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体航天人的荣誉,我是代表他们来领这个奖。”当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的王永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半个多世纪里,他先后参与或主持过多种新型导弹、运载火箭的研制,见证和实现了中国航天一次次创举。“这些年来我一直处于很兴奋的状态。载人航天是一项历史使命,使命高于一切,党中央、全国人民都寄予了重托。”
为了肩上的重托,王永志人生的很多时候也像火箭发射一样,为了瞬间的成功要付出漫长的等待,过程充满艰辛。他曾经说过,他这一生按组织安排干了三件事,三件事干了一生。“前二三十年,主要是研制战略导弹、从事国防建设,接着又研发大推力长二捆运载火箭,后来就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与中国航天命运相连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在辽宁昌图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人省吃俭用,让他有机会到镇里的小学念了几年书。抗美援朝时,王永志正在沈阳读高中,美国的飞机经常在辽东半岛骚扰和空袭,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学校为了安全也暂时停课。王永志的初中同学参加志愿军,还没过鸭绿江,就遭到美国战机轰炸,壮烈牺牲。之前朝夕相处的同学,转眼就为国捐躯,王永志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无防是万万不行的。抱着“不让人欺负”的目标,王永志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1957年,王永志迎来人生的一大转折,他被选为公派留学生,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火箭导弹设计。从此,王永志的命运与中国航天紧紧相连。
研制战略导弹
1961年,王永志本科毕业后,毫不迟疑地选择回国,因为他知道祖国急需人才,正等着他们回去参加建设。那时正是中国的导弹开始研制之时,王永志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即后来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从近程导弹起步,开始了他的走向太空之路。
1964年6月底,王永志走进戈壁滩,执行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的发射任务,当时他年仅32岁。由于戈壁滩骄阳似火,天气特别炎热,试验发射时,导弹射程不够,打不到落点。
专家们都在考虑,怎样给导弹肚子里多添加点推进剂,可无奈导弹的燃料贮箱容积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不出办法时,王永志说:“戈壁滩天气炎热,对推进剂密度有影响。导弹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经过计算,要是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
在场的专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导弹射程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燃料?”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王永志并不就此甘心。眼看导弹不能及时发射,情急之下,他胆子也大了,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钱学森的房门。
当时,钱学森对这个突然站在面前的年轻人还不太熟悉,于是很客气地请他坐下,让他慢慢说。王永志向钱学森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了计算结果:从弹体里泄出600公斤酒精推进剂,可以使导弹达到预定射程。钱学森听得很认真,并不时向他提出问题。听完汇报后,钱学森脸上露出了笑容,说:“行,我看这个办法好。”
王永志没想到这位令他崇拜的科学大师竟能果断拍板支持自己的意见,很激动。但王永志非常清楚,方案被采纳并不等于发射成功,必须经过导弹飞行试验的检验。
果然,导弹泄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接着连打三发火箭,发发命中目标。
正是在这次特殊的事件中,千里马遇上了伯乐,钱学森的推荐使王永志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王永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王永志成为第二代战略导弹研制的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导弹技术两次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制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
1986年,国际航天界发生了一连串事故,使得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运载能力出现短缺。为了将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发射市场,时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和他的同事们筹划了一个大胆的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
1988年11月,在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火箭研究院立下了“军令状”:一旦决定研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这项任务,此时距离规定的时间仅有18个月。
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王永志“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3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王永志说:“我们没有动摇,认为还有可能,一直没有退却。这个时候国家支持发射‘外星,不仅可以创汇,还可以发展航天高技术,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发射成功”为王永志作出了最好的回答。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首飞成功。
“这是怎样的18个月啊!”人们形容王永志和他的同事们“没了亲戚,没了朋友,什么都顾不上了”。这18个月里,仅设计出来的图纸就有44万张,设计人员平均每人每天要画17张。除了加班加点,王永志和同事们还采取了其他改革措施,首先减少工作量,去掉烦琐环节,把研制程序缩短;然后改进工作方法,过去都是按照单点串行,这次多点并行,交叉作业。这项紧急任务促进了研制方法的改革,从那以后研制程序更加优化。
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冲上云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
“长二捆”的研制是改革大潮中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改革开放,国防工业要转轨变型,研制“長二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的研制费用是贷款来的,还把中国航天打入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实现了一个重大改革。
“长二捆”的成功,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它的成功研制使得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2.6倍,把这类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发挥到极致。它不仅让中国火箭打入了国际发射市场,增强了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为中国载人航天创造了启动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
1992年11月,60岁的王永志被中央专委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具开创性的工作之一,作为载人航天的领军人物,王永志感受最多的是压力:“因为这是搞载人航天,上头有人,怎么能确保它安全地返回,是非常关键的。另外,我国在苏联、美国已经搞了40年之后才开始搞飞船,要搞一个什么样的飞船才能满足中国人民的愿望?怎么才能显示中国的综合实力?怎样才能不使中国人感到失望?”
“因此,在拟制整个飞船工程方案的时候有一条要求: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王永志说,“中国的飞船一上天,就要和国外搞了40年的飞船比翼齐飞,不相上下。”
“认准了的事情,王永志就一定要干到底。”王永志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花甲之年的王永志带领航天人开始了艰辛的创新之路。经过7年的艰辛攻关,神舟飞船开始了迈向太空的伟大征程。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入太空并绕地球14圈后准确地返回着陆场。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首次在绕地球飞行第5圈时成功实施变轨,首次进行了轨道舱的留轨试验。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的要求,必须连续获得两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才能载人飞行。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相继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可以正式开始载人飞行了。王永志与航天人一道,满怀信心地迎接中国首次载人飞行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落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
“我当时的心情,其实就是整个队伍的心情。当我们看到杨利伟很健康地出舱了,这才放下心来。我们已经奋斗了11年。这11年完全是埋头苦干、加班加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想尽办法。”王永志说,他们肩负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现在实现了、成功了,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盼,没有辜负党中央的嘱托。
王永志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目前仅是第一步,航天事业还要继续发展,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
2005年王永志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为表彰王永志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第46669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王永志星”。
大科学家小故事
一次次转折后,踏上航天路
“如果没有小学老师刘汉甲,我会是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刘老师在我人生十字路口上起了决定性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
出生在辽宁农村的王永志,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当时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我能上小学已很难得,但到1945年五年级时学校停办,我只好回家务农。后来我们县创办中学,刘老师赶快千方百計通知我,还找到我大哥说,你可别把这孩子耽误了,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就这样,我再次踏入校门。”
但王永志并非从小立志于航天,出身农村的他,小时候对农作物特别感兴趣,总是梦想改良物种,当一名生物学家。但现实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抗美援朝时期,王永志经常听到空袭警报,因为美国的飞机时常侵入我国领空。
“那时候,我就觉得,有了飞机就有保障,如果连国防都不行,那改良物种还有何用?所以在1952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我就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从此走向国防建设。”
1957年,又是王永志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被他称为“难忘的1957”。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改学火箭导弹设计,而1955年被派到这个学院时学的是飞机设计;苏联的人造卫星在这一年成功发射;他回国后所长期奉献的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在这一年成立……
“正是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次次转折,我才从一个孤苦无助的农村孩子,逐步成长起来。”王永志说。
1961年,王永志回到祖国,从事航天技术工作长达54年之久,在我国战略导弹、地地战术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