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打造“灵璧黄牛” 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3-01-03 10:00:20曹亚丹李光明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9期

曹亚丹,刘 兴,王 景,李光明

(1.灵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安徽 宿州 234200;2.安徽荷金来农业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宿州 234200;3.灵璧县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徽 宿州 234200)

近年来,灵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灵璧黄牛”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商品牛生产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黄牛产业化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制定了优惠政策和肉牛生产技术规程,引导和激励农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黄牛养殖。同时县政府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入安徽省瀚森荷金来肉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黄牛生产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县内及周边地区黄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1 立足独特资源优势,补短板,打造“灵璧黄牛”地标

1.1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具备了“灵璧黄牛”地标申报的首要因素:

1.1.1 灵璧县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总面积2054平方千米。地形北高南低。海拨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日照充足,年日照约2383.5小时,自然环境为灵璧黄牛提供了独特的繁育环境。

1.1.2 灵璧县域平原面积占89.6%,黄泛冲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境内有河流干支流15条,总长388.9公里。水质良好,盐度小于10毫克当量/升,适宜灌溉使得本地小麦、玉米、黄豆、花生等农作物产量高,质量优。为灵璧黄牛的繁育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精粗饲料来源。

1.2 特定的生产方式,突出了“灵璧黄牛”生产“特”色

灵璧黄牛品种选择遗传性状稳定、耐粗饲的黄淮黄牛,生产方式按照灵璧县无公害肉牛养殖技术规范(DB341323/T09)结合农业部肉牛饲养、防疫、饮水、饲料使用、兽药控制等准则,规范“灵璧黄牛”全程生产和管理。

1.3 “灵璧黄牛”及产品特色突出、质量安全

1.3.1 外在感官特征描述:灵璧黄牛体型中等,体格匀称,细致紧凑;皮薄而富有弹性,头大小中等,角较长多向前伸,少数向两侧斜伸,颈较短而粗细适中,背腰平直,胸部发育较好,四肢长短中等,乳房匀称,位置端正,行动灵活[1]。

1.3.2 肉质呈深红色,肌纤维纤细,有弹性;切面湿润,细滑多汁;嫩度适中,口嚼性强,无残渣。

1.3.4 “灵璧黄牛”内在品质理化重要指标均高于国标。灵璧黄牛肉蛋白质≥22.2 g/100 g,氨基酸总量≥19.2 g/100 g,钾≥350 mg/100 g,脂肪≤2.8 g/100 g。

1.4 “灵璧黄牛”生产规范,质量安全

“灵璧黄牛”养殖场选址、规划布局符合《畜牧法》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符合《GB/T 19525.2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水质符合NY5027《无公害食品备禽饮用水水质》的规定,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养殖场污染物的排放符合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 培育“灵璧黄牛”产业化联合体,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2.1 抓龙头企业培育

按照“收缩战线、并拢五指、握紧拳头、培育名牌”的思路,全面调整县乡企业的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积极培育灵璧黄牛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有以荷金来牛肉集团为代表的灵璧黄牛养殖加工企业6家之多,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与当地养殖户实现对接帮扶,并逐渐形成了集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冷藏、销售、科技孵化为一体的“灵璧黄牛”全产业链。

2.2 抓专业合作社建设

引导养牛合作社积极开展股份合作,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逐步实现从产品合作走向产业合作[2]。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到2021年底,该县已发展规模养牛专业合作社170家,社员近2000人。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1家,市级6家。十四五期间新增养牛专业合作社30家。

2.3 着重推进家庭农场和大户饲养能力建设

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是灵璧黄牛生产的基础单位,也是灵璧黄牛牛源的重要保障。灵璧黄牛养殖周期长,投资大,小规模农户较多,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标准控制较差,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引导农户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家庭农场或合作社,加入肉牛养殖产业化联合体,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品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 聚焦灵璧黄牛发展战略,实现全产业链提升发展

3.1 产业化开发战略

建立健全良种肉牛育种与良种推广体系,高档牛育肥体系,绿色饲草饲料生产体系,肉牛屠宰加工体系,农户订单生产与基地建设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牧场+农户”五位一体的产业联合体组织方式,将养、加、销、科技孵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产业化战略实施,推动肉牛产业的革命,将分散、小规模、粗放饲养、养、加、销脱节的传统养牛业,培育成一体化开发的现代肉牛产业。

3.2 产业集群战略

重点打造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荷金来肉牛产业园),形成高档肉牛良种繁殖产业带,高档肉牛育肥牛、屠宰加工、牛肉制品,以及相关联产业,如有机肥、饲料、食用菌等企业集群式发展。并立足灵璧,辐射宿州,带动安徽,以创新高档良种、规模化企业龙头、高端市场通道和先进的肉牛生产技术“四轮驱动”,带动灵璧以及宿州、安徽的肉牛养殖、育肥、加工、贸易等快速发展。

3.3 壮大品牌效应战略

地标产品要成为品牌,还必须通过符号化,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消费联结,实现独特的价值,灵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灵璧黄牛”地标和“荷金来”绿色肉牛产品商标品牌的培育和传播,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实施推进品牌培育行动,筛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重点培育,争创全国知名品牌[3]。

3.4 质量标准国际化战略

灵璧黄牛将以绿色肉牛生产为目标,以标准化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推行肉牛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牛只身份电子标识,形成牛肉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以一流的荷金来牛肉品级和质量,铸造荷金来高档牛肉品牌。

3.5 保护地方品牌、培育新品种战略

3.5.1 灵璧黄牛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书面申请和批准制度,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灵璧黄牛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3.5.2 在扎实做好“灵璧黄牛”地方品种遗传、育种、区域保护、人文宣传等工作的同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在当地牛的基础上,导入日本和牛、安格斯肉牛、国内著名品种鲁西黄牛血液,大力开展杂交育种,实践高档牛肉的饲养管理模式,培育高档肉牛新群体,实现产品创新。

总之,灵璧黄牛产业打造,立足现状,优势特色,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为全面建成小康灵璧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