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彪,沈劼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中的经典名方之一,药物组成为瓜蒌、薤白、半夏、白酒,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2]。目前已有学者对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了临床观察[3]和药理实验[4]等方面的研究,但对于本方药物炮制品种的选择和处方剂量的使用还未有明确结论[5-6]。笔者从中医文献学的视角,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物炮制与用药剂量进行考证分析,为经典名方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和依据。
基于“中华医典”软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等,以“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将检索后的数据与原书条文进行核对。对于同一条文的不同古籍记载,以成书年代最早者为准。对于同一古籍的不同版本,以最早版本为准。对于未见的古籍原书或书影,选取当代通行本为准。
1.2.1 纳入标准 ①1912年以前的中医古籍中方名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者;②明确记载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药物剂量等信息的文献;③虽非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名,但药物组成与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四味药相同者。
1.2.2 排除标准 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同名异方,即方名相同但组成、功效等与《金匮要略》记载完全不同者,予以排除。
①对于所收录数据以原书记载内容为准,与古籍原文保持一致,原则上不进行修改;②参考《中华本草》《中医大辞典》《中国药典》等工具书,对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术语进行规范统一,如“栝楼”“栝蒌”等统一为“瓜蒌”,“白浆”“白酨浆”“白酒浆”“白米浆”等统一为“白酒”;③对词条进行分类,项目包括条文出处、成书年代、功效主治、药物组成、药物剂量、炮制方法等,将检索信息录入Excel表格,并依据成书年代先后进行排序。
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关键词进行中医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筛选后共得有效数据69条,初步分类显示涉及药物组成的有49条,功效主治的有55条,药物剂量的有41条等,由此可以对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物炮制品种及处方剂量进行古代文献的分析考证。
在所搜集的中医古籍中,未查找到有关瓜蒌薤白半夏汤药味具体炮制品种的专门论述。目前对于方中瓜蒌、薤白和半夏的植物基源与药用部位已达成共识[7-9],但有关三者的炮制品种以及白酒的种类选择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故笔者从中医文献学的角度,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瓜蒌薤白半夏汤中药物的炮制品种进行考证。
2.1.1 瓜蒌炮制考证 瓜蒌是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古代使用瓜蒌为生品入药。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曰:“卒患胸痹痛,取大实一枚,切……”[10],或以水浸取汁使用:“又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取大实一枚黄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10]。现代中医临床则出现了以蜂蜜作为辅料进行共制的蜜瓜蒌,其炮制规范最早收录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写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瓜蒌丝拌匀,闷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11]笔者认为,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瓜蒌应使用生品,不宜选用蜜制品,原因有二:首先,通过对比《本草纲目》“栝蒌”条引《简便方》治咳嗽的两首处方:“干咳无痰:熟栝蒌捣烂绞汁,入蜜等分,加白矾一钱,熬膏”[12]与“咳嗽有痰:熟栝蒌十个,明矾二两,捣和饼,阴干研末,糊丸梧子大”[12],可以发现,瓜蒌与蜜的配伍不宜用于有痰之咳。其次,蜂蜜性甘,功效润燥补虚,并不适用于痰湿困阻者。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曰:“蜜制甘缓难化”[13],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云:“白蜜虽补脾肺,然性凉润,脾胃不实,肾气虚滑,及湿热痰滞,胸痞不宽者,咸须忌之。”[14]说明对于痰邪偏胜之证,蜂蜜易助湿生痰,反而阻遏气机。瓜蒌薤白半夏汤所治胸痹之“不得卧,心痛彻背”的重要病机是痰浊内阻。清代江涵暾《奉时旨要》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痰垢积满,循脉而溢于背也,宜用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15]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曰:“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16]故方中瓜蒌不宜蜜制,应采用生品为宜。
