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年画题材丰富,内容包罗万象,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风俗、名人轶事等等,这些内容往往能够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也能够从侧面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浪潮下,网络动画创作的题材、故事、思想理念要贴近观众生活,符合大众审美,蕴含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与观众价值取向、精神世界相契合的动画作品。同时,网络动画创作要积极从年画题材中汲取灵感,让传统故事在新形式的演绎下重新焕发光彩。
年画中的故事题材通常从生活本身出发,不局限于现实生活,情节一般比较夸张、充满幻想,表达人民的美好愿望,以饱满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供其探索的精神世界。民间故事作为年画内容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不单是经验、智慧,还沉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如武强年画中的《鲤鱼跃龙门》,诉说了鲤鱼跃龙门脱胎换骨变化成龙的传说故事,体现了一种不屈的奋斗精神。动画《小鲤鱼跳龙门》就是在此基础上改编,塑造了一群勇于追梦的鲤鱼形象。它不仅使观众将动画角色与现实自身所联系,更传递出大众所追求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年画中的经典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值得每一个动画创作者学习、探索、再创造。但仍需注意,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与传播,不能生搬硬套、简单复制,创作内容应与现实相联系,融入符合当代人情感认知的自身感受,这样才能提高动画作品的精神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年画能以多元题材赋予网络动画多重精神价值,同样网络动画也能对其进行反哺,以具有时代精神的动画作品对传统艺术进行广泛传播与大力弘扬。
线条是艺术创作、情感表达的基本手段。年画一般为单线平涂,在线描上借用中国传统“十八描”绘画手法描绘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视觉感受能够有效提升观众对线条及画面的感知。年画的绘画手法总体可归结为三类:一为游丝描类,其行笔慢,多用中锋,压力均匀,线形始终如一、变化较少,如铁线描、曹衣描;二为柳叶描类,其行笔快,变化多,压力多在线条中段,枣核描、橄榄描均属之;三为减笔描类,其行笔快,多用侧锋,压力多集中在线的一端,并使线向面扩展,线形变化大,竹叶描、枯柴描皆属之。如杨柳青年画《钟馗》就运用了“十八描”中的钉头鼠尾描、减笔描和铁线描,人物怒目圆睁、毛发飞动,用线精炼而又富于变化。衣纹线条锐利挺拔、轻重顿挫似有节奏。肌肉用线柔和而又不失骨力,须眉笔法精细且多变化。以线条为骨架,充分利用线的长短、粗细、轻重、缓急、刚柔、疏密、节奏等变化规律,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神武威严的人物形象。
准确生动的线条能让形象鲜活起来。在动画造型设计中,通常先以线塑形,前期设计多次尝试各种样式,如人物、性格、表情特征等,充分考虑动画造型特点,用线极尽凝练、夸张、概括,线条之重无其他造型手段可以比拟。当下,网络动画作品质量与艺术价值参差不齐,风格过于单一,趋于同质化,将年画用线手法融入动画形象塑造,提高线描功力,提升画面质量,是中国网络动画不断发展、扩大影响力、独显民族魅力的关键。
以笔者所绘《沙丘夜宴图》(图1)为例,该图是以沙鼠与角蜥为原型创作的两个动画角色,沙鼠精灵憨态可掬,笔者借鉴铁线描,行笔速度均匀,线条圆转而柔韧,衬托出人物的圆润体态和弱小外表下的强韧内心。而在沙漠守护神角蜥的创作中,笔者结合年画中专为帝王守护财宝的吉瑞之兽貔貅造型,改变其以往凶狠的形象,在表现勇猛的同时增加一丝可爱与憨厚。该形象注重形体结构的疏密、聚散、长短、穿插、分合,从神态用线来看,体现出流利、精炼、自然的特点,面部刻画准确、粗犷、豪放,行笔快捷洒脱,线条的疏密繁简都随形象的变化而自然有序。其爪子线条圆润挺劲,着意追求力量和柔韧线条结合的美感。背部角刺线条流畅,连绵婉曲,表现形象的亲切感,又尖又硬的鳞片线条遒劲有力,其长短、浓淡、虚实、质感、层次、节奏、力量,都极具韵律感与装饰感。
图1 沙丘夜宴图
由此可见,借鉴年画的用线特点,不仅能使动画角色在造型上更加生动形象,突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富有线条韵律的民族风格,使其深入人心,而且能让年画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性在网络动画中焕发生机,让民间艺术通过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得到有效的保留和延续。
年画有着独特的着色技巧和色彩体系,“以色扶形”是年画艺术装饰造型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形与色的巧妙结合往往能够造就完美的艺术效果。年画色彩装饰意味浓厚,多用纯净、艳丽的原色,色彩对比强烈且富有一定象征意义,色调和谐统一,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用色习惯、审美倾向和色彩情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魅力。
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步下鞭》,画中人物以大面积红、黄暖色调为主,蓝与绿小面积点缀,画面整体绘以高纯度色彩渲染气氛,正如色彩搭配口诀“红靠黄,亮晃晃”,明艳纯粹、浑厚强烈的色彩显得画面热烈明快。尤其是红与绿、黄与蓝两对互补色的搭配,用色大胆夸张。可见,年画艺人特别讲究画面色彩冷暖、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的对比。若将年画中独特的色彩视觉效果及色彩的搭配规律有效地应用到网络动画设计中去,不仅能使动画色彩兼备感性和理性之美,满足人们视觉精神的双重享受,还会使动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进而打破网络动画风格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笔者的作品《沙丘夜宴图》的形象色彩设计就借鉴了年画的用色特点,纵观画面整体,黑色、棕红色、土黄色大面积使用,使画面厚重且富有装饰意味。鲜艳的红色、金色、蓝色作为点缀,与厚重的底色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画面的丰富。角蜥神兽的蓝色角刺与棕红色身躯形成对比,鲜红的舌头与金色的眼睛作为点缀,突出其勇猛、憨厚的性格特征。两个角色之间的蓝色相互呼应,彰显出融洽友爱的角色关系。沙鼠角色淡绿色的色调与黄色沙漠形成对比,突出角色乐观积极的个性。整体视觉效果强烈饱满,民族气息浓郁,角色富有感染力。
