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开展集中研讨、组织专题学习、举行辅导宣讲、开展教育培训……连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落实厅党组部署要求,自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主动谋划,精心部署,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我们邀请各省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具体目标任务,立足履行“两统一”职责,聚焦自然资源重点工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学习心得体会、谋划今后工作思路。栏目刊登相关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一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自然资源系统而言,就是要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近年来,开封市自然资源系统着眼“放管服”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落实“万人助万企”和“三大建设年”活动要求,大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狠抓流程再造,全力破解难题,努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实体经济提供便捷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反映工程建设审批存在涉及部门多、土地报批供应时间长,以及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专班,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需求出发,制作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批业务流程图,出台《开封市深化自然资源规划审批改革十项措施》,突出“合、减、并”三字诀,提升服务“质、效、能”,全力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梗阻”。
念好“合”字诀,抓好时限压缩。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协作,全力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实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流程,出让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14 个工作日压缩至16 个工作日,划拨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16 个工作日压缩至10 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念好“减”字诀,抓牢环节精简。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重点,简化业务流程,坚持做到“六个取消”,即取消重要建设项目以外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取消批前日照指标复核,实行日照指标承诺制;取消“一书两证”批前公示;取消相关申请材料和审查意见,建设单位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直接到行政审批大厅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取消土地储备申请材料中的宗地图、指界表和向省政府报送材料;取消网上公开挂牌出让竞买保证金缴纳凭证材料。通过改革,开封市的出让类工程项目审批要件由73 项压缩至48 项,划拨类工程项目审批要件由81 项压缩至57 项。
念好“并”字诀,抓稳同步推进。采用并联审查、同步推进、工作前置方式,合并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实行一次申请、一次受理、合并办理。如,土地征收报批环节,在县(区)政府发布补偿安置公告30日期间,同步办理补充耕地、占用林地手续,预存社保费用,开展补偿登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报件材料同步预审查,公告期满后上报审批。
为使改革落到实处、发挥效用,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新成效。
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制定出台《县级领导服务全市重大项目暨县区暂行办法》《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管理办法》。采取局班子成员分包服务县(区)、分包服务市领导牵头重大项目,为每个企业安排一名首席服务员对口服务,签署服务承诺书,制作服务联系卡,做到关口前移、主动服务。
开展“用地服务下基层”活动。成立“用地服务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关于组织开展用地服务下基层工作方案》,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落实、化积案”用地服务下基层活动。“送政策”,全面梳理自然资源领域惠企助企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宣讲;“解难题”,对收集上来的难题,做到“一案一策”,现场答疑释惑;“促落实”,进一步将出台的自然资源惠企助企政策落实落细;“化积案”,主动担当作为,妥善化解一批长期无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用地服务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主动联系企业652家,上门服务企业58次,解决疑难问题109 个。
坚持服务企业常态化。从2021年7月开始,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定为“亲清”政商关系企业服务日,联合市工商联、重点项目办公室、“万人助万企”办公室等单位,召集相关企业和业务科(室)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现场研判,聚焦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畅通沟通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企业解决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已为开封市浦瑞盛世、清研新材料、华瑞化工等多家企业解决涉及土地、规划等方面的问题43个,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志勇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乡市自然资源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以更加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乡实践”。
坚持绿色导向,用力用心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站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聚焦部门职责,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修编,深化细化公共服务、防洪排涝等专项规划,积极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林业生态用地用途管制,增强森林覆盖率。持续加大矿山治理力度,力争11 家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现黄河生态岸线与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加强乡村、新乡段大运河等规划。
扛稳安全责任,确保饭碗掌控在国人手上。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部署。按照已编制完成的新乡市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约束性指标,确保不纳入自然保护地、重大基础设施等范围,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综合保护。压实党政同责,细化各级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控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确保农田就是农田。持续做好设施农用地备案指导,支持农业生产,严防农地“非农化”。建立并完善耕地保护“一张图”,强化用途控制,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努力减少新增建设用地、随意扩大绿色通道占用耕地等现象。落实四级巡查田长制,严肃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充分发挥“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全天候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加强耕地变化图斑监测,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加强精准服务,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要素保障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课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十大目标”“十大行动”,聚焦交通水利、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用足用活国家、省稳经济促增长规划用地政策,全力保障“三个一批”等重点项目用地。