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祺,周建华
(1.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杭州310023;2.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杭州310016 )
新一轮科技革命、疫情冲击、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和竞争格局,全球创新资源不断重组,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影响、驱动着全球创新要素的流动方向[1]。谋划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的重要举措。杭州积极推动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对杭州打造创新策源地存在一些启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17 年根据专利申请数量以及科学论文数量,发布前100 名地区的全球科创中心指数(GII)。由于GII只包括PCT申请数量和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并不能反映一个城市科学创新的完整全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自然科研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IHI),包含了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等不同方面。综合这两个指数,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具有以下特征。
无论是GII指标,还是GIHI指标,都显现出全球科创中心的地理分布比较均衡,欧洲、北美和亚洲三足鼎立。从变动趋势看,各地理区域变动不大,亚洲区域有所上升。从国家分布看,GII的数据显示,前100位城市中,美国一直高居榜首,数量维持在25 个左右;中国的全球科创中心城市数量稍有上升,从2018 年的16 个增加到18个;欧洲国家等基本保持不变。GIHI 数据显示,前50 名中,美国占15 个,前20 名城市中美国占10 个,呈现出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在前20 强中,除美国10 个城市外,欧洲有5 个城市,亚洲城市有5 个,亚洲呈现出明显的技术追赶态势。
都市圈是科技创新和新兴行业的集聚地、策源地,集聚了人才和创新生态。GII 的数据显示,前10 名中有5个是都市圈。GIHI 数据显示,世界三大湾区均进入综合排名前10,其中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排名前2,东京位居第6。都市圈和大湾区拥有完善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正在不断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日益成为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GII 数据显示,100 个科创中心城市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论文发表数量呈现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的特点。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有26 个科创中心城市的生物健康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有16 个城市的医疗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有14 个城市的数字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有31 个城市的化学领域论文发表数量最多,有19个城市的医疗领域论文发表数量最多。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差异化分布。GII 数据显示,美国在科学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方面表现比较均衡,欧洲更偏重专利申请,日本的专利申请数量更大,科学论文发表数量也比较多。而亚洲国家除日本外,更偏重科学论文的发表。GIHI 数据显示,在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中,排名第一的旧金山-圣何塞在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等指标上均衡发展。中国的北京、粤港澳大湾区都有着优良的科学中心与创新生态,创新高地的竞争力尤为突出。而日本东京则以创新高地的特别优势见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创新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分成三个层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国内重点支持北京、上海和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已被列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有很多城市争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杭州市也在积极谋划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杭州具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可以通过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促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
近年来,杭州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杭州超重力场”“杭州极弱磁场”2 个大科学装置;在对接国家实验室布局方面,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共有央属科研机构19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4 家、省实验室4 家。根据GII 指标数据,2018-2021 年杭州的全球科创中心排名分别为41、30、25 和21,4 年时间提升了20位。GIHI数据显示,杭州在全球50个科创中心城市中排在37 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包含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等诸多指标,杭州在创新高地的专利申请数量、创新企业数量、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创业生态的人才吸引力、营商环境和创业投资也排名靠前,近年在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也取得突破。但是目前,杭州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城市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GIHI 数据显示,在50 个城市中,杭州在科学中心地位上排名37 位,和整体排名相同。科学中心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研机构、科技基础设施、知识创造等4 个二级指标,共9 个三级指标,杭州除了在超算中心500 强数量上表现较好外,在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高被引科学家和论文数量、大科学装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科研机构是知识创造和原始创新的重要主体,肩负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的使命[2]。该指标包含了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两个指标,杭州市除了浙江大学外,还没有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名列其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在积极打造新型实验室,但是缺乏唯一性的、顶端的国家实验室,而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科技成果的发源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物质载体,而大科学装置是高质量研发和高技术产业的动力源。目前,各主要创新中心都在积极建设大科学所必需的科技基础设施。杭州创新平台“多而不强”,区域内拥有55 家各国家级创新平台,但是国家顶层设计、唯一性、战略性平台布局不多。当前仅有1 处大科学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在建,与合肥、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创新高地包含了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企业、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根据GIHI 数据,杭州在创新高地上排名21 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企业、数字经济在内的新型产业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专利申请数量也比较多。在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上,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2018年杭州在全球占比为0.26%,到2021年上升为0.6%,但是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果较少。杭州的创新活跃度相对较低,2021年,创新活跃度仅列61位,每百万人均专利申请数量为907 件,仅相当于埃因霍温的10.96%,深圳-香港-广州大湾区的51.56%。
创新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均衡度不够。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在专利申请中,杭州的行业领域集中在计算机上,比例约在30%,其中又以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为主,缺乏重大硬件创新,生命健康、新材料的专利相对较少。在产业上,产业结构“软强硬弱”,数字经济占比达90%,但产业增加值占比不到10%。
在创新和产业匹配度上,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还需进一步确立。同国内其他城市基本相同,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不匹配,申请专利和成果转化不匹配,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向与产业发展匹配性不够强,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创新企业的数量和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反映出该区域经济活力和发展趋势。杭州在这一部分表现较好,二者都排在前列,但存在企业间发展不均衡、运营持续性不足、产品及服务同质化等问题。
创新生态包含了开放与合作、创业支持、公共服务和创新文化等4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杭州在创业支持、公共服务上有突出优势,但是在开放与合作、创新文化上有待完善。
开放与合作反映出城市接纳和输出新知识、新技术、新资本的态度,加快知识扩散和创造过程,有助于提升知识可得性和技术影响力,体现合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关系网络的科学论文合著网络特征向量中心度、反映专利权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关系网络的专利合作网络中心度两个指标可以反映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合作程度。从GII 数据可以看出,在科学论文方面,与杭州合作最多的是北京;在专利申请方面,合作最多的是上海。杭州与国外科创中心的联系较少,开放与合作的程度较低,链接全球创新要素能力不足。
创新文化包括人才吸引力、企业家精神、文化相关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公共博物馆与图书馆数量(每百万人)都是衡量创新生态的重要指标。对人才吸引力指标,杭州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净流入人口,但是高端人才和一流人才的流入相对不足;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的数量方面,杭州的指标数据相对不高。
在全球创新要素流动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国际经验将对杭州打造创新策源地带来有益启示。
在实现从无到有突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数量,推动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预研大科学装置项目,发挥在杭院士,杭籍、浙籍院士的影响力,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下属院所的大科学装置来浙江省落地[3]。主动设置、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完善重大科研设施布局,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
科研人员需要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实现知识生产。通过大科学装置和新型实验室,以学术研究、待遇和发展前景等条件,以全职或者柔性引进等方式从全球引进顶级科学家,进而带动吸引更多顶尖科研团队加入,在此过程中不断培育本土顶尖科学性和科研后备力量。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大科学装置和新型实验室不同于传统高校和实验室,其对人才评价也有不同的标准。根据全球科创中心指标的导向作用,针对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等方面,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企业评价+政府奖励”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高被引论文和专利申请的增加,提升论文合著网络中心度、专利合作网络中心度和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提高链接全球创新要素的能力。
借力“链长制”,培育“链主”企业,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科研机构+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环境”创新生态圈,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和产业网络。引导产业链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参与创新网络。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
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网络,推动创业投资,扩大金融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数量。打造数字技术或者生命健康技术交易所等专业性的技术交易机构。提升公共博物馆和图书馆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