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强,刘伟光
(1.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2.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北京 100101)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领导机关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酝酿、制定与颁布,领导人的选举与罢免,机构的设置与调整等发扬民主、作出决策、统一思想、实现领导的诸多事项,从根本上讲是通过会议来实现的。会议在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党的会议制度,这一制度是保证党发挥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的基本制度保证,同时也是党的独特优势。其中,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尤为突出。
党的一大确立了党的名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章程,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通过了九个决议案,奠定了党的基本组织体系。党的三大集中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使国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兴起。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党的七大、八大和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在会议筹备、召开、讨论、作出决策以及会议精神宣传、贯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规范会议召开、提高会议效率、贯彻会议精神的好办法、好经验,并逐渐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促进了党的会议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也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说,会议制度是党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任务。
但是,目前对党的会议制度进行的总体性研究还相对欠缺,大多是对具体的某一次、某一类或某一时期会议的研究,如对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对红军长征中召开的历次会议、对党的七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的研究。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会议制度进行的研究,如易凤林的《开创之源:中共早期支部会议制度》,对中国共产党支部会议制度的确立及其设置、运行与实效、整顿及其局限性作了梳理和分析[1]。孟兰英的《红军长征中的十四次重要会议》,对红军长征过程中召开的包括遵义会议在内的十四次会议的召开背景、参会人员范围、会议主题、会议的成果和作用作了梳理分析[2]。韩强、孙博葳的《红军长征中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论析》,将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划分为四个阶段,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这些会议的地位和作用[3]。另一类是对党的某一会议制度进行的研究,如李胜利的《党委会(党组会)会议制度规范化问题研究》,阐述了规范党委会(党组会) 会议制度的必要性,梳理分析了会议制度不规范的主要表现,提出了规范会议制度的具体建议[4]。冯婕的《我国会议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分析了我国会议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特别强调推进会议规范建设、实现会议的制度化是解决会议问题的一条根本出路[5]。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篇文章:一是韩强的《中国共产党会议制度的历史贡献》一文,该文强调党的会议制度为党的正确领导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发扬党内民主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党的百年奋斗凝练了伟大精神,认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会议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所在[6];二是李雪勤、王冠的《党的会议制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分析了党的会议制度的概念、功用、价值,阐述了党的会议制度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制度保障[7];三是李雪勤的《中央重大决策体制研究》,该文着重论述了会议制度对中央重大决策的贡献[8]。综合来看,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党的会议制度的构成、优势与不足,但是从研究的角度看,也只是初步的探讨,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研究对象相对偏窄,大多不是从党的会议制度高度进行的一般性、规律性研究。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出,党的历次会议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的百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鲜明中国政治特色的会议制度[7]。这一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为核心,以党的领导决策会议、工作部署会议、集体学习会议、重大活动会议、党内外协商会议等为主干,覆盖党的中央、地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和党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各个方面,具有领导、决定、部署、协调和教育、动员等基本功能,体现民主、科学、依法、规范、完善、高效、务实等基本特征。这一制度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逐步建立,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健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会议制度体系,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制度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原则,又要善于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作决策是实现领导的关键环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是党的领导的重要任务,为此,党的领导需要以完善的会议制度作保障、通过集体领导的方式来实现。回顾党的历史,党的每一次重大决策,甚至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作出的。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则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然不同的会议都会面临不同的形势、任务,但每一次会议都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正是通过这些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引领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是在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凝聚全党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中党的会议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会议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统一的领导集体、坚强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政治保证。党的团结集中体现为形成统一的领导集体、坚强的领导核心。党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领导核心就无法担负这一伟大使命,因此,什么时候党形成了这样的领导集体、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失误、遇到挫折。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领导核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党的会议中确立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这些人事安排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央领导机构,保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这次全会后,从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和实际工作的领导来说,邓小平已经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六大形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正是由于在这些重要会议上形成了党和人民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才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实现了全党的步调一致。
本文分别测试了CLIQUE算法、文献[10]中的GP-CLIQUE算法和本文算法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二维数据进行聚类的聚类效果。使用二维数据进行实验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聚类结果,也便于比较不同算法的聚类效果。图4为使用三种算法对同一个数据集进行聚类的效果对比图。
党的会议制度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制度前提。充分发扬民主是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前提。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发挥党内民主的根本遵循。要发扬民主,就需要开会商议;要正确集中,也需要通过会议形成决议。党的会议是发扬民主的重要载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这一定位决定了党的会议制度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在党的历史实践中,无论充分发扬民主还是通过集中形成正确决策,都是在党的会议上实现的。无论何种会议,其会议议题的设定、代表的选举、程序的履行、议题的讨论、投票表决等都代表着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对权利义务的行使,体现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同时也是广大党员行使权利、统一认识、提高能力和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正是通过会议这一形式,我们党真正做到了尊重党员权利,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思想,实现了党的团结统一。
不断总结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法宝。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善于总结经验,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勇于汲取失败的教训。正是如此,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找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