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提高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做到“企业有反映,我们有行动,企业有企盼,我们尽力办”;定期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确保难事有人解,忧事有人问,全身心当好企业的“政策宣讲员”“问题收集员”“首席服务员”。落实“马上办公、马路办公”机制,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提供从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到确权登记发证全过程跟踪服务指导,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双控目标,打好节约集约用地“组合拳”。严格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行“亩产论英雄”集约用地制度,切实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规划节约作为最大节约,科学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按照“重点项目重点保”“优质项目优先保”“所有项目节约保”供地原则,严把项目用地会审关,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大“百园增效”专项行动治理力度,坚持以用为先原则。凡新上项目,由各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安排使用已批土地,不得另行选址。对已落地项目,资金确实紧张的,采取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出租等形式签订租赁协议。强化土地利用监管力度,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到期未开发的,收取开工违约金;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对土地闲置满两年但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办法处置。加强问责追责,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实行闲置土地利用与下达用地指标挂钩控制政策。凡是发生未按照出让合同实施项目建设、未达约定投资强度、办理虚假投资手续等情况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总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对全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再审视、再部署,进一步把准方向、完善措施、强化举措,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林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学后为之心潮澎湃。“十年耕耘”硕果累累,“三件大事”彪炳史册,我们共同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号角声声催奋进,奋楫扬帆正当时。作为自然资源管理者、规划引领的践行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守好一方山水林田湖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助力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是责无旁贷的使命,许昌市自然资源系统只有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上多提一挡速,在规划引领上多添一把劲,在资源管护上多努一份力,在生态建设上多流一滴汗,才能扛稳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对得起胸前佩戴的党徽,才能接得住党的二十大赋予的光荣使命。
计利天下怀大义,构筑生命共同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负责任的有大局观的政党站在全人类高度实施的战略安排,旨在用中国一隅之策,传递构筑人类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观念。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跑步前进,谋划的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果树进村行动等收获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继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治理,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将这项惠及子孙万代的伟大事业抓细、抓牢,进行到底。
脚踏实地练内功,真抓实干启新程。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是需要练就斗争本领。下一步,开封市自然资源系统将用“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锐,应变求变,把握机遇;用“哪壶不开烧哪壶”的胆识,较真碰硬,解决问题;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穷尽手段,改革创新;用“一根杆子插到底”的韧劲,全力以赴,不打折扣。面对新形势、新征程,我们将铆足攻坚克难的拼搏韧劲,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淬炼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大步迈向新征程。聚焦规划引领,助力城乡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中心城区“百城提质”工程项目谋划,全面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聚焦要素均衡,助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优化“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格局,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着力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共享。聚焦统筹协调,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关系。在加强耕地、森林、湿地、矿产等资源管护基础上,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聚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创新混合用地供应,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闭环管理体系,加快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大力推进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成就梦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封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理论学习热情转化为实打实的工作业绩,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拉高标杆不自满、奋勇争先不懈怠,抓住和用好郑许一体化、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等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持续“钉钉子”,打出“组合拳”,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实魄力,涵养善谋能成的落实能力,全力以赴把大事办好、把急事办妥、把难事办成,为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贡献更大的自然资源力量。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对自然资源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漯河市自然资源系统将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体现到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保护、高水平保障的生动实践,为现代化漯河建设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
高起点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切实将有限而珍贵的土地资源在规划管控下流向优质项目和优势区域。注重用好用优“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及时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及规模统筹纳入规划“一张图”工作,高效推进土地报批合规性审查,助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确保2023 年上半年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任务。有序开展控规编制,加强对各区控规修改、维护事项前期介入和辅导。全面推广“多规合一”业务,推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项目策划生成应用,加强投资决策和统筹协调,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工作效率。积极推行带项目实施规划,在发展改革部门选址立项时同步跟进,新选址的项目坚决不允许再超出已批复的城市边界。全面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高效能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思路,坚持计划指标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三个五百”项目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推动新增用地指标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持续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类、新招引重大高精尖类产业项目比例,确保有限新增指标用到刀刃上。持续加大“增减挂钩”指标整治力度,保障非省、市重点项目用地之需。建设完善“地等项目”网上招商平台,通过云上看地、定制、签约等功能,实现精准招商和供地。建设批而未供土地数据库和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实现对所有已批土地和已供土地精准定位,以及批、供、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水平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逐步提高弹性年期的比例。切实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建立土地收储“一张图”数据库,制定市区近、中、远期土地收储计划。拓宽储备范围,将协议出让的商业用地、科教、医疗等有偿使用的其他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纳入土地储备范畴,多渠道为土地储备提供“地源”。
