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田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强。大学生村官是有理想有责任的高素质新青年,是促进基层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推动基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仍面临着无法充分发挥、长效发挥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强调青年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亦是青年人,同样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在基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1]。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巩固了党在“最后一公里”的执政基础,在基层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丰富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重要经验。人才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大学生村官作为实践力量的人,其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加强基层政权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践行者,其有利于加强基层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加强基层政权的稳定。其一,思想层面。在阿尔都塞看来,学校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机构之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弘扬主旋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村官在学校多年的学习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他们在基层工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接地气”的形式向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切身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基层群众准确快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扩大并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其二,工作行动层面。大学生村官是政府选拔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行动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坚持党的方针路线,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决策。他们在基层工作促使党组织在基层深深扎根,增强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凝聚力,使党的政权更加稳固。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人这一主体,这一主体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基层现代化的发展。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才智,在提高基层组织队伍的素质,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层治理现代化首先体现在人的现代化。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行之初就是为了把高素质人才引进到农村基层,实现基层工作人员的现代化,以改善基层的治理能力。据《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大学生村官中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与大专生,其中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占比在不断提高,大专生的占比有所降低。大学生村官优化并扩充了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同时他们积极应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帮助村民学习,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基层治理现代化还体现在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法治是治理的重要依托,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以村民为主,努力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使村民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与法治政府的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智能化、专业化加速推进,智能化、专业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当前,信息化、智能化融入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基层组织,基层组织的治理应及时适应这一趋势。大学生村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成长,掌握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强,能更好适应并推动这一趋势在基层中的发展。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些学者对大学生村官是否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对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建设的骨干人才,他们有专业的知识与创新性思维,敢于突破陈规、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带动所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一,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农业专业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专门的知识、技能与设备等,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大学生村官中有一部分人所学专业与农业相关,他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当地优势结合,促进了农作物有效种植,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这一群体帮助当地农民学习有关农业的科学知识,向他们推广新的技术,推动农业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其二,有利于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作物,传统的销售手段与途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大学生村官利用网络创新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在各大平台发布吸引人们眼球的农产品销售信息,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如直播带货就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大学生村官通过直播卖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而且这种方式成本低,利润较高,有利于农民增收。
大学生村官具有较高的素质,在工作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在基层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着难以融入基层工作、流动性大、专业失衡等问题,这使得大学生村官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长效发挥。
1)大学生村官融入工作难,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刚从学校进入到社会,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基层中面临着难以融入工作的问题。这表现在既难以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也难以融入当地干部队伍。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地方在农村,农村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而大学生村官作为“外地人”很难融入这个圈子,若想拉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融入当地基层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也存在困难。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多,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做事容易理想化;而当地基层干部多是参加工作多年,他们有着自己的工作经验,思想也许比较陈旧,这些差异使得大学生村官在与年长的基层干部工作时,难免会有不一致的看法。此外,当地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任职的年限短,在基层工作是暂时的,所以就不重视对他们的培养,而是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使其边缘化,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村官难以真正融入基层工作的原因之一。