2.1.2 薤白炮制考证 薤白的植物基源是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ge.或薤AlliumchinenseG. Don的干燥鳞茎。古代文献中单独记载薤白炮制方法者较少,《备急千金要方》载:“治小腹冷气积聚结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方”,用薤白“一握,去青,细切”[17];《外台秘要》载豉薤汤,所用薤白制法为“一把,寸切”[18];《太平圣惠方》载:“治胸痹已瘥,复更发者方”,用薤根“二斤,净洗去土”[19]。可见古代薤白均为净制使用。1988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载薤白炮制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须根、僵黑粒,筛去皮膜”[11],沿袭了古代净制方法。直至1993年出版的《中华药海》才收载了炒薤白的炮制方法:“将净薤白入锅内,文火炒至外表面呈现焦斑为度,取出放凉即可。”[20]2001年《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还记载了蒸薤白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泥土,置适宜容器内微蒸,取出晒干。”[21]
为确定瓜蒌薤白半夏汤中薤白应选用的炮制方法,需借助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现代药理和质量分析研究中,吴洪元[22]对薤白生品及炮制品水煎液进行了小鼠镇痛和耐缺氧试验,结果表明薤白生品及炮制品水煎液都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均能延长各种条件下小鼠耐缺氧时间,生品与炮制品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杨晓红等[23]测定了薤白炮制前后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经比较发现炮制后的薤白干燥品中绝大部分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薤白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甾体皂苷和挥发油[24],在高温环境中易分解和挥发,为保证药效,笔者认为方中薤白应采用生品为宜。
2.1.3 半夏炮制考证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中并未注明半夏的炮制方法,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有5首出自《伤寒论》的方剂,其中的半夏均标注了“洗”,可推测瓜蒌薤白半夏汤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也应当为“洗”,即用生半夏。同时代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亦记载了半夏的水煮炮制方法:“半夏……,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25]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生半夏的毒性作用开始引起医家们的重视。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半夏有毒,令滑不尽,不尔戟人咽喉。”[26]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言:“古人只用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27]说明单纯水洗的方法难以去除半夏“戟人咽喉”“麻口”等毒副反应,因此古代医家对半夏的炮制方法进行了探索,开始运用多种辅料对半夏进行减毒炮制,如姜制、姜矾制、石灰水制等方法,由此衍生出了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等炮制品种。晋代《刘涓子鬼遗方》首次记载了以生姜为辅料的“姜浸”半夏的炮制方法:“半夏三两,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28]清半夏是从白矾作为炮制辅料之时发展而来的,最早可见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中姜矾同制半夏:“大半夏四两,汤浸洗七次,每个切作二片,用白矾末一两,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去矾,俟干,一片切作两片,再用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炖,令姜汁干尽,以慢火焙燥,为细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子,日干或焙干,炙黄勿令色焦。”[29]而法半夏的炮制方法亦有所不同,采用石灰为辅料,《本草图经》云:“采得当以灰裹二日,汤洗,暴干之。”[10]其中的“灰”便是石灰。此外尚有明代《药性会元》中的炮制方法:“用滚水调石灰浸透,再用明矾、朴硝煎水浸透,晒干,可以嚼食。”[30]
