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松,王 彧,邰 升,尹 梅**
(1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149591347@qq.com;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中国历代医家都以成为孙思邈《大医精诚》文中的大医为追求。大医之路如何行?这可能是钱学森之问在医学领域的一种演绎。事实上与杰出科学家相比,杰出医生的培养有一条基层路线、人民路线,我国地方病学泰斗于维汉院士攻克克山病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他的精神力量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不辍吸收的宝贵财富。
于维汉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病学专家,是地方病领域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建构了我国克山病从预防到治疗的全方位防控体系。1938年,年仅16岁的于维汉只读了四年中学就考取了奉天(今沈阳)“满洲医科大学”(1948年并入中国医科大学)。1943年,尚在读书的于维汉(“满洲医科大学”学制七年)在阶梯式教室听取了原亨教授的讲座,第一次接触到日后其为之奋斗一生的克山病。1945年,于维汉于“满洲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大连医院内科工作。于维汉长期受其长兄(中国共产党早期干部于清伦)的影响。1948年,于维汉在奉调出任东北军区总卫生部长的王布君的带领下,从大连出发,几经辗转到达哈尔滨。同年6月,他参军入伍,在东北民主联军哈尔滨卫戍医院内科任主治军医。1949年,于维汉随哈尔滨卫戍医院整体转业到刚刚组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担任附属医院内科讲师,次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任内科主任。1953年冬,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黑龙江省委的指示,组建了医疗队,深入克山病病区开展防治研究工作,年仅31岁的于维汉就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1958年底,克山病治疗取得突破。1961年,于维汉开始了克山病的病因学研究,着手开始进行克山病预防工作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营养学说”并于1965年设计了“改善膳食(吃豆腐)预防克山病效果的观察”等相关研究。1983年,于维汉在日本东京的国际心肌病大会上再次阐明了克山病的生物地球化学主张并提出SeD+α(硒缺乏+某种因素)是克山病的病因。同年,于维汉被任命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1984年,62岁的于维汉再次临危受命,受中央和卫生部委托,亲任队长组建考察队,对云南楚雄地区的克山病防治开展攻坚工作。进入新千年以后,耄耋之年的于维汉仍旧工作在地方病防治的第一线,先后多次赴四川凉山、甘肃嘉峪关、山西太原、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多个克山病病区进行考察指导,直至患病卧床。于维汉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地方病事业,“为克山病的防治建树旷世奇功,他把自己的全身心都奉献给了华夏儿女,可谓防治地方病的医学泰斗,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一代大医,实可难求。”[1]
于维汉在防治克山病的过程中,将古今中外优秀医德智慧汇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驱动着他不断前行,也给我们后来者树立了前进的航标。
于维汉家境殷实,从小饱读诗书,并未从事过体力劳动;受命带领医疗队前往病区时,已经是附属医院的内科主任,虽谈不得功成名就,但成长为一代名医应当是指日可待。国家召唤,使命担当,于维汉凭借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毅然放弃了城市的优渥生活,三十多个春节不回家,深入克山县、富裕县、北安县、德都县等最贫穷、最艰苦的克山病病区。他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与病区百姓建立了鱼水深情。在病区,于维汉与当地村民吃住在一起,一边治疗克山病,一边向工农学习,学会了锄地、扶犁,甚至学会了赶车,可以连续扛一百多袋黄豆。在奔赴病区和前往全国各地调研的过程中,于维汉经常由于买不到卧铺票或者座位票而在火车上长途站立或者在凳子下面将就一下。他这种敢于吃苦的担当精神源自于他崇高的精神力量的支撑,源自于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坚定不移的理想和信念。
据克山县志的记载,克山病发现于1907年,到1945年境内有4次大规模流行,其间有的村落变成了废墟,很多家庭都几乎惨遭“灭门之灾”。1935年,日伪当局拟将这种不明疾病按鼠疫对待,并于1936年3月组织调查委员会对“北满奇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这种病是一种慢性心肌病并将其命名为克山病,之后的研究工作转到了于维汉就读的“满洲医科大学”继续进行。当时对克山病的研究集中了“满洲医科大学”的多位教授和毕业于代表日本(包括占领区)最高水平的博士们,但始终未能确定其病因。可以讲,克山病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于维汉几十年如一日,走遍了中国克山病病区的村落,对1.6万人做了综合研究,系统诊治了6000余名患者,亲自主持了500多例尸体解剖,做了难以计数的动物实验。1958年的最后一天,在克山病被发现的克山县,重症克山病患者邢立民在接受于维汉100ml葡萄糖和1个剂量冬眠1号的联合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2]。这成了克山病治疗的关键拐点。于维汉长期查资料、读文献以及不辍思考与勤奋实践这些量的积累终于取得了治疗上质的飞跃,治疗急型克山病的方案取得了重大突破。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说迎难而上需要的是勇气,那么敢为人先则需要慧心巧思的加持以及创新观念的驱动。克山病的攻克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看似偶然,其中却蕴含着必然。
1958年,于维汉率先找到了克山病的治疗方案,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并不满足于临床上的发现,进而着手于对病因学的深入研究。1962年,他提出了克山病的“营养学说”,之后在德都县兴隆乡和富裕县繁荣乡开始了膳食对比试验[3]。他和研究团队挨家挨户地送豆腐,通过改善饮食来巩固克山病的防治效果。这项研究得到了当时黑龙江省委的大力支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把加强营养作为防治克山病的重大措施之一,为克山病病区的群众每人每天补助4两大豆。这项工作从1965年一直持续到1978年,研究人员扎根基层、甘于寂寞,以非凡的耐心十几年如一日,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病区的群众把以于维汉为代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老师亲切地称为“豆腐教授”。
