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

2023-01-03 07:19:52胡海明
至爱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炮帆布靶场

文|胡海明

在部队,军人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而脱下军装回到地方,也要永葆本色!1994年,我告别热火朝天的军营,转业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按照相关规定再次“入伍”,成为某预备役高炮部队的一名预任军官。

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预备役部队是一支国防后备力量,主要由退出现役的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兵以及符合预备役部队基本要求的其他公民组成。这是一支在各行各业“时刻准备着”的国防力量!预备役部队领导在编制岗位的时候,安排我在上海陆军预备役高炮某团一营担任运输助理员一职。

1996年10月1日,我被授予上尉军衔。凝视着大盖帽上熠熠生辉的军徽,我心潮澎湃。面对“八一”军旗暗暗发誓:“只要祖国召唤,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平时,我在认真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团里组织的各类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我所在的部队是高炮部队,由于对操练高炮完全是门外汉,为了尽快由外行转为内行,我像一块海绵似地努力学习高炮专业知识。这期间我参加了团里组织的“四会教练员”集训,学习教学方法,学习新的《预备役部人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通过一个阶段的军事训练,我的军事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对我部配置的高炮性能已烂熟于心,年年都受到师或团政治处的嘉奖。

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展示上海预备役高炮部队“后备必用,用我必胜”的雄心壮志,三总部拟在2000年的下半年在上海搞城市防空大演练,全面检阅上海预备役部队的综合战斗能力。训练任务下达后,我也名列其中。此次训练前后需要3个多月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单位能批准吗?当营部领导去单位协商时,单位领导全力支持:“为了上海领空安全,我们责无旁贷!”

2000年10月某日下午18点,我和战友们从莘庄坐着牵引高炮的军用卡车出发了。我们星夜兼程行驶了七八个小时,来到位于东海边的某空军靶场。靶场内除了一排排简易的平房,就是长着一人多高的芦苇。由于靶场濒临海边,四周又没有任何建筑物遮挡,西北风“嗖嗖”吹。我们参加演练的预备役官兵来自全市各区企事业单位,有2000多号人,锅炉房的热水根本来不及保障。那就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吧!早上洗脸、晚上洗脚大家就用冷水。晚上睡觉的时候,尽管窗门紧闭,但呼啸的寒风还是不客气地从缝隙里钻进来,常常把我们吹醒。生活条件简陋,每天的训练量又很大,大家常常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战友们并没有半句怨言,义无反顾地履行着一名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正如一位战友在日记中写的:“军人用理想充实头脑,用意志锻造信念,用绿色装点人生,用生命书写忠诚,把情感思念打入背囊,把责任荣誉刻入心田。”

因为我们的弹药都是堆放在靶场上的,为了安全起见,我和战友们白天汗流浃背地参加操炮训练,轮到值日,晚上就支起军用帐篷,连衣服都不脱,盖着薄薄的棉被睡在装满炮弹的箱子上,真是“帐篷是房,炮弹箱是床”。

有一次,轮到我值日,半夜时分,突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还刮起了八级大风。由于风力太猛,我们睡的帐篷一下被连根拔起。我和战友一下被老天掀去了遮护,暴雨劈头盖脸打在身上,我们的被子、衣服瞬间全湿了。眼看着炮弹要被淋湿,我们顾不上被大风席卷而去的帐篷,立刻拿出备用的军用帆布覆盖在炮箱上。由于风力太大,盖在弹箱上的帆布好几次被吹了起来。见此情景,我和两个战士大叫一声“上”!干脆面朝弹箱趴在了帆布上,一起做“镇纸”来压住帆布,保护炮弹箱。不一会儿,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牙齿也“咯咯”直“打架”。此时,我只听见肆虐的狂风暴雨声和自己牙齿“咯咯”的磕碰声。虽然个个被浇得像“落汤鸡”,但瞧着炮弹安然无恙,我们的心里却是甜的!

2000年的12月20日,这又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部长迟浩田率三总部及全军各大单位一百多位将军来到靶场观摩我们的军事技能。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决不能在家门口给上海人民丢脸。

高炮打巡航导弹演练课目在首长们的关注下拉开了帷幕。只见模拟的敌方巡航导弹朝我方疾速驶来,我和战友们目不转睛有条不紊地根据巡航导弹的运行轨迹迅速移动炮位调整射点。“砰、砰”,只听见炮响弹落。“打中啦!打中啦!”我和战友们相拥而泣。由于我所在的连队在此次打靶演习中成绩突出,被上海警备区荣记集体三等功。

提起2005年的“麦莎”台风,大家兴许还记忆犹新。团里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召开了抗“麦莎”台风的紧集会议。会后,营长又通过电话向每位预任军官传达了“随时准备抢险救灾”的命令。

2005年8月6日,“麦莎”席卷上海。那天上午10点多,因连日不退的高烧,我正在家卧床静养,突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里,营长语气急促地对我说:“根据团部下达的集结命令,我命令你在下午15点之前赶到团训练基地待命!”太太看我病蔫蔫的样子,心疼地对我说:“你跟部队领导请个假吧……”我一边穿作训服,一边说:“我是一名军人!险情就是命令!”顶着滂沱大雨和肆虐的狂风,我和战友们穿着作训服在营房严阵以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转眼间,我参加预备役部队已经有许多年头了。每当唱起《咱当兵的人》这首歌时,心情就像澎湃的大海不能平静。做一个“当兵的人”,让我感受到了军人的生活就像一杯酒:初饮时味苦而且辣,随着时间的积蕴,会慢慢品出它的醇香与甘冽。有时举杯豪饮也不醉,有时沾一滴就热血沸腾!

猜你喜欢
高炮帆布靶场
精细化理念推动靶场总装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平衡之力
睿士(2022年3期)2022-03-22 02:07:20
远行的诗意
睿士(2022年1期)2022-01-22 10:32:13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所用37mm高炮秋冬季保养技术
黑龙江气象(2021年2期)2021-11-05 07:07:06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战隼在联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场上空
军事文摘(2021年15期)2021-08-11 13:01:12
涂鸦入侵
睿士(2020年8期)2020-08-20 09:26:27
德国猎豹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
军事文摘(2020年15期)2020-08-15 08:54:52
帆布主义
贵阳建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
经济(2018年23期)2018-12-15 05:07:24
靶场光电经纬仪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测控技术(2018年3期)2018-11-25 0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