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晶晶 李全英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流指标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流指标改善明显,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14 d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和3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降低DVT发生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运动功能。
关键词:早期运动护理;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梗死在我国呈现出高发、致残、致死的态势。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脑梗死中发生一天24小时中的任何时刻,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研究表明血栓是脑梗死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脑梗死复发和致残;脑梗死后下肢血栓的发生率为9%~26%,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如步态不稳、步态蹒跚、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瘫痪及失语,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运动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3.5±2.4)岁。观察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42~69岁,平均和3.45%(54.2±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肢体功能方面存在障碍者,双下肢肌力在3级以下者;排除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研究知情,签署同意意向书者。
排除标准:存在血栓病史者;合并糖尿病、下肢静脉皮炎、下肢严重水肿或动脉硬化者;拒绝参与本次试验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每2 h帮助患者翻身、抬高床头30°,指导患者3 d后适当活动肢体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动活动训练。①在患者脚下垫小枕垫,使其小腿与创面呈20°~30°,下肢近端低于远端。②被动跖屈踝关节,同时对其实施被动性膝关节屈伸、背屈、外翻和内翻运动,每天2次,每次将各动作重复15~20次。③帮助患者实施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收缩训练,每天2次,每次重复各动作15~20次,收缩、放松各5s。④对患者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按摩,由远端向近端实施,每天3次,各部位每次按摩3~5 min。⑤针对存在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
(2)主动活动训练。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鼓励其主动进行运动训练。首先,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15次;然后,指导其自主完成屈髋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等收缩训练;保持肌肉收缩5 s,再放松5 s,以此为一组,每天重复2次,每次30组。指导患者自行完成踝关节内外翻和屈伸运动,每分钟20次为宜。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流指标改善情况,包括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值速度等。(2)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运动功能,分别应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oke scale,NIHSS)与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神经功能进行评估。(3)对比两组DVT发生率。(4)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包含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流指标改善明显,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7 d、14 d,观察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和35.48%(P<0.01)。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4。
3讨论
脑梗死不仅是脑组织受损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也会增加血栓形成、肢体瘫痪等并发症。脑梗死发病后的5~6 h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病情并预防脑梗死再发,由于患者发病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导致了患者无法及时接受规范治疗[2]。研究表明,静脉血栓在脑梗死后的4个月内发生率高达64%[3]。肢体血栓的发生是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通过有效的预防方法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以患者为中心,使其保持心理愉悦,并积极给予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支持,避免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压疮及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肢体恢复,为患者出院后独立自主生活做好准备[4]。
早期运动护理被认为是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临床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情况,选择不同强度和运动量进行运动护理,从而达到预防静脉血栓并降低后遗症风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早期运动护理模式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外已有大量研究发现,适当而适度的运动会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改善脑动脉供血及微循环。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可根据其肢体功能状况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等特点进行运动护理。对于偏瘫及失语患者,康复训练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其行走或站立,从而达到促进步态的目的。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训练方法的选择、运动强度的把握、活动目标的制定以及训练效果的监测四个方面。其中训练方法的选择主要以功能康复训练为主,结合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以帮助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预防病情复发为主;运动强度在运動量、强度的把握及力度大小的调节等方面也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治疗目标则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为主要目的,同时应配合生活习惯培养以及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能力来降低发病率[6]。对下肢血栓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避免血栓再次发作而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患者应通过正确、有效的运动锻炼逐步增强下肢功能,增加运动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增强;同时还应注意运动安全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流指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运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及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雪峰.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2):173-175.
[2] 韩丹.早期运动护理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0):176-177.
[3] 张玲,谢仙萍,苗华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21,7(13):1720-1726.
[4] 桑春妮,师新娟.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1):145-146.
[5] 宋玲玲.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607-1608.
[6] 朱碧青.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3):73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