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素虹 赖小冬
危重症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大部分患者需要实施容量复苏治疗,对重症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是实施有效容量复苏治疗的基础,不当的容量复苏可导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使得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升高,因此容量复苏前对患者容量反应性进行评估十分必要[1]。传统静态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VP)不能准确反映患者前负荷情况[2]。每搏输出量变异量(∆SV)作为动态指标可有效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然而该项指标测定有创且费时较长,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性[3]。重症超声技术以心肺为重点对人体各器官组织进行评估,其中下腔静脉(IVC)直径评估是最基础的一项。IVC是人体中直径最大的静脉系统,其动态变化与人体血流动力学有密切关系[4]。既往研究证实,超声IVC测量对自主呼吸心脏病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均有较好预测价值[5]。基于此,为进一步明确经肝测量IVC直径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2019年9月-202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接受容量复苏的106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效能,详情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受容量复苏的106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APACHEⅡ评分≥15分,病情严重、多变且有威胁生命的危急情况存在的临床征象;出现明显感染症状;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排除标准:肝脏部位不能观察,或图像清晰度较低;腹压明显升高;妊娠;临床资料不全;不能平卧。男58例,女48例;年龄31~79岁,平均(53.64±9.75)岁;体重指数(BMI)17~26 kg/m2,平 均(22.94±1.45)kg/m2;APACHEⅡ评分22~28分,平均(25.20±1.37)分。患者均接受容量负荷试验,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容量反应分为有容量反应组(50例)及无容量反应组(56例)。患者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补液前后∆SV≥15%则认为有容量反应,<15%认为无容量反应[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查及经肝测量IVC直径。
1.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查 患者均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双腔静脉导管并连接测压装置,对患者CVP进行监测。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的心率(HR)。
1.2.2 经肝测量IVC直径 应用Sonosite M-Turbo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测定IVC参数。取平卧位,经肝纵切面观察下腔静脉,以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开口处远端0.5~1 cm 或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开口处远端2~3 cm为观测点,再将3.5 MHz探头到达右心房入口2.0~2.5 cm处,选择M超模式记录1个完整呼吸周期内超声图像,测量呼气末最小直径(IVCmin)、吸气末最大直径(IVCmax)。根据公式计算IVC呼吸变异指数(RVI),公式为RVI=(IVCmax-IVCmin)/IVCmax×100%。由超声科医生及1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接受过超声培训)完成超声检查,测量指标均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
(1)血流动力学指标及IVC参数:比较两组补液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IVC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CVP,IVC参数包括IVCmax、IVCmin、RVI。(2)分析RVI对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包括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95%CI)。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VI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补液后,有容量反应组CVP、IVCmax、IVCmin均较补液前有明显升高,RVI明显降低,无容量反应组CVP、IVCmin较补液前明显升高,RVI明显降低(P<0.05)。补液前,有容量反应组IVCmax、IVCmin低于无容量反应组,RVI高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IVC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IVC参数比较(±s)
*与本组补液前比较,P<0.05;#与无容量反应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R(次/min) CVP(kPa) IVCmax(cm) IVCmin(cm) RVI(%)有容量反应组(n=50) 补液前 112.16±10.93 0.37±0.06 1.27±0.31# 0.79±0.23# 37.80±7.28#补液后 109.46±8.94 1.02±0.11* 2.04±0.28* 1.73±0.30* 11.21±2.17*无容量反应组(n=56) 补液前 110.27±10.65 0.40±0.04 1.94±0.46 1.61±0.32 17.01±3.47补液后 108.32±10.44 1.05±0.13* 2.09±0.53 1.79±0.34* 14.35±2.73*
RVI诊断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8.06%、53.57%、94.00%,AUC为 0.806(95%CI:0.725,0.886),P=0.000,见图 1。
图1 RVI对容量反应性的诊断价值ROC曲线
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较快,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多数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循环障碍,给予患者适当的容量复苏治疗可减少组织间水肿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7]。报道指出,对患者进行容量反应性评估以指导临床制定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组织灌注的效果更明显,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8]。因此寻求效能更高的容量反应性预测指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补液后,有容量反应组CVP、IVCmax、IVCmin均较补液前有明显升高,RVI明显降低,无容量反应组CVP、IVCmin较补液前明显升高,RVI明显降低(P<0.05)。补液前,有容量反应组IVCmax、IVCmin低于无容量反应组,RVI高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说明在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前,有容量反应患者与无容量反应患者的IVCmax、IVCmin、RVI存在显著差异,对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正常自主呼吸状态下,吸气时胸膜腔内压下降,降低右心系统压力,使得IVC中液体产生吸力,同时吸气时腹内压升高,对IVC的压力随之增加,从而促使静脉血自IVC腹腔段经胸腔流入右心,使得吸气末IVC达到最小直径[9]。而在机械通气状态下,患者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IVC因回流受阻而直径增大。IVC在静脉系统中直径最大,其血管壁较薄,且具有较好的顺应性,在患者容量不足时,IVC会出现塌陷,随着呼吸变化其塌陷幅度增大,且不受代偿性血管反映的影响[10]。因此IVC直径可客观、精准地反映前负荷。徐乐等[11]报道,通过监测椎管麻醉患者的IVC参数,发现有反应组IVCmax、IVCmin均较无反应组更高,RVI更低,舒张压及SV对比明显差异。王会娟等[12]研究指出,应用IVC直径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补液前,有容量反应性的患者Dmax、Dmin较无容量反应性患者更低,而RVI相对更高,HR、CVP等指标则无明显差异,提示IVC直径对患者容量反应性有提示作用,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通过进一步ROC分析发现,RVI诊断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8.06%、53.57%、94.00%,AUC为 0.806(95%CI:0.725,0.886)。说明RVI对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好。成爱琴等[13]对老年循环衰竭患者应用IVC塌陷指数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其预测AUC为0.840,明显高于CVP预测的0.484。周杰等[14]通过测量IVC内径预测ICU患者容量反应性,发现RVI预测敏感度可达85.93%,明显高于∆CVP评估敏感度(74.51%)。Huang等[15]报道指出,应用RVI预测循环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预测AUC为 0.820(95%CI:0.790,0.850),提示其预测价值较高。本研究与上述报道一致,均证实可将RVI作为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靠指标。
综上,经肝测量IVC直径参数在有容量反应及无容量反应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RVI对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