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机蔬菜基地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2023-01-03 10:00:20胡正奎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昆明650032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9期

钟 颖,胡正奎(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南 昆明 650032)

中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生产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呈现方兴未艾、蒸蒸日上的局面,优质、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云南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有机蔬菜栽培的优势环境,多年来,各领域广大农业工作者致力于高原特色农业、大力打造绿色农业食品牌等“三农”工作。有机蔬菜栽培技术是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农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技术力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技术手段。

1 有机蔬菜栽培基地

1.1 有机蔬菜栽培基地选择

有机蔬菜基地是在有机农业生产的健康、生态、公正、谨慎的原则指导下,结合蔬菜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选则的,以适应人们对蔬菜消费多样化、优质化要求的蔬菜基地。强调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享,一个良好的、无污染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建立在空气清新、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没有粉尘和酸雨、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基地选择离最近集镇≤10公里基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区、矿区及垃圾处理场;地进出交通方便,主要道路基本交通硬化;平地、盆地、中山、河谷地;西南、西北区海拔900~2000 m;大风天气≤8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00 mm;多年平均气温12℃;年日照时间2000小时。

1.2 有机蔬菜栽培基地筹建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规划根据生产经营组织的整个运营销售计划,制定整体的基地规划。规划包括:基地周边的缓冲隔离带、与外界的隔离措施、基地田间道路、基地水源和灌溉设备、堆肥场地、设施大棚、育苗设施、基地办公室、基地接待设施、农资仓库、蔬菜分拣加工场地、耕地运输设备、工作人员厕所、农业废弃物堆放点等。基地的堆肥场地应远离周边农户居住区域,以免堆肥过程中的气味干扰农户的生活。

1.3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运营

结合运营销售计划,根据基地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和种植品种的特性、有机种植品种的轮作要求、种植产品的亩产量制定全年的生产计划。合理的种植品种生产计划是蔬菜基地运营的成功关键。昆明地区很适宜种植叶菜类蔬菜。要点如下:一是根据生产计划实施农场建设、投入品采购、堆肥、种植生产。二是堆肥。采购非集约化、非工厂化养殖的动物粪便(如羊粪、牛粪等)后,需要进行堆制。堆制过程中可以加入含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发酵菌。例如羊粪用翻堆机堆成底宽3米高2米长50米的粪堆,每堆高0.3米为一层,喷洒1公斤/立方米的发酵菌,此后每隔5~7天进行一次翻堆,直到羊粪充分腐熟为止。

2 有机蔬菜基地栽培技术规程

2.1 茬口安排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生产设施以及产品销售计划等不同,生产者可根据当地的无霜期等自然条件和温室大棚等设施条件安排自己的最佳生产方式,这就是俗称的茬口安排。

2.2 操作规程

根据基础销售模式、市场需求及各地蔬菜特性,切实可行地制订种植制度和生产计划,充分利用基地现有条件和设备设施,在确保蔬菜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蔬菜种类的多样化和产量的稳定性来实现对市场的周年均衡供应,这对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生产可追溯的有机蔬菜,保障有机蔬菜产品的健康安全营养,根据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要求必须制定有关有机蔬菜的操作规程,如十字花科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葫芦科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豆科作物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等。

2.3 有机种子(种苗)使用规程

2.3.1 种子/种苗的选择

根据有机生产的要求购进种子方式:直接购买经认证的有机种子/种苗;种子/种苗以有机基地自繁为主,按每年生产计划选择合适的有机地块进行有机种子/种苗的繁育;选择其他途径获得有机种子/种苗。

2.3.2 种子/种苗的保存管理与发放

种子/种苗由栽培部专库存放、专人管理,种子/种苗出入库都会填写详细的《种苗出入库单》;栽培部按照各农场的年度种植计划来发放种子/种苗。各管理员接受到种子/种苗后,需填写一式两联的《种苗出库单》。基地在使用种子时,需填写详细的《播种记录表》,表明种子/种苗的使用时间及使用数量。

2.3.3 种子/种苗的保存出入库管理

根据种子/种苗的来源不同,种子在入库、出库的过程中,需具备表明种子/种苗来源或去向的证明。以下为相关的所应具备的证明材料:自繁种子/种苗(种子/种苗采收记录,种苗入库单);外买种子/种苗(购买发票、有机证书、销售证、种苗入库单,种子/种苗证明);种子/种苗发放时(出库单、播种记录/定植记录,栽培管理记录日报)。

2.4 病虫害防治规程

2.4.1 有机基地内的主要虫害

蚜虫(干季)、蓟马(干季)、红蜘蛛(高温干燥)、地老虎(春-秋)、斜纹夜蛾(春-秋)。有机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合理轮作和合理采收/清除为主预防,发生虫害后及时进行人工捕杀。

2.4.2 有机基地内的主要病害

白粉病(一年四季),锈病(一年四季),根腐病(雨季),叶斑病(雨季),病毒病(春-秋)。有机基地内的主要病害的防治主要是合理轮作和合理采收/清除为主,发生病害后进行修罹病部位,每次收获后施用波尔多液或有机认证机构允许的农药。

2.5 杂草控制规程

基地内杂草防治的主要原则。有机基地内,在杂草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除草剂。杂草防治要抓住早、小、少三个字。具体要求是杂草防治要及时,应在杂草的幼小期进行,将杂草的危害降低到极小限度。另外,应注意除草与排涝散墒相结合,与疏松土地相结合,达到除草和提高土壤透气性并进,促进农作物健壮生长之目的。有机基地杂草的主要防治方法。能用铁锄除草的蔬菜地块,可实行人工锄地除草。生长期短的叶类蔬菜群体密度大,不能用铁锄除草的蔬菜地块,可进行人工拔草。农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杂草和农作物残体彻底清理出田地,减少杂草种源。对于根生杂草,在深耕土地时,将杂草的根挑出,减少根生杂草的漫生。

2.6 产品批号编制和使用规程

一是在产品采收前,根据地块、品种对产品进行编号。二是采收前对采收人的采收范围进行划分。三是采收时,采收人要将采收的产品放入指定批号的容器中。四是生产管理员与内部检查员要对采收产品进行检查,对采收及损坏的产品做好记录,对编号不详的及时更正,对人为造成大量损坏的给予相应处罚。

3 结语

随着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环保的农业新技术越来越受到生产经营者的重视,有机蔬菜是栽培技术也将是未来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支撑部分,但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还未像普通蔬菜栽培技术一样普及,也存在成本高、售价高、消费群体有限、利润空间有限等限制因素。对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提质、增效、扬长、避短的方面提出改进的措施、办法,为云南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