为确定瓜蒌薤白半夏汤中半夏的炮制品种,需要对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的功效进行探究。针对半夏不同炮制品种的疗效差异,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杨丽等[31]采用HPLC法研究生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中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发现姜半夏止咳作用较弱,但由于引入了6-姜辣素,因此增强了其温中止呕作用,适用于痰涎偏胜或寒痰咳逆者。李陆杰等[32]对古代文献中半夏炮制品发展史进行梳理,认为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痰饮眩晕、痰厥头痛;清半夏清热化痰,多用于痰热咳喘;姜半夏温中降逆,多用于寒痰停饮痞满。瓜蒌薤白半夏汤所治胸痹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寒凝气滞,痰阻胸阳,故笔者认为方中半夏应选用姜半夏温阳化痰为宜,具体炮制方法遵照2020版《中国药典》[33]。
2.1.4 白酒品种考证 对于仲景原文中白酒的种类,历代争议不断。《新修本草》曰:“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34]《金匮要略语译》亦认为是米酒:“米酒初熟,称为白酒。”[35]而丹波元简主张用米醋:“白酒非常酒……即是酢浆,今用米醋极验。”[36]当今市售蒸馏高粱酒亦称为“白酒”。故需对仲景所用“白酒”种类进行考证。笔者认为应选用米酒较为适宜,理由有三。
其一,从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同“酒”的名称考析。《伤寒杂病论》中以“苦酒”入药的有苦酒汤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而瓜蒌薤白半夏汤中明确使用的是“白酒”。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曰:“古人称醋为苦酒,非另有所谓苦酒也。”[37]说明古代的“苦酒”就是醋,一部《伤寒杂病论》中同时使用了苦酒和白酒,二者显然不同。
其二,从方剂功效与主治病证探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载瓜蒌薤白白酒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首皆有白酒入药,前者主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2],后者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2]。此二条皆论胸痹,是主证和变证的关系。仲景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说明胸痹的基本病机是阳虚在上,阴寒之邪乘虚而入,从而痹阻胸阳,治疗当温阳益气,通阳宣痹。方中白酒为助其药势,温散上焦阳虚寒凝,符合治法。而醋的药性是酸而收敛并非温散,必然不宜使用。
其三,从古代制酒工艺演变考证。《本草纲目》中有烧酒专论:“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普瓦,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12]王勇等对中国古代酒的制法进行了梳理,认为其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非蒸馏酒(如米酒,即酿造酒)和蒸馏酒(如高粱酒,即烧酒)两类[38]。以上资料可以说明,自元代开始,古代酿酒的程序开始出现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向蒸煮、曲酵、蒸馏的转变。由此可见,元代以前的制酒工艺应当为酿造法,《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自然也应当使用酿造米酒,酒精浓度约为10%~20%。
2.2.1 原书半夏用量考证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物剂量为:“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1],采用的是现行邓珍本《金匮要略》。而近年来新现的吴迁本《金匮要略》中却为:“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39],区别在于半夏的用量上。笔者认为选取吴迁本“半升”作为标准剂量较为合适,试从三方面阐述理由。
一是吴迁本《金匮要略》更为可靠。目前《金匮要略》共有6个流传版本,即邓珍本、俞桥本、徐镕本、赵开美本、无名氏本和吴迁本。前五者皆属邓珍本系统,是目前的通行版本。而不少学者认为,吴迁本的文献学价值要优于邓珍本。真柳诚等考察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代吴迁本《金匮要略方》3卷,认为吴迁本抄录自北宋小字本,是《金匮要略》传本中最接近宋本原貌的善本[40]。张承坤等发现吴迁本与邓珍本在书名、排版结构、字句表达、药物炮制、处方剂型、煎煮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若干差异,吴迁本全书的格式较为完整统一,而邓珍本在用方剂量的记载中保留了主观修改的痕迹,多见讹误和混淆,因此认为吴迁本比邓珍本更充实可靠[41]。
