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茹,寻 舸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各种矿产资源,进而发展为依山建城、依山兴城之势。资源型区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坚强后盾,但因为缺乏统筹规划及资源的衰减,其经济发展逐渐陷入瓶颈期,亟需转型[1-2]。为此国务院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但这些政策偏重于对资源型城市的宏观指导,对乡村资源型产业的适用性较差。乡村振兴战略为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笔者以典型资源型山区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为例,剖析该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同类资源型山区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根据我国2013年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可推知:资源开发型山区产业是指以山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的产业[3]。这类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但近年来由于资源的衰减面临着严峻挑战,究其根本原因是山区发展对该类产业的路径依赖。产业路径依赖是指为促进区域发展进行初始产业选择后,该产业在规模经济、学习效应、适应性预期等自强化机制的作用下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一旦产业路径依赖形成,区域优势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依赖,最终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所依赖产业发展状况的状态,即路径“锁定”阶段[4]。因此,要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5]。山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主要有资源依赖、政策依赖和发展依赖。
资源依赖导致资源开发型山区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培育新的接续产业[6-7]。1)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推动下,资源开发型产业成为资源型区域要素流入的偏好部门,挤压对其他产业的投资,造成产业结构单一。2)由于山区偏僻的地理位置和闭塞的交通,第三产业发展不良且其多围绕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当资源衰竭时难以实现产业的接续替代。例如,被誉为“汞都”的贵州万山,在2001年因资源耗竭被迫停业后,为维持当地的经济运行选择“无中生有”,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农业上引入博览园、在工业上引入能源汽车、在旅游业上打造矿山休闲小镇,逐步形成了万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开发型产业的接续替代式转型。
政策依赖导致资源开发型产业缺乏主动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资源开发型产业是资源型区域的经济支柱,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会出台大量扶持性政策。这些扶持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满足了企业经营者理性经济人的追求,易造成盲目扩大规模而忽视技术创新[8],而且会将大量生产要素锁定在资源生产初级部门,使产业结构失衡。同时,资源开发型产业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差,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愈加明显,在市场竞争中愈发处于不利地位,在面对资源衰退的困境时难以迅速转型。正如20 世纪80 年代山西省选择能源产业为主导产业,导致曾具有比较优势的轻纺、机械、电子等产业错失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面临巨大的困境,最终选择发展绿色产业和依托矿产产业发展机械设备等制造业。
发展依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安定问题。资源型初级产品作为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企业自然不会主动转型,但其技术含量低、同质化明显等特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地面沉陷、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环境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为其他非资源型产业提供发展基础;同时高消耗低利用的发展模式加速了资源型企业的破产,其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例如,阜新市作为全国最早显现煤炭资源枯竭的城市,其矿区职工比例远高于其他同类城市,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再发展毅然向特色农业转型,如今,阜新市已由单一的煤电经济转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兴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经济体。
辰溪县隶属于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东连溆浦,南临怀化,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是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辰溪县矿产资源丰富,1 990 km2的土地上含煤面积接近半数,素有“湘西煤都”之称。到2009年,全县共有35家煤矿,年产煤80万t,税费超5 000万元,煤炭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大规模的煤矿开采也导致了植被破坏(2011 年辰溪的土地荒漠化面积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1%)、水土流失、地面下陷、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问题,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和落实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重大决策,辰溪县毅然决定进行自我改革,从以煤炭、水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山区县域逐步转型为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型山区县域,并在2017年整体退出煤炭开采产业。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辰溪县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蜕变,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从3 505元到11 075元的巨幅提高。
乡村产业振兴应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辰溪县委、县政府对整个县域的农业发展现状和生产优势进行了两年的深入调研后确立了“两山一品做文章,一带六化奔小康”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一条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
辰溪县的气候、土壤适宜油茶生长,油茶开发历史悠久,是该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油茶产业效益降低,油茶种植面积由1954 年的3.10 万hm2锐减至2008 年的1.62 万hm2。借着绿色经济大环境的新形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辰溪县政府决定将传统优势产业油茶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辰溪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辰溪县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辰溪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辰溪县关于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县林业局通过与农林院校合作,推行林业技术人员为林场提供定人定时定事的技术服务,在油茶集中区开展油茶栽植、管护培训,发放林业科普手册等方式为林农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县政府也竭力为油茶产业开辟融资渠道,要求金融机构为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动员干部职工采取参股、独资、招商等多种方式参与油茶开发。2)引导社会个体积极参与油茶开发。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辰溪县油茶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突破了散户单兵作战时生产能力、营销网络、资金供给等方面的限制,也为延长油茶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机会。3)统筹规划油茶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辰溪县将油茶种植视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根据调研结果将板桥乡中溪村确立为油茶示范基地,集全县之力保障基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点带面的方式激发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1)当地油茶产业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生产方式更多沿用传统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机械设备和新技术的推广尤为困难;2)农村空巢化现象导致从事油茶生产的劳动力以文化水平低的老人为主,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加剧了新技术的推广难度;3)尽管县林业局竭力为林农提供技术支持,但林业技术人员的稀缺导致技术资源更偏向于大型现代化茶园,而油茶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农户难以获得及时充足的技术资源。这些原因势必会造成部分茶园粗放经营、经济效益低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最终延缓油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1)产业链条不完善。辰溪县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以油茶苗的培育、种植、销售为主,对下游产业链涉猎较少,油茶+第二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三家企业在尝试油料、茶枯等的深加工,而油茶+第三产业的发展几乎没有,这就导致现有资源优势无法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2)当地油茶产业的品牌建设效果不明显。虽然辰溪县的油茶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但全县油茶林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仅靠“辰溪油茶”这个地理标志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农业合作社带动效应弱。目前辰溪县已有很多油茶生产合作社,但大多数合作社存在规模小、经营层次低、辐射能力弱等问题。2)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油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连片种植,集中铺设水利、电力、道路等设施,尽管辰溪县的区位优势明显,但其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是制约产业转型的首要因素,资源开发型山区产业转型只能通过挖掘新动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在发展优势产业的过程中要重点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争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加强产品品质管控,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品牌。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打造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商平台有机结合的生产销售网络。整合市场推广资源,充分利用各类展销会、电商直播平台和文旅体验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努力打造地理标杆品牌。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发展同样适用于资源开发型产业的转型。立足城乡一体化趋势,依托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同时挖掘产业相关的历史和文化,打造相关的主题博物馆;举办以特色产业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产业的利益链条。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加强对农户的新技术培训,及时更新农民的知识系统,确保农民有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还要提高青壮年和农业技术人才的收益,减少人才流失。企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技术创新程度决定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应通过产学研合作,招聘或培养高技术人才来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