而导致选择太短的电极。推荐使用耳外科计划软件的方法测量CDL 指导治疗决策。CDLA-CBCT、CDLSW-HRCT、CDLSW-CBCT、CDLreference的信度最高。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014-1023.
吕文译 孙灿辉校
○ 胸部放射学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肺癌CT 筛查中Lung-RADS 分类的应用:对阅片者间一致性的影响(DOI:10.19300/j.2022.e0208)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for Lung-RADS categorization in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effect on inter-reader agreement(DOI:10.1007/s00330-021-08202-3)
S.Park,H.Park,S.M.Lee,Y.Ahn,W.Kim,K.Jung,et al.
摘要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肺部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ung-RADS)分类中对阅片者之间一致性的影响。方法从国家肺癌筛查试验中随机抽取了200 例涵盖所有Lung-RADS 类别的基线CT 扫描。5 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审阅CT 扫描结果,并在没有应用CAD 和应用CAD 的情况下分配Lung-RADS 类别。CAD 系统最多显示5 个最危险的结节的测量结果和预测的Lung-RADS 类别。使用多因素Fleiss κ 检验对阅片者间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5 名阅片者在没有应用CAD 时报告了139~151 项阴性筛查结果,在应用CAD 时报告了126~142 项阴性筛查结果。在应用CAD的情况下,阅片者倾向于将Lung-RADS 类别上调(平均12.3%),而不是下调(平均4.4%)。在没有应用CAD 的情况下,5 名阅片者对Lung-RADS 分类的一致性中等[Fleiss κ,0.60(95%CI,0.57~0.63)],而应用CAD 后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轻微提高[Fleiss κ,0.65(95%CI,0.63~0.68)]。阅片者之间存在意见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是否应用CAD 阅片用于不同风险结节的分类有差异[54.2%(201/371): 63.6%(232/365)]。使用CAD 时,结节大小测量不一致的比例由5.1%(102/2 000)降至3.1%(62/2 000)(P<0.001)。在31 例肺癌阳性病例中,应用CAD 后,阅片者对之间(1/2 类与4A/B 类比较)的实质性管理差异降低(合并敏感度,85.2%和91.6%;P=0.004)。结论在Lung-RADS 分类中,应用CAD 可轻微提高阅片者间一致性;同时在肺癌阳性病例中,应用CAD 可能降低测量可变性并引起实质性的管理变化。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054-1064.
刘昶译 唐秉航校
○ 神经放射学
MRI 扩散-灌注不匹配分析软件可能会影响病人的选择和临床结局(DOI:10.19300/j.2022.e0209)
MRI software for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 analysis may impact on patients’ selec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DOI:10.1007/s00330-021-08211-2)
S. Pistocchi, D. Strambo, B. Bartolini, P. Maeder, R. Meuli, P. Michel,et al.
摘要 目的不同MR 灌注软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和大血管闭塞(LVO)病人进行血管内取栓(EVT)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2 种商用MRI 软件、使用未调整模版的半自动方法(方法A)、使用调整模版的半自动方法(方法B)以及全自动方法(方法C)。方法回顾性分析144 例AIS 病人的MRI 资料。所有的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DWI-PWI)均采用标准阈值进行3 种方法后处理。用Lin 检验评估核心和低灌注体积的一致性。对早期和晚期时间窗内成功完成EVT 病人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方法C 的平均核心体积高于方法A 和B,而平均低灌注体积低于方法A 和B。在早期时间窗内,方法A 和B 发现的不匹配比≤1.2 的病人少于方法C[1/67(1.5%)和12/67(17.9%),P=0.001 3]。在晚期时间窗内,方法A 和B 发现不匹配比<1.8 的病人少于方法C [3/46(6.5%)和2/46(4.3%)对比18/46(39.1%),P≤0.000 2]。在早期(P=0.006 3)和晚期(P≤0.011)时间窗,相对于方法A 和方法B,更多使用了方法C,并且在3 个月时具有功能独立性的病人将不会接受治疗。结论MRI的DWI-PWI 分析软件可能会影响EVT 治疗前病人的选择及临床预后。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144-1153.