党的会议制度在奠定党的总结经验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三个历史决议在总结经验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三个决议正是在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2022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这三次会议通过的历史决议,分别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命2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作了“十个坚持”的基本概括,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规律揭示,也为中国共产党今后如何继续成功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通过党的会议总结历史经验的典范。
不仅如此,党还通过召开党的各种类型会议,分别对党的特定历史时期、专门工作领域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形成标志性成果和规律性认识。如党的十四大深刻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大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党执政以来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集中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等。这些经验总结凸显了党的会议在总结经验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有许多质的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创造孕育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9]。这一精神与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塞罕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构筑了一个内在统一、前后相接、涵养后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党的会议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有的精神就是在党的特定会议上形成的,是对这些会议重要历史地位作用的深刻写照,如代表建党的“红船精神”就体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同样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此外,还有古田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基础上提出并凝练的。另一方面,这些精神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确认并赋予科学内涵的,正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并概括的“建党精神”一样,许多精神正是在党的会议上得到确认并载入史册的。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创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壮举,也引发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而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会议制度,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坚定方向、找到道路、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所在,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完善、发扬光大。
党的会议是指按照党章和相关党内法规制度规定,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主题,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势发展需要,围绕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各级各类组织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的,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教育、生态等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形成决议、部署行动的全部会议的总称,具有领导、决定、部署、协调和教育、动员等基本功能,体现民主、科学、依法、规范、完善、高效、务实等基本特征。党的会议制度是指由党的各级各类会议构成的有机体系,是党开展活动、发扬民主、实现领导的基本制度依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明确会议定位、规范会议规则、完善会议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需要、具有鲜明中国政治特色的会议制度,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主体丰富、层级众多、分类复杂、议题广泛、参加人员各不相同,具有复杂性。从其基本构成看,大致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进行认识和分类。
纵向就是按照党的组织层级来划分党的会议制度。从纵向看,党的会议主要分为党的中央组织的会议、党的地方组织的会议和党的基层组织的会议三大类。各级党组织均严格按照相关会议制度明确会议定位,确定会议议题,筹备召开会议,抓好会议落实,使会议发挥了各自应有的作用,保证了会议制度的不断完善。
党的中央一级会议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参会人员是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中央政治局为全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其参加者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中央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定期召开,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会议议题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确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定期召开,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
从会议作用看,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10]。中国共产党通过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出来,从而成为我们的发展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地方组织的会议主要是指地方各级即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党的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会议等。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一级委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地方委员会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领导本地方的工作[11]6。党的地方委员会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担负“对本地区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等七项职责[11]2-3。党的地方委员会的常委会在全会闭会期间,行使党的地方委员会职权,主持经常工作,并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接受监督[11]7。
从会议作用看,党的各级地方组织负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讨论本地区本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把基层和党员的意见建议报送党中央,是承上启下、实现政令畅通的重要环节。
党的基层组织的会议,主要是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组织召开的会议,其会议形式有党员代表大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会议、党政联席会、党小组会等。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各委员会每届任期3~5年,各委员分别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书记、副书记经选举产生后,还需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也要通过召开各类会议来实现。
从会议作用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主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宣传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执行群众路线,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向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培养和发展党员,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教育党员和群众。
横向就是在党的同一层级组织内按照会议类型来划分党的会议制度。从横向看,党的会议主要是指由同级各部门召开的各类专项专题会议,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11党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是党领导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党通过召开各类会议确定工作路线、方针、政策,规划工作方向、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式、途径、规范,落实中央决定、推进任务落实,其中党的专项专题会议是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分为常规性会议和非常规会议两种。党的各领域、各方面专题专项会议任务独立、分工明确而又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构成推动党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会议体系。