工匠精神源于制造业领域但并不局限于制造业领域,其核心在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在医学领域尤为适用。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都在着力于培养医学家而不是“手术匠”的时候,医学家们正在从事着匠人般非常基础的工作。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于维汉战胜克山病的技术法宝,更是其永远闪光的人格力量。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家人团聚的最重要时刻,对于生于大年初一的于维汉而言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然而东北地区的春节往往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也是克山病集中暴发的时段,作为克山病防治泰斗的于维汉留乡过年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据统计,在克山病高发、多发的三十多年里,于维汉院士有28个春节是在病区度过的,在他看来这一生在病区过的生日才最有意义。1966年春节前夕,于维汉在北京参与克山病防治计划的制定,拟定初稿后等着向周恩来总理作汇报。临近春节,周总理通知大家放假4天,先过春节。于维汉一听说放假,既没有留在北京与兄弟姐妹叙情,也没有赶回哈尔滨与妻子儿女团聚,而是马上奔赴火车站买了当天到齐齐哈尔的车票,又从齐齐哈尔换乘长途汽车赶到了克山病的重病区富裕县繁荣公社。后来,于维汉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认为:“凡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肯定忘不了你……我的群众观点更强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更高了,这是我的一大进步。”于维汉院士的心里永远记挂着人民,记挂着克山病病区的百姓。这种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成为于维汉在“攻克”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内驱动力。
奉献精神的核心在于不计回报的付出,于维汉对于克山病的攻坚克难有多执着,看待名利就有多淡泊。两院院士是国家给予在某个科学技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最高学术称号,2017年,75岁的于维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此,他的推荐人巴德年院士认为,“于老师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最后把这件事干没了。就凭这一条他就应该当选院士。”与毫无争议的结果相比,于维汉在过程中的泰然则显得更加令人敬佩。于维汉的学生张卫星是院士申报材料准备者之一,当他把材料送到北京请正在开会的于维汉审阅时,于维汉只说了一句,你们看行,就往上报吧。当选院士后,于维汉把此事更看作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地方病防治领域的荣誉,而非自己的荣誉,用学校奖励的资金设立了“于维汉院士优秀特困大学生奖励基金”。对名利的泰然处之使得于维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克山病的战斗之中,他的奉献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克山病疫区的上亿群众没有忘记,1995年,克山县人民政府在克山病的命名地光荣屯设立纪念碑,碑文写明:“欣喜周恩来总理委派医疗队惠临防治,承蒙于维汉教授等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经几代人砥心砺志孜黾相续,终使克山病绝迹克山。”
于维汉的精神力量是优秀医学道德品质在个体身上的凝聚和物化。这种精神力量不仅一直引领着我国的地方病防治事业,也成为广大医生和医学生不断前行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有力地回答了行医中的三个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讲,做什么样的医生是做医生的首要问题,它往往决定了能不能做一个好医生以及如何做一个好医生等诸多问题。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不忘初心[4]。何谓初心?对于医者而言,为何学医,为何行医就是初心。这个初心可以讲是医者内在最核心的驱动。心正,行才能端,才能回答好为何医这个做医生的首要问题。于维汉院士与克山病的战斗历程,正是一个坚守初心,最终完成使命的过程。无论是在抗战胜利而内战即将开始的彷徨时刻,还是在眼见克山病患者不断死亡却束手无策之时,于维汉始终牢记着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使命,坚守着攻克克山病、为民去疴的初心。以于维汉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的身体力行,成为年轻的后继者们争先学习的楷模。疫情期间,广大医务人员队伍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感人事迹,既是这种精神力量的延续,也展示出这种精神力量的勃勃生机,给出了新时代医者为何而医的完美答案。
如果说做什么样的医生关注的是思想问题,那么为谁做医生提出的则是方向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5]。这说明为人民而医应当是新时代医者的行进方向。事实上,钱学森之问中讲到的杰出人才,在医学领域是有特殊含义的。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必须是根植于人民的。也就是说,大医的养成必须要走人民路线。于维汉院士正是因为根植人民群众之中,以人民群众为师才取得了战胜克山病的卓越功勋。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民风守旧,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但病区的百姓提供了500多例样本让于维汉进行尸体解剖,为克山病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于维汉既是人民的医生,也是人民的学生。于维汉等老一辈医学家“心系人民,为民而医”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以董家鸿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肝胆外科医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为藏区群众免费开展被称为“虫癌”的肝包虫手术,并提出计划到2030年彻底清除包虫病的目标。这也是我党多年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新时期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践行。
解决了思想问题和方向问题,最后还要阐明路径问题,即如何向着目标前进。于维汉的经历告诉我们,到基层去,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在当下的新时代,基层始终都是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健康中国的基础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医疗不稳不强,上层的一切努力都无法换来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到基层去不仅意味着要下得去,更关键的在于要扎得住,于维汉院士在这个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垂范。正所谓大道至简,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成为克山病得以攻克的关键条件。新形势下,国家依旧把强基层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的同质化水平,这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方向。
对于维汉院士,不只要怀念,更要传承;不只是传承他的研究成果及其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更要传承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传承他为国为民的“大医精诚”,引导更多的医学学子走上于维汉院士走过的这条“大医之路”。唯其如此,才是对于老最好的怀念。于维汉体现的精神力量并不是于维汉院士所独有的,它体现在中国千千万万以于维汉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身上,也是国内外历代医之大者智慧积累的结晶。这些大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有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知识与技能可能会老化甚至被淘汰,但精神的力量则会历久弥坚,在当时,在当下,在未来都将激励我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