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机制与价值创造

2023-01-03 10:00:20徐淑梅山东省郓城县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山东菏泽2747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9期

徐淑梅(山东省郓城县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大队,山东 菏泽 274700)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信息化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尤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在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其涉及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农资、水利、土地、气象、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养殖以及种植等方面,基于农业数据的复杂性、动态性、差异性、多样性以及区域性等特点,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处理、储存、挖掘以及应用,进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 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1.1 生产准备中的应用

在农业产前阶段应用大数据技术,其数据来源包括农业生态信息以及资源信息,例如应用GPS系统、电子感知地图或者遥感技术,可以对生产基地进行动态监控,掌握当地的大气环境、地形地貌、土层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土壤条件,根据信息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便于农户对种植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同时,基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病虫害、苗情、含水量以及土壤肥力等,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开展动态监控,并且将采集的信息及时传输给农户,农户利用大数据分析后,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从源头控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负面因素,预估产量和经济效益。此外,将电子感知地图和遥感技术充分结合,还能够为农户提供数据决策、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查询等各项服务。

1.2 种植生产的应用

在农作物产品加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进而满足农户的经济需求。例如将农产品的品质认证数据、检测报告以及加工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中,可以对农产品质量开展全程监管,不仅为管理部门开展市场规范和质量管理提供便捷,还便于消费者查询产品信息,对质量追溯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运输属于产中阶段的重要环节,在农产品运输中,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选择最佳路线,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够确保农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变质。

1.3 产品销售中的应用

在现代农产品生产中,销售属于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以往的农产品销售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难以提升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对种植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在销售阶段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市场农产品的价格行情、供需信息进行分析,并且预测农产品未来的价格走势,分析消费者的习惯以及喜好等,为农户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提供参考。

1.4 市场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规范农产品市场,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举措,维护农户和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基于大户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下,通过规范协议、统一标识、规范数据以及整合资源等方式,对农产品消费、流通以及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并且使用数据库、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二维码等技术,对农产品开展动态跟踪。在数据库中,其记录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升市场管理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1]。

2 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价值创造

2.1 实现战略目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农业的科技化以及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政府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业数据进行挖掘、储存和采集,进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显著价值。

2.2 优化生产资源

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通过应用大数据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生产资源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资金以及人力等,对各种数据挖掘和分析,建构非结构互数据,能够对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的人资消耗进行分析,便于农户科学分配人力资源,避免出现人资浪费和过度消耗等问题[2]。

2.3 提升管理水平

大数据技术主要是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完成数据的动态采集和分析,并且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农户获取土壤条件、气候环境、苗期生长、产品销售、市场需求等数据,并且根据数据开展管理活动,随时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起到科学、有效以及及时的决策服务。

2.4 深化科技应用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获得深入应用,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各种新兴技术也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例如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等。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深化农业科技进程。

2.5 产品预警检测

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进行预警检测,包括进出口贸易、消费需求、市场运行和种植生产等环节,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信息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分析和数据采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监测内容和监测对象更加智能化和细化,缩短了产品监测周期,节约市场监管的物力以及人力资源[3]。

2.6 加速信息共享

信息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信息的透明度、共享性,对整个产业链具有直接影响,例如在农产品的消费、流通以及生产等环节中,通过数据采集能够帮助农户及时判断市场风险,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损失。例如根据气候信息和土壤信息选择种子,能够提前防护自然灾害。

3 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

3.1 完善硬件设施

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当地政府要积极完善农业硬件设施,包括智能化检测系统、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安装传感器等,为发展信息化农业奠定硬件支撑[4]。

3.2 加速人才培养

农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当前农户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当地政府要加速新型农民培育进程,并且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实现农业信息化“为民所用”。

3.3 构建数据模型

建设大型的数据模型系统,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挖掘,提升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能力,进而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各大高校还要积极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5]。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属于传统的农耕国家,尤其在山东地区,其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期生产劳作中形成了鲜明的农业文化,信息技术是时代而科技的产物,已经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可以挖掘农业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并且将其转变为一种资源,为开展生产活动提供数据和指导,对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