朱能谨译 初建平校
“百万美元神经”MR 神经成像: 首次正常和病理结果(DOI:10.19300/j.2022.e0210)
“Million dollar nerve” 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first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DOI:10.1007/s00330-021-08213-0)
J.dos Santos Silva,L.F.P.de Barros,R.de Freitas Souza,S.M.Mendonça,F.M.Costa,J.A.Landeiro,et al.
摘要 目的前瞻性评价MR 神经成像(MRN)在确定正中神经大鱼际肌支(TMB)(又称“百万美元神经”)解剖特征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3 例腕管综合征(CTS)病人和4 名健康对照者进行3.0 T 正中神经TMB MRI。根据Lanz 修正的Poisel 分类系统,将正中神经解剖变异分为4 组。TMB 信号强度和直径可用于神经病变的诊断。结果所有病人和受试者均通过MRN 成功识别出TMB。识别和测量神经直径最合适的脉冲序列是三维扩散加权稳态自由进动快速反转成像(3D DW-PSIF)和T2-抑脂(FS)-快速自旋回波(TSE)。斜横断面和斜矢状面在成像的整个过程中是互补的。TMB 大多起源于桡侧韧带外(93.8%)。所有病人均表现为T2信号强度增高(P<0.001),神经增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TMB 直径分别为(1.27±0.21)mm(1.02~1.74 mm)和(0.87±0.16)mm(0.73~1.08 mm)(P=0.008)。结论MRN 是一种可靠的影像技术,可用于识别CTS 病人TMB 的解剖特征。因此,采用该创新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对准备行腕管松解术的病人进行术前评估,特别是对伴有TMB 受累的CTS 病人,也适用于孤立的TMB神经病变者。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154-1162.
麻足里伟译 杨智云校
○ 介入放射学
热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 一项系统性回顾和Meta 分析(DOI:10.19300/j.2022.e0211)
Thermal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DOI:10.1007/s00330-021-08216-x)
G.H.Kim,P.H.Kim,J.H.Kim,P.N.Kim,H.J.Won,Y.M.Shin,et al.
摘要 目的总结热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I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 Library 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查找关于通过热消融治疗ICC 病人疗效的研究。对累积总生存(OS)率、无复发生存(RFS)率、基于肿瘤局部进展时间(TTLTP)的Kaplan-Meier 生存率、技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 分析。通过计算常见变量的整体风险比来探索与OS 相关的因素。结果回顾性分析20 篇观察性研究文献,纳入917 例病人,其中原发性ICC 病人502例,术后复发ICC 病人355 例,资料不详者60 例。技术操作成功的综合比例为91.9%(95%CI,87.3%~94.9%)。1、3、5 年的整体OS 率分别为82.4%(95%CI,75.1%~88.9%)、42.1%(95%CI,36.0%~48.4%)和28.5%(95%CI,21.2%~36.2%)。原发性肿瘤的3 年OS 率明显高于复发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2)。1 年和3 年的整体RFS 率分别为40.0%(95%CI,33.6%~46.4%)和19.2%(95%CI,8.4%~32.7%)。1、3、5 年的整体TTLTP 率分别为79.3%(95%CI,65.1%~90.9%)、59.5%(95%CI,49.1%~69.4%)和58.2%(95%CI,44.9%~70.9%)。主要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为5.7%(95%CI,4.1%~7.8%)。其中肿瘤大小(>3 cm)、多发肿瘤和年龄(>65 岁)与较短的OS 存在相关性。结论热消融对ICC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选方法,尤其对于单个<3 cm 的病灶效果更佳。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205-1215.
