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启峰(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自然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苏村分中心,山东 沂南 276300)
土地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有助于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随着信息化产业持续发展,中国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也必须要实现信息化,以大数据技术为例,将该技术应用到土地管理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土地资源的情况,对土地信息进行收集,促进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能够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更多充足的数据,在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做出更多重要决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管理,指的是国家在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和组织土地开发利用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法律、行政以及技术措施。土地管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建立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体系,按照国家的标准对土地进行分类,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确定,确定土地的权属关系,审批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编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数等,土地管理的意义十分显著:
1.1 可以促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土地用于工业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紧缺,忽视土地资源的保护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加强土地管理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促进城镇化进程。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精确预测区域土地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大量的空心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空心村是未来城乡规划的重点区域,如何对空心村进行识别,是土地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还不能实现对空心村的精准识别,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精准地识别出空心村的分布情况,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支持。
1.2 土地管理可以保证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保证基本民生的重要保障,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越来越少,但国民对粮食的需求是持续增加的,这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在保障基础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1.3 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决策水平。土地管理和规划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比如交通拥堵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大诟病,越是繁荣的城市,人口密度越大,城市拥堵也更严重。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等,都要经过合理精密地规划与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促进土地规划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通过分析居民的活动需求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来完善土地规划工作,从而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服务。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土地管理也不例外,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土地管理部门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目前土地管理利用过程中对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多。
2.1 土地管理利用信息不明确
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土地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完善,而且一些传统的土地管理中的弊端也会逐渐得到解决。现阶段土地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明确的信息,主要是由于传统管理手段不完善导致的,比如信息记录不全面、信息丢失或者遗漏、信息记录错误等,这些不明的土地信息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管理利用成本大大增加。
2.2 土地管理中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不够
在土地管理利用过程中,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水平的关键。目前一些土地管理部门的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认识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收集的土地信息要而不够准确,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2.3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大数据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时代的一个产物,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传输、存储等,但计算机互联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网络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泄露和信息丢失等问题比较常见。对于土地管理部门而言,这些土地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旦丢失或者被黑客随意获取,会极大地影响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
2.4 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
土地利用是发挥土地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水平不高,部分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缺乏统筹,土地分散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更有的地区甚至将土地消耗作为增加经济的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会加重城乡之间的矛盾,还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数据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土地数据的收集整理上,还要体现在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方面,目前出现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各种土地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1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优化,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目标,大数据技术是海量信息数据的综合。在土地管理利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由专业人员对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测绘,记录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的面积、大小、权属关系等,再将土地信息录入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为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2]。
3.2 构建土地管理大数据信息平台
建立土地管理大数据信息平台是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结合土地管理行业的发展建立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能够确保土地管理与利用措施更完善、更准确。现阶段,土地管理部门已经有专门的网页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土地大数据信息平台,各地的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全国土地管理信息中心保持连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在土地管理大数据信息平台中,可以查询土地管理的相关信息。
3.3 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土地规划
土地管理过程中,基于土地信息的收集,要充分开展土地管理和规划,从而达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现阶段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即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数据分析,对存量土地进行有效利用。例如对于本地的一些低效土地,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多年以来土地的利用率、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土地的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存量土地的利用价值进行预估,再对利用价值较高的土地进行规划,用作建设用地、生活用地等,分类管理,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总的来讲,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总体水平,还可以分析不同时段土地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存量土地的空间价值。
3.4 推动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化发展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于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朝着数据化方向发展,让不同地区的土地管理变得更科学、更完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土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数据信息不完善、数据管理安全等,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土地管理机制,对土地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和指导,比如建立土地信息共享机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土地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土地信息安全进行保护,减少各种信息的丢失与遗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存储安全[3]。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土地管理利用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水平,对各种土地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方案,扩大土地资源的资源效用,促进国内经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