二是从仲景的其它相关处方进行考证。《金匮要略》中共有30首方剂使用了半夏(不含随证加减方),方中半夏使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容量单位,共有25条(占83.3%),如“一升”(麦门冬汤)、“半升”(温经汤)、“二合半”(柴胡桂枝汤)等;使用衡量单位的仅3条,分别为“四两”(奔豚汤)、“二两”(干姜人参半夏丸)、“一分”(鳖甲煎丸),并没有出现重达“半斤”(即八两)的记载。
三是从后世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用量考证。在收集的东汉以后的文献条目中,所记载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金匮要略》中一致,且瓜蒌、薤白和白酒的剂量与原方相同的数据共有26条,这些数据中半夏用量为“半升”的有21条(占80.8%),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历代医家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时多与吴迁本一致,证明半夏用量半升更为可靠。
2.2.2 东汉时期的度量衡考证 要考证《金匮要略》中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具体剂量,需对东汉时期的度量衡进行考证。对于东汉时期的容量标准,学术界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东汉一升可厘定为200 mL[42-46],根据“十升为斗”的单位换算,得到一斗为2 000 mL。而对于衡量标准则主要有3种不同的学术观点:①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认为东汉度量衡沿袭了新莽时期的标准,将吴大澂据新莽货币推算一两合13.674 6 g及刘复据新莽嘉量推算一两合14.166 6 g这两个数据取平均值,得到一两合13.920 6 g,一斤合今222.729 6 g[42];②丘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在考证了东汉各种质地的39枚权器之后,认为东汉时期的权器不仅自铭有标称值的甚少,而且即使是从数量较多的铁权上也已不宜推算单位量值,只能根据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暂定东汉一斤量值为220 g,一两合13.75 g[43];③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等有关资料进行测定,认为东汉一斤合250 g,一两合15.625 g[47]。三者比较,“光和大司农铜权”是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不仅与张仲景同年代,而且刻注有铭文,相较于民间散在的无铭衡器更为可信,因此认为采用柯氏一斤合250 g,一两合15.625 g的结论较为合适。
2.2.3 《金匮要略》中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剂量考证 如上,《金匮要略》中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剂量为“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根据一两合15.625 g,一斗合2 000 mL,可知薤白用量为46.875 g,白酒用量为2 000 mL。而“瓜蒌实一枚”“半夏半升”属于非衡量单位,需要通过实测法确定其具体用量。
韩美仙[48]测得6枚瓜蒌的质量分别为14.5、17.8、18.9、24.6、39.7、47.2 g;姬航宇[49]、畅达[50]分别测得瓜蒌实1枚的质量为30 g和46 g;陶汉华[51]测得瓜蒌实1枚大者约70 g,小者约40 g;渠敬文[52]测得瓜蒌1枚大者130 g,中等者60 g,小者30 g。“瓜蒌实一枚”属数量单位,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因此不同学者的测量结果较为分散,需要对测量值与瓜蒌的大小规格进行分析。郭明章[53]对27枚瓜蒌的质量进行了频数分布统计,分为大(≥70 g,共8枚,平均值85.187 g)、中(40~70 g,共14枚,平均值55.422 g)、小(≤40 g,共5枚,平均值29.620 g)三种规格。那么,张仲景使用的瓜蒌应当在哪个区间段内?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杂病论》中使用到瓜蒌的共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小陷胸汤三方,前二者所用为“瓜蒌实一枚”,后者为“瓜蒌实大者,一枚”。可见瓜蒌薤白半夏汤中所用瓜蒌应当不是较大规格者,而且若是使用较小规格者,仲景应会指出为“瓜蒌实小者,一枚”,故笔者认为此处为中等规格的瓜蒌较为可靠。因郭氏样本量最大,且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结论可信度较高,故择其中等规格的平均值55.422 g作为“瓜蒌实一枚”的参考质量。
“半夏半升”属容量单位,以东汉一升为200 mL进行测量统计。王晓玲[54]、畅达[50]分别测得半夏半升质量为50、55.7 g;韩美仙[48]、姬航宇[49]、郭明章[53]、刘敏[55]、王庆国[56]分别测得半夏半升的质量为64、67、61.285、61.39、61.285 g。考虑到仲景原方中所用半夏为生半夏,韩美仙、郭明章、刘敏、王庆国在实际测量时明确表示所选择的样本是四川省南充县野生半夏,故选择这四位学者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半夏半升”的质量为61.990 g。
综上,《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剂量换算为当代度量衡,可定为瓜蒌55.422 g,薤白46.875 g,姜半夏61.990 g,白酒2 000 mL。