汤双燕译 谭国胜校
多发与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射频消融临床疗效比较:一项倾向性匹配队列研究(DOI:10.19300/j.2022.e0212)
Clinical outcome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mult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versus un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 propensity -matched cohort study(DOI:10.1007/s00330-021-08133-z)
L.Yan,M.Zhang,Q.Song,F.Xie,Y.K.Luo.
摘要 目的通过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多发与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487 例射频消融治疗低风险PTMC 病人,根据病灶数量分为单发组(U 组)(432 例)和多发组(M 组)(55 例)。经过1∶1 的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2 组的肿瘤体积、体积缩小率(VRR)、局部肿瘤进展情况(包括淋巴结转移、复发性PTMC 和持续性病变)以及无复发生存(RFS)率。使用Cox 分析研究多发病灶对RFA 治疗PTMC 后复发的影响。结果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49.25±12.98)个月,总体体积缩小率为(99.40±4.43)%,局部肿瘤进展的总发生率为3.70%(18/487)。射频消融后均未发生并发症。PSM 后,肿瘤体积[(0.11±0.69)mm3∶0 mm3,P=0.441]、体积缩小率(99.87%±0.78%∶100%,P=0.441)、完全消失率(95.61%∶89.09%,P=0.201)、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5.45%∶5.45%,P=1.000)、淋巴结转移(1.82%∶0%,P=0.3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发病灶与局部肿瘤复发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619),未出现远处转移或手术延迟。结论多发病灶对射频消融治疗低风险PTMC后的预后影响不大。在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后,对于适当选择的单发和多发PTMC 病人,射频消融术可能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216-1226.
郑新霖译 范文哲校
○ MR
硬膜后脑动脉近端的滋养血管-黑血MRI 诊断老年受试者颅内血管炎的潜在影像学混淆因素(DOI:10.19300/j.2022.e0213)
Vasa vasorum of proximal cerebral arteries after dural crossing -potential imaging confounder in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vasculitis in elderly subjects on black-blood MRI(DOI:10.1007/s00330-021-08181-5)
K.V.Guggenberger,G.D.Torre,U.Ludwig,P.Vogel,A.M.Weng,M.L.Vogt,et al.
摘要 目的血管壁强化(VWE)这一表现在无症状者的MRI 影像中较为常见。旨在描述非血管疾病老年病人队列中颈内动脉近端(ICA)和椎动脉(VA)的VWE 特征。方法对43 例(年龄≥50 岁)已知恶性肿瘤的病人进行3 T MRI 头颅扫描,以排除脑转移灶。采用高分辨率压缩感知黑血3D T1加权快速(turbo)自旋回波序列(T1CS-SPACE 原型)进行血管壁成像(VWI),各向同性分辨率为0.55 mm。通过VWI 技术评估双侧硬膜内近端ICA 和VA 节段是否存在VWE,以及其形态和纵向延伸长度。结果13 例(30%)病人硬膜内近端ICA 发现呈同心圆样的VWE,而在近端VA 上发现该表现的病人有39 例(91%)。进入硬脊膜后VWE 的平均纵向延伸在VA 为13 mm,ICA 为2 mm。39 例近端硬膜内VWE 病人中有14 例(36%)病人的VWE 形态提示仅存在滋养血管。而其余25 例(64%)病人形态学显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滋养血管。结论在老年病人中,ICA 近端2 mm 和VA 近端13 mm 的呈同心圆样的VWE 表现可能与硬膜后脑动脉近端的滋养血管有关。这些部位的呈同心圆样的VWE 不应与大动脉血管炎的表现混淆。而在这些节段的远端,VWE 可能与病理因素如血管炎更相关。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276-1284.
袁佳欣译 罗宴吉校
基于MR 指纹成像技术的定量T1、T2 值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DOI:10.19300/j.2022.e0214)
T1and T2quantification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OI: 10.1007/s00330-021-08235-8)
T.Gerhalter,M.Cloos,A.M.Chen,S.Dehkharghani,R.Peralta,J.S.Babb,et al.