高标准强化集约高效利用。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坚持向存量土地要发展空间,加速闲置存量土地“快消化”,力争2023 年盘活闲置土地2099 亩。做好批而未供用地处置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2009—2018年批而未供处置任务2609亩,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严格用地标准管控,建立符合全市实际的土地使用标准,鼓励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支持工业发展“零增地”技术改造和“立体化”开发利用。探索建立“亩均论英雄”制度,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与县(区)新增用地指标挂钩。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指导3 个试点乡(镇)对闲置、利用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力争通过整治新增指标1000 亩以上。
高要求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巩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变“主位”为“客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配置自然资源要素。创新规划服务保障方式,完善实施规划管控“三提前”,即空间提前预留,确保选址有位。聚焦交通强市建设、产业生态打造等关键抓手,在规划编制中落实、落细、落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未来用地空间;方案提前介入,确保设计科学。在建设单位编制规划设计方案之前和编制过程中主动服务,先期指导,提前“把脉问诊”,避免多走弯路;程序提前启动,确保建设加速。在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标准地”带规划设计方案供地机制,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办理。持续优化“三三制”工作法,实行用地报批三批滚动、三级调度、三班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特别是在三班服务方面,配强指导服务专班、联审联批专班、跟踪协调专班,全链条跟踪服务项目用地,及时掌握、提早化解项目用地报批中的难点、堵点、卡点,保障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助力全市争先晋位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姚志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信阳市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决策部署和市委“1335”工作布局,切实提升自然资源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能力,以高度的行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高效保障自然资源要素。提前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强与发改、交通、水利、工信等部门沟通对接,深入产业集聚区及重大建设项目现场,查清潜在用地需求,根据项目性质、规划、地类、建设时序等,制订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引导项目选址已批未用建设用地或者尽量不占、少占新增建设用地,至少提前6~8 个月启动用地报批。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重点项目服务保障专班,实行周例会制度,集中会商解决用地难题;制定“三个一批”等重点项目台账,每个重点项目指定一名处级干部、一名工作人员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和规划手续办理,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落地效率。规范管理,强化矿产资源供给。坚持“政府统筹主导、部门协同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充分考虑全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研判矿产资源需求、供给和辐射范围等因素,稳妥有序投放矿权,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坚定守牢守稳耕地保护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将耕地保护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考核挂钩,把“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落到实处。从严落实“两个平衡”。加强“占补平衡”管理,对补充耕地项目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非粮化”确需使用耕地的,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加强耕地日常监测监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作用,强化乡(镇)、村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压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遏制新增,稳妥开展存量问题处置。加快推进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年度土地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全市“一盘棋”,以“前瞻30 年”的眼光,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切实守牢“三区三线”。高标准编制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梳理市域城乡空间体系,优化城镇用地布局,科学确定城区功能分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省、市发展布局和城市建设要求,统筹有序推进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深化城市设计,围绕5—10—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科学确定城市形态和结构,提高生活便利度,构建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挖掘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同步推进乡(镇)、村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2025 年前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重点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突出大别山生态屏障及淮河生态支撑功能,本着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原则,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积极对接国家、省生态保护修复最新政策要求,科学谋划《河南省大别山淮河流域(信阳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矿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务审批服务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提效能”要求,逐一梳理下放或者取消的审批事项,能用“告知承诺”代替审批的事项,能容缺受理或者办理的事项,严格落实到位。对高频办理事项,逐项印制“服务明白卡”,书面告知办理流程、所需资料、办理时限和投诉电话。推行回访走访制度。严格实行“即办即访”,所有事项办理完成后,主办部门第一时间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征求改进服务的意见建议,提升服务温度。严格实行企业走访,建立工作台账,开展跟踪服务。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代办”服务。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各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均明确1~2名代办员,对企业申请事项实行首问负责制,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提高便民惠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