2.2.4 东汉以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剂量考证 在所搜集的东汉以后的医籍中,共有40条数据明确记载了瓜蒌薤白半夏汤用药剂量,其中有许多是出自《金匮要略》的注释本,或是直接转引仲景原文而来,方中用量往往与《金匮要略》原书记载一致。由于历代度量衡并不统一,这些重复的条文参考价值不大,故予以剔除,最终保留9条有效数据,均为清代文献。根据筛选结果并结合清代度量衡(一两为37.3 g,一升为1 035 mL)[42]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仲景以后医家在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时,虽然适应症不外“治胸中痹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气,寸脉沉迟,关上紧数”和“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两类,但药物配伍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几乎已脱离仲景原貌。《诊验医方歌括》[57]《医醇賸义》[58]《医门法律》[59]三者在保持瓜蒌实(一枚)用量不变的情况下,薤白和半夏都用到了三两(111.9 g),白酒的用量也达到了四升(4 140 mL),相较于仲景原方,这三者的瓜蒌用量明显偏低。《方机》[60]《医学三字经》[61]《评琴书屋医略》[62]三者则明确给出了瓜蒌的用量,分别为六分(2.24 g)、五钱(18.65 g)、六钱(22.38 g),但瓜蒌∶薤白∶半夏三者的比例却各不相同,分别为2∶3∶6、5∶3∶2、6∶3∶2。就以上药物比例参差不齐的现象,笔者推测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由于《金匮要略》流传版本不一,邓珍本与吴迁本半夏用量的记载并不相同,而且“半升”与“半斤”字形相近,在传抄和转引过程中容易发生讹误;②瓜蒌实(一枚)的大小规格问题,前文提到不同学者测量一枚瓜蒌的质量有14.5 g至130 g不等,极差很大,使得古代医家在大小规格的选择和折算成具体用量时难以统一;③鲜品药材的含水量问题[63],清代陈修园《医学三字经》[61]瓜蒌薤白半夏汤中薤白的用量为“薤白(如干者用三钱,生者用六钱)”,可见仅鲜品、干品的不同,药物用量就出现了一倍的差距。此外,不排除各位医家掺杂了个人临床用量经验在内。综合以上考虑,东汉以后医家在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时所受到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故仍当以《金匮要略》原方用量为准。
2.2.5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现代临床用量折算 根据前文考证,《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剂量为瓜蒌55.422 g,薤白46.875 g,姜半夏61.990 g,白酒2 000 mL。《本草纲目》分析东汉与南北朝时期用药剂量的演变时言:“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古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12]清代《长沙方歌括》中记载:“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宜活法通变,不必胶柱而鼓瑟,则为善法仲景者矣。”[64]可见随着时代变迁和度量衡的规范统一,古代医家对于方剂的具体用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结合现代用药实际,临床使用本方时也宜作相应调整。东汉一两为15.625 g,明清一钱为3.73 g,根据比例可将仲景原方剂量折算为瓜蒌13.230 g,薤白11.190 g,半夏14.789 g,白酒477.440 mL。为方便现代中医临床使用,可将瓜蒌15 g,薤白12 g,半夏16 g,白酒500 mL作为现代一剂的用量。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中医古代文献,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炮制品种与药物剂量进行了考证分析。通过梳理瓜蒌薤白半夏汤中药物炮制方式的演变,从中医文献学的角度,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认为方中药物炮制品种应选择生瓜蒌、生薤白、姜半夏(炮制方法依照2020版《中国药典》),方中“白酒”应为低度米酒(酒精浓度10%~20%)。经考证,方中半夏的用量应为“半升”。综合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历代使用情况,发现东汉以后本方药物的配伍比例变化较大,受到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故应当以《金匮要略》原方剂量为准。为便于临床使用,建议一剂的参考用量为瓜蒌15 g,薤白12 g,半夏16 g,白酒500 mL。
本研究从中医古籍文献的角度进行考证分析,会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搜集的文献数据偏少,覆盖面不足;②未探讨本方加减方及其类方的关键信息;③对于非标准衡量单位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缺乏严格而系统的统计学论证。在此提出不足之处,以期今后进一步完善经典名方关键信息知识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