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预警机……自从50多年前走上国防科研这条路,这些神秘的词汇就和王小谟紧密相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是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小谟说他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在他心中,中国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想到的方案,中国人一样能想出来。
从感兴趣到有责任感
王小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他小時候喜欢两件事,第一是京剧,第二就是无线电。小时候住大杂院,邻居喜欢唱京剧,王小谟他们一群小孩儿就跟着喜欢上了听戏。后来想听戏但没钱进戏院,他就自己组装收音机,逐步培养起对无线电的兴趣。
高中毕业时,为了选择志愿,学校组织学生去各个大学参观。当时王小谟看到展出的雷达,感到很震撼,就选定了雷达研究方向,并被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当时无线电的民用主要是收音机,在军事上主要用于雷达。在大学里学习无线电主要就是学习雷达研制,我就这样跟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小谟说道。
1961年,王小谟大学毕业后踌躇满志地走上研制雷达的道路。在那个年代,研制雷达是年轻人心目中神圣而又时髦的工作。由于当时苏联专家已经撤走,技术人才紧缺,王小谟在工作两三年后就负责起新型雷达研制工作。
“当时我们研制的是583雷达,全国有很多单位给我们做配套工作,我的心情可以说是既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无线电水平并不十分落后,所以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王小谟说,抱着这样的决心,他们一群年轻人想出了很多点子,比如他们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脉内扫频方案,比英国早一年。
“工作后进步还是很快的,当上了副总设计师。”王小谟说,“结果还没当两年,‘文革开始了,给我扣了个‘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说我‘只专不红,勒令不许搞研究,发配去机房管计算机。”
就这样,583雷达研制被迫中断,而英国人做的雷达却在世界上卖了很多。“这件事对我们的刺激非常大,我认为我们中国人并不落后,别人能想到的方案,我们中国人也能想到,甚至能比他们提前想到。”王小谟说。
被迫离开科研岗位的王小谟纵然有万分遗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干脆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两年下来,王小谟不仅把机房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成了个计算机专家。
让王小谟没有想到的是,他学的计算机知识在此后研制383雷达时派上了大用场。20世纪70年代初,王小谟支援“三线”,在偏远的贵州山区研制383雷达,并担任主设计师。383雷达是一个三坐标雷达,相比过去的雷达只能看到距离和方位,三坐标雷达还能看到高度。在艰苦条件下,王小谟等人夜以继日地攻关,13年磨一剑,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该雷达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称作“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由于在383雷达研制中的重大贡献,1985年王小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383雷达研制成功之后,王小谟开始关注地面雷达对低空的防御问题,并主持开展技术攻关。1986年,在国内缺乏研制经费的困难条件下,王小谟自筹资金,在前期技术攻关的基础上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地面雷达JY-9。1989年,该雷达凭借良好的性能,在埃及与美、英、法、俄罗斯等同类产品的同台竞技演习中一鸣惊人,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二,是国际公认的优秀雷达。不久,即以国际价格出口多个国家,为我国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同时也陆续装备国内。1995年,王小谟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83雷达和JY-9雷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地面防空雷达于20世纪90年代全面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我国基于地面雷达的防空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王小谟不仅开启了我国现代雷达技术研制的新篇章,也在国际雷达界树起了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王小谟说,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雷达事业的重大意义,那就是要为国家站岗放哨。就这样,王小谟对雷达事业的理解,从一开始的感兴趣到热爱,到最后怀有责任感。
中国一定得有自己的预警机
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王小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一穷二白开始,王小谟带队组织实施了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并逐步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见过预警机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机身上装着巨大圆盘状雷达天线的大型飞机。预警机就像空军的眼睛,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国土防空中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提上了日程。
但在当时放眼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研制预警机,王小谟感到使命在召唤,便以坚定的自信心发出誓言:“根据掌握的技术,我们一定能自行研制预警机!”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王小谟就积极搜集资料,开展预警机关键技术研究。当时,他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建议自主研制预警机,但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质疑:自主研制预警机,谈何容易?技术行不行?能力行不行?
“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中国一定得有自己的预警机!”王小谟说。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小谟受命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预警机对外合作研究工作,开启了国际合作研发之路。但在合作过程中,合作方以色列并未向我方提供核心技术。“我想这样下去也不行,我们就在国内同步研制预警机。最后,以色列迫于美国的压力终止了和我们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我们把‘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个口号放得很大,挂在试验场,每天都能看到。”
回忆往事,王小谟仍激动地说:“当年我向时任国防部部长下了军令状,如果不成功,我会提着脑袋去见他。”他告诉记者,他说这番话,不是玩笑。
空警-2000预警机从1999年立项,到2003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一周要上7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与之相伴的,还有试验中飞机上90多分贝的噪声和不可预料的飞行风险。有一次飞机失速,从高空一直掉到3000米高度才稳住,当时机上有的试验人员耳膜就被急速变化的压力给击穿了。
数年中,研制团队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测试暗室和亚洲最大的热压罐。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获得近30项专利,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知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技术的空警-2000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分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站在观礼台上的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大颗大颗掉了下来。
2010年,空警-2000预警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的需求就是目标”
与王小谟共事过的人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永远都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1979年,王小谟对383雷达样机进行试飞,然而雷达测试接连失败,团队把每个部分都检查了,仍没有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这么持续了三个月,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那时候‘死的心都有了。”王小谟说,后来在偶然之中,他看显示器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当时检测雷达12路接收器的时候,是一路一路检测的,独立工作都没有问题。但当12路在一起工作时,接收器彼此之间有轻微干扰,影响了接收器的灵敏度,而这個干扰是随着雷达频率的变化时有时无的。
王小谟说,科研中没有一次成功的事,研制383雷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失败中度过,但是总的方向对了,最后获得了成功。“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做事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否则一事无成”。
在研制空警-2000和空警-200“一大一小”预警机的过程中,王小谟自筹资金研制出口型ZDK03,他亲任出口型预警机总设计师,首次提出运八平台背负圆盘型天线罩的设想。2004年,ZDK03预警机经国家批准出口。2008年,中国同巴基斯坦正式签订了出口合同。在王小谟的锐意推动下,我国预警机实现了从引进到出口的转变,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出口型预警机的研制,不仅实现了我国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重大突破,而且从技术上验证了“运八也能背圆盘”,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从而为推动基于国产平台的预警机系列化发展打下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预警机的研制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从元器件国产化到系统整体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实现了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已形成的系列化、规模化预警机装备极大地提升了新时期我军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扩大了我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年近七旬的王小谟在研制预警机的过程中曾在零上40摄氏度和零下30摄氏度的机舱熬过数月。在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他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雪上加霜的是,他又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
所有人都焦虑了,而病床上的王小谟却镇静从容。他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探讨研制问题,病情稍有好转,便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试验现场。王小谟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电子信息这个行业,投身到雷达和预警机研制队伍中来,把中国的雷达和预警机做到世界第一,实现中国雷达预警技术的平台梦、系统梦和尊严梦。
50年栉风沐雨,50年厉兵秣马。直到今天,王小谟依然“跋涉”在祖国的预警机事业里。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预警机并没有到头,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搞装备的,国家的需求就是目标。”
大科学家小故事
因祸得福学计算机
大学毕业后,王小谟走上了研制雷达的道路。有段时间,他被迫离开科研岗位,到机房管理计算机。
计算机房地处偏僻郊外,他倒也乐得清静,干脆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两年下来,他不仅将机房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成了个计算机专家。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他说,“当时就是想着趁机多学点东西,就算现在用不上,将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