摘要 目的评估基于MR 指纹成像(MRF)的弛豫特性是否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病人预后存在横断面及前瞻性关联,并将其结果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在mTBI 病人创伤后(24±10)d(时间点1)和(90±17)d(时间点2)进行临床成像、MRF 和DTI 影像采集,而对照组仅行1 次影像采集。病人预后评价标准包括大脑总体功能水平、量表评估和神经心理学测试。将测量12 个灰质和白质区域所得的定量参数[包括DTI 所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以及MRF 测量所得的T1、T2值]进行Mann-Whitney 检验。采用Spearman 相关和logistics 回归分析评估MRI 参数及mTBI 预后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共22例病人[平均年龄(38±12)岁;女17 例]及18 名志愿者[平均年龄(32±8)岁;女12 例]的数据纳入分析,其中有14 例病人[平均年龄(37±12)岁;女11 例]在时间点2 进行检测,有2 例病人仅提供了时间点2 的临床结果数据。在时间点1,病人与志愿者的T1、T2值和ADC 值没有差异,但mTBI 病人额叶白质的FA 较低。时间点1 测得的T1值及时间点2 的T1值的变化情况与病人的预后表现(18 例)较T2值(3 例)、FA(7例)和ADC 值(2 例)呈现出更好的中到高度相关性(r=0.6~0.85)。时间点1 的高T1值和呈递增趋势的T1变化占MR 测量中的5/6,在时间点2 识别未康复病人的效用最高(AUC>0.80)。结论MRF 测量所得的T1值对mTBI 病人3 个月预后的评估价值高于T2值、FA 和ADC 值。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308-1319.
孔令敏译 王焕军校
○ 骨肌系统放射学
肌肉骨骼系统中影像引导介入程序的临床适应证:欧洲肌肉骨骼放射学会 (ESSR)的基于德尔福的共识论文——第六部分,足部和踝部(DOI:10.19300/j.2022.e0215)
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image -guide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n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a Delphi-based consensus paper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Musculoskeletal Radiology(ESSR)—part VI,foot and ankle(DOI:10.1007/s00330-021-08125-z)
L.M.Sconfienza,M.Adriaensen,D.Albano,A.Alcala-Galiano,G.Allen,M.P.A.Gómez,et al.
摘要 目的目前对于足部和脚踝周围介入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欧洲肌肉骨骼放射学会(ESSR)超声和介入小组委员会的53 名成员审查了已发表的文献,以评估围绕该解剖区域的影像引导肌肉骨骼介入程序的证据。方法本研究报道了来自欧洲肌肉骨骼放射学会的53 位专家基于德尔菲法达成的共识的结果,他们回顾了已发表的文献,以获取有关足部和脚踝周围影像引导介入程序的证据,得出其临床适应证。专家们起草了一份声明清单,并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当>95%的专家同意该陈述时,表示一致共识;当>80%但<95%的专家同意时,表示广泛共识。基于德尔菲法达成的共识结果用于撰写论文,并与所有小组成员共享以供最终批准。结果回顾文献后,起草了一份关于足踝影像引导肌肉骨骼介入手术临床适应证的16 项循证声明清单。4 项陈述的证据级别最高,均获得100%同意。结论根据这一共识,影像引导干预不应被视为治疗跟腱病的一级方法,而强烈建议超声引导以提高足底筋膜炎和莫顿神经瘤介入手术的疗效,特别是分别使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和皮质类固醇。
原文载于Eur Radiol,2022,32(2):1384-1394.
林伟源译 向贤宏校
说明:
①本专栏内容为European Radioloy 最近两期部分科学性论著摘要的中文译文。
②本刊尽量采取了与原文一致的体例(如,原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小栏目的顺序等)。 对于原文中提到的新技术名词,如尚无规范的中文名词对应,则在文中直接引用英文原文,以便于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