由此可见,巧用年画色彩取色技巧并在动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可以创作出更具民族风格的国产网络动画作品,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得到突破,打破过度借鉴美、日动画风格的围墙,使动画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还能够缓解观众对网络动画的审美疲劳,使之感到惊喜并充满期待。
年画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体现创作者对生活中事物描绘的主观性,同时也能够反映创作者回归自然与初心、充满人情味的审美情趣。其具体体现在年画造型的大胆、夸张,对所描绘事物的提炼、概括中,这种对人本精神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的追寻也恰好是网络动画创作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的结合既能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又能为观众带来厚重、质朴的情感体验。
年画的夸张性主要体现在造型上,以夸张的造型对所表现事物内在的精气神进行外化表现。俗话说“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有戏”不仅指丰富有趣、耐人寻味的内容故事,也指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为此,年画中对于角色的造型设计极为讲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法则,如“仙贤意思淡,美人要修长,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要重点抓住角色本身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质,如文官角色舒展大气,武官角色孔武有力,美人角色纤细秀丽,童子角色天真可爱等。动画角色设计和年画的角色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物精气神的体现尤为重要。
但夸张不是随心所欲地变形,而是要张弛有度,达到突出角色性格的目的。笔者的作品《沙丘夜宴图》就对人物形象做出大胆的夸张与变形,着重于形象的装饰性和典型性。作品对沙鼠精灵面部进行夸张,圆钝、方正的造型显得正直而无害,突出角色的正面形象;考虑到角蜥与貔貅同为守护者的联系,角蜥造型的夸张更为明显,其角色造型结合貔貅的特点,脑袋硕大,双目瞪圆,角刺舒展、双角尖锐,表现出角蜥呆萌的性格及强大的力量。这种造型手法不但使动画角色蕴含民族个性,而且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精气神,进而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使网络动画饱含对人本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追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为了夸张而去夸张,对丰富现代中国网络动画的精神内涵,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简化就是用最概括的造型语言和方法来表现角色丰富的情感和性格。在年画创作中,简化即使用最精简、概括的方法对事物、角色进行大胆的取舍,保留造型对象的典型性,舍去寻常的细枝末节,重点传达角色与事物的内在精神。在对武将类角色造型进行表现时,讲究“蒜头鼻子火盆口,豹眼竖眉好威严”,强调视觉表现处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动物造型进行表现时,讲究“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将塑造的笔墨重点放在头部,对动物躯体及尾巴进行简化,进而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
年画艺人运用强大的造型概括能力与高超的绘制技艺,创作出许多流传至今的优秀年画作品,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沙丘夜宴图》中,角蜥瑞兽的角色造型借鉴了年画中“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动物造型口诀,采用了夸张、简化的造型手法,使角色高度凝练、概括,突出了简洁朴拙的美感,硕大的脑袋作为角色塑造的视觉重心被突出,身子与尾巴的造型细节则被提炼、概括,其身上烦琐的鳞片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浓淡、虚实排列得井然有序,神韵与节奏由此产生。流畅舒展的角刺、铜铃似的大眼睛、宽阔的嘴巴、圆钝的鼻子以及尖锐的冠状短角等部分,通通舍去烦琐无用的细节,将形象抽象概括到极致,呈现出角蜥的典型与个性,增加了角色辨识度。
由此可见,越是简约就越是丰富。简化不代表简单,不能空洞无物,而是要汲其精华,去其多余,从复杂形体中把有用的内容剥离出来并准确加以表达。年画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范式,面对网络动画种类繁杂但作品风格单一的现状,动画作品如何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动画创作者具有辨别、取舍的能力,找对主次关系,进而塑造出形神兼备的网络动画形象,给观众带来直击心灵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年画的艺术特征融入网络动画创作,使网络动画从题材、画面、表现手法中浸染年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与特殊魅力,使网络动画的创作质量与文化内涵得到提升,更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动画创作者们应该意识到,只有立足于当下的网络环境与社会语境,以现代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审视传统艺术,挖掘传统艺术中易于转化重塑的内容,打造出既符合时代特色,又具有传统艺术基因的网络动画,才能真正打动国人的心。以网络动画的传播性、创造性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独具的魅力,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提升中国网络动画的国际传播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