常规会议在中央层面主要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中央纪委全会、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等。非常规会议主要指为加强党的建设或推进某项重大任务而召开的专题会议,如为加强党的建设召开的群众路线教育系列会议,为消灭贫困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系列会议,为纪念特殊重大历史节日召开的纪念性会议等。这些会议既关系党的整体工作,又具有专门性,与党领导的某一方面工作紧密相关,是党的会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层面,也需要召开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会议,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和决定,将党中央在各领域、方面、环节的决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将党中央的各项会议精神高效迅速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会议既有落实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的专门会议,也有研究本地方本单位具体问题的专题性会议,总的来看,方式灵活、形式多样,也具有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会议制度产生了强大的组织力、行动力、号召力,我们既要深入研究总结党的会议制度,不断继承和发展,也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从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的需要出发,应当加强会议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强大组织力;进一步健全完善会议组织规则,形成强大执行力;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形成强大凝聚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优势所在,而组织体系优势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完善的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会议的体制机制建设,注重从会议定位、议题确立、时间选择、代表选举、会议讨论表决程序、形成决议、落实会议精神等各方面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形成了一套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到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级市、自治州、县级市、自治县、县(旗)、区等各领域党委,再到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军队等基层组织的会议制度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中央领导,地方承上启下、政令畅通,基层具体落实、上传民情,纵向贯通到底、横向畅通无阻的高效的会议体系。依靠这套体系,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快速传达到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组织中;依靠这套体系,中国共产党真正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使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凝聚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在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中跨过一次次激流险滩,战胜一次次困难危机;依靠这套体系,党中央既可以灵活高效地进行指挥,使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及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基层,又能够使党的组织和党员深深扎根人民,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依靠这套体系,我们党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当然,党的会议制度仍存在完善的空间,特别是要在会议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使之完善。一方面,党的会议制度更加健全、定位更加准确、效能更加彰显,要按照党章和相关党内法规规定,把会议制度落实到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的领导的各个方面,使集体领导、会议决定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要补齐会议制度的短板,特别是出台规范会议的相关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高党的会议制度的体系化、系统化水平,使纵向、横向会议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避免出现单纯的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形。
党的会议是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相关会议程序开好党的会议,使会议真正成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党的会议制度始终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运行的。党的一大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成为党中央的指挥中枢,此后历经调整完善,形成了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为主体的领导体系,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完善和加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为确保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落到实处,党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中央制定一系列党内法规,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出明确规定。坚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推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14]。党始终坚持发扬民主,拓宽民主的途径和方式,始终通过党内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党的领导集体,通过党的决议、决定发布党的重要决策,通过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尊重党员意志,保障党员权利,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全过程民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形成了强大的干事业、解难题、促发展的强大执行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的会议还存在形式主义、议而不决、无人负责等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中央政策的落实,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会议制度,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严肃会议纪律。要切实遵守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12]16。要强化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规则意识,必要时整合制定全党性的会议规则,提高制度的权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9]党性就是党的阶级性,体现的是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体现的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一切实践的出发点。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党的初心使命上,体现在党的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上,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中国共产党各类会议主题始终是统一的,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100多年前,在党的一大上,发展工人运动、实现工人阶级解放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党的三大进一步提出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发动广大农民参与革命逐步成为党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此后,无论是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还是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会议,抑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会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重要会议,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中彰显党的先进性,使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当然,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些党组织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反而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特别是在一些会议决策中,有的党组织以会议集体讨论形式作出违背群众利益意愿的决策,忽视甚至侵害了人民利益,需要高度警惕。邓小平曾指出:“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15]142-143我们党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16]。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进一步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在党政干部中要形成共识、强化共识,决不能把个人的、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要能够自觉同这种行为进行斗争;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会议决策制度和程序,比如会前充分酝酿、开展调查研究,建立会议决策的及时反馈修正机制、错误决策的惩戒追责机制等,形成对会议决策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使党的会议充分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系统梳理和总结党的会议制度,对党的会议制度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发现规律性问题,解码中国共产党成功经验,是研究党的会议制度的重要方向。总的看,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制度传承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个世界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确立的年会制及其民主机制,也继承了列宁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时形成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制度经过全党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创新,逐渐形成了我党的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党在运用会议制度实现领导、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等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造成了一些会议名目繁多、流于形式,也使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奔会”。对此,我们党一直反对文山会海,反对形式主义,主张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减负。会议民主是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执政党,以会议的形式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发扬民主、作出决策、实现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党的会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会议的政治定位和本质要求,积极开好党的各类会议,发挥好会议的各项功能,切实促进党的会议制度的健全完善、高效运行。中国共产党正面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任务,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发扬党的会议制度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正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