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虎
近年来,在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水文测验的工作量和难度逐步加大,传统的水文测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实需要,逐渐显现其滞后特征。所以,如何将智能化测量与控制技术,运用到水文测验工作之中,是目前水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智能化测量与控制技术,开始应用于水文测验,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综合、精确的资料,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智能测控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GPS等高技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一种技术方法。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将水位、流量、泥沙等多元素的测量与控制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自动化收集、整理和分析某一具体水文监测站点的水文资料,从而确保及时掌握水文资料的真实状况。在实践中,为了确保水文测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中,计算机监控技术、变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测量设备、缆索流量自动测量系统等,能够在水文自动测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各种水文要素信息的自动获取。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加大对智能测量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其应用的有效性。
从目前的形势判断,许多城市的水文测验工作耗时耗力,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而智能测量与控制技术由于其自身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以往测量方法的缺陷,能够快速地收集、整理、分析、获取最完整的水文信息。
由于人员专业水平、设备操作水平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水文测验的精度会降低。比如地处偏僻的水文站,人迹罕至,降水多、流量大的地方,每逢洪水来临,流速较大,漂浮物较多,用流速仪法施测极易被卡住或冲走,时效性低,测量结果的精度也不能得到保障。通过智能测控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无需到现场,由高科技仪器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测验,无需人为的干涉,数据质量得到了保障。
在进行防汛工作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方法,很容易出现各种风险,甚至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在室内进行,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引入智能化测量与控制技术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水利计量技术的要求,提高水利计量技术的质量。
将智能测控技术运用于水文监控系统总体框架、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水文测量与控制系统是将现代通讯、计算机、传感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实现水文站的水文、流量和泥沙等多要素的实时监控。该体系以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利用和储存为中心,自动收集水文站的资料,利用智能化的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大数据和专家系统对水文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位置传感器的错误进行智能修正,一秒内就可以处理数十上百组的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快速计算和分析,效率极高。而且,与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不同,它拥有自我调整的能力,可以根据随机因素和不确定结果来进行预测,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
在智能测控软件中,要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必须编制和设计报表和硬件控制程序,从而实现对水文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存储等功能,保障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对硬件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标准化,保障水文测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2.1 编制报告流程
根据我国水文专业技术规范的规定和受监控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综合评价报告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系统将受监控的区域监测断面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绘制出流速和水深的横向分布图,并将各种项目工作的计算分析成果报告等纳入系统。
3.2.2 编写软体控制程式
通过VB编程,实现对受监控的特定数据信息的录入、对人机接口进行调节,使信息数据、图标等直观显示,从而增强了使用者的方便性。该系统包含了运行参数设置和功能设置,并对各个参数和功能点进行调整,实现了对水文监测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实时分析,以达到对水文测验的要求。
3.2.3 制定软件体系结构
该系统的开发是一种以视窗多任务、多线程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图形系统。整个体系结构的设计是基于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rver)结构的混合结构。通过SQLserver 2018在Windows数据库中管理和维护数据,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水文站的实时数据监控,并具有远程发布和网页访问等多种作用。同时,利用GIS技术对流域内的下垫面地形和构成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建立了流域地形数学模型,从而大大提高水文预报工作的质量。
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岸上和水下两部分,保证两套体系的独立和互连,以便对流域的水文特性有较好的了解。
3.3.1 岸上设备
岸上设备主要由通信、信息处理设备组成,主要由电力设备、计算机测控设备、通信模块、信息转换模块、接收机、译码模块等组成,每一个模块都向智能化处理设备供电,确保了对水文监测(流速、泥沙含量)信息的准确性,并为以后的信息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系统具有自动修复的能力,能够自动调整各种故障的状态(自动恢复、自动纠正传输错误等),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自动通知到监控系统,确保系统的运行。另外,此系统的硬件具有自动优化和升级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测验要求,达到了智能化的要求。
3.3.2 水下设备
水下硬件系统的开发比较困难,要求的是硬件的防水性和适应性。水下智能装置是一种以多普勒效应传感器为核心的设备,通过向水底发送声波脉冲,收集反射信号计算流速和水深,从而自动计算出流量并传送至服务器。一般通过安装多组传感器可以提高流量测验的精度。
将智能测控技术运用于水文测验,能够克服以往传统测验技术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水文测验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智能测控体系,结合岸上和水下硬件体系,编写相应的软件控制体系,以达到水文测验的智能化操作,最终实现水文站全量程、全自动化测验目标,不断推动水文向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