2)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大,其作用无法长效发挥。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质上是把高校毕业生吸引到基层就业,从而促进基层建设。大学生村官有一定年限的聘用期,一般是2至3年,而聘用期满后真正留在农村工作的人并不多。他们任期满后,大部分会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据统计,2016年大学生村官中,任期满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占36.5%、进入事业单位的占31.5%,而仅5 000余人留在农村,成为村支书或村主任[4]。造成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跳板心理。大学生村官中的一部人是迫于就业的压力而选择到基层工作,把基层工作的经历当作一块跳板,并没有真正为农村发展服务。大学生村官将2到3年聘用期作为过渡期,抱着毕业后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的想法在基层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备考公务员或研究生。二是工资福利待遇低。工资待遇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其工资待遇相对城市或者别的工作来说较低。较低的工资使他们的基本生活难得到保障,一些人在薪资的压力下选择离开。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大,人员更替频率较高,这使基层工作难以稳定推进,难以长效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3)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失衡也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虽然此政策对学历作了要求,但没有限制所学专业。大学生村官们所学的专业大多是社会科学类,与农业相关的较少,专业失衡问题比较突出。专业失衡导致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均受到限制: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在学校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甚至用不到工作中去。大学生村官需要重新学习,这就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需要理科类或农业相关的人才,该类专业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村专业化发展。所以,理科类和与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专业失衡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村官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大学生村官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加强基层政权的稳定、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激发所在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着力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社会环境、相关机制等方面入手。
大学生村官是作用发挥的基本点,提升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应先从其自身着手。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要提高思想觉悟与知识水平。大学生村官是从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也就是说,其在成为一名村官之前还是一位学生,所处的主要环境是学校,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来提高和完善自我。教育既是增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方式,也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村官在学校期间应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并自觉认同,为在基层工作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做好准备。此外,大学生村官应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念,“培养爱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情怀”[5]。只有坚定基层服务信念,培养“三爱”情怀,才能真正扎根农村,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为农民服务。自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坚定基层服务信念十分重要,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样必不可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把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以便在工作中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应提高工作能力,这主要包括适应工作的能力与为村民解决实事的能力。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从城市转变到农村,角色从学生转变为工作人员,无论哪一个转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村官应努力适应环境与自身角色的转变,积极融入工作环境,融入工作所在地的人群中,与领导干部、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还要提高为所在地村民解决实事的能力,不能生搬硬套地落实上级的决定,应实事求是,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切实解决问题,为村民服务。大学生村官提高思想觉悟、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是其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二者缺一不可。
人处在社会关系中,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村官也不例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反之,则会制约其作用的发挥。一是要营造对大学生村官较高关注度的社会环境。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越高,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越高,其作用也就能发挥得更好,就好比当人们获得较高关注度时就会更加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营造对大学生村官较高关注度的社会环境中,主流媒体起着重要的作用。主流媒体要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工作成效、现状等,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较多的关注。二是要营造对大学生村官认可度较高的社会环境。鼓励性、激励性的话语更能促使人们进步。当前主流媒体将大学生村官的形象主要构建为学习者、改革者、创造者。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正面形象[6]。正面形象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社会对其的认可,从而激发其作用。因此,通过主流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报道(形象的塑造)来营造对其关注度与认可度较高的社会环境,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学生村官作用的长效发挥离不开机制的保障,选聘、培训、考核、留任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一是要完善选聘机制。选聘是指某单位向单位内外的人员进行招聘,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择优录取合格的人员担任单位内部岗位的过程。选聘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在这过程中应坚持精准原则。选聘不仅是选人才,更重要的是选适合当地发展的人才,人才选聘不精准反而会事倍功半。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精准选择人才,使每位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7-9]。二是完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能使受训者掌握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这是大学生在基层开展工作的必要准备。大学生村官多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要完善培训机制。既要培训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要在思想上下功夫。大学生村官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与在基层工作中运用的知识难以衔接,所以在工作前应进行有关农村工作政策、群众工作、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由村干部带领其真正参与到农村工作中,注重在实践中培养[9-11]。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考核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能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考核机制应涉及多重维度与多元主体。从考核的多重维度来看,可以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工作融入度、与村民的密切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维度的多样化可以激励大学生村官多方面的发展。从考核的多元主体来看,领导干部、村民、大学生村官自身都可成为评价的主体。最直接感受到大学生村官工作成效的主体是村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不容忽视。在考核中应以村民的评价为主,领导干部对其的评价为辅,改变传统唯领导是从的观念。四是完善留任机制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大,聘用期满后真正扎根基层的人很少,应完善留任机制,吸引人才留下来。大学生村官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发展受限与工资福利待遇低。因此,留任机制应着重考虑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空间与工资福利待遇两个方面。对于聘用期表现优秀且有意愿继续留在基层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领导干部应多加关注与重视,当作党政后备干部来培养,扩大其在基层发展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才能。提高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也是完善留任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地政府可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大学生村官发放奖金,激励其为农村发展作贡献[12-13]。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效发挥既离不开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善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村官是有理想的高素质青年,应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念,将自身发展与基层发展紧密联系,自觉承担起促进基层发展的责任。同时,社会也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与完善相关机制,为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充分发挥、长效发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