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五问五答”

2023-01-03 05:51:06谭利伟毛翔飞高逢敬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08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5期

谭利伟,毛翔飞,杜 楠,高逢敬,温 靖(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08)

中国正在大力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各级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就一定离不开数字乡村建设。那么,很多人会问,数字乡村“是什么”“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成”?该文将一一回答这“五大问题”。

1 “什么是”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5月印发)提出了数字乡村的准确涵义: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 “为什么”要建设数字乡村?

2.1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数字经济的现实需要。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农村人居空间融合发展并进行数字化转型,能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乡村基础保障;有助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穿透城乡经济循环中的堵点,使要素畅通有序流动,形成强大有效的市场供给体系;有助于推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催生大量的经济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重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多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

2.2 数字乡村建设是建设数字中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迫切要求。数字乡村建设将有效破除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技术性阻力、结构性掣肘与价值性壁垒,促进城乡数字信息要素良性循环,对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起着贯通城镇与乡村、县域与镇域、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作用,将有效“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

2.3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分,也是加快乡村全方位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坚实保障。数字乡村通过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治理,将有效驱动乡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多方位变革,从而切实提升乡村的发展空间、建设水平和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4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共同富裕、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路径。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乡村产业升级,让农民足不出户即可将自己生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儿”“卖全国”;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方式转变、消费升级,网友在手机APP上轻轻几“点”即可一网“买全国”,消费优质优价农产品;有助于公共服务保障升级,通过卫生院连上大医院“云上”问诊,农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网上课堂”帮助孩子们在疫情居家期间和老师“面对面”上课……这一切,直接结果就是让农民生活变得更富裕、更便捷、更美好。

3 数字乡村“干什么”?

数字乡村“干什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5月印发)分别从不同角度、维度给出了解答,覆盖了数字乡村方方面面的建设任务。

3.1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给出了明确的“十大任务”,分别聚焦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可以看出,“十大任务”覆盖了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对于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非凡。这“十大任务”中,第九条任务的提法已过时,原因是《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时间为2019年5月,当时全国脱贫攻坚还没结束,按照新时代已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第九条也可以考虑改为“网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2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具体落实九个方面内容,涉及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智慧农业、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实施“雪亮工程”、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等,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十大任务”一脉相承。

4 数字乡村“怎么干”?

数字乡村“怎么干”?《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三个着力”“六个坚持”“五个保障”,为高效完成数字乡村“十大任务”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落地保障。

4.1 “三个着力”的建设思路:一要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及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助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二要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构建完善;三要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信息时代新农民培育,走中国特色数字乡村振兴道路。

4.2 “六个坚持”的建设原则:分别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振兴、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安全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

4.3 “五个保障”的落实措施:组织领导保障,政策支持保障,试点示范保障,人才支撑保障,宣传引导保障。

5 数字乡村“什么时候”建成?

数字乡村“什么时候”建成?《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给出了“四步走”的数字乡村战略目标,为梯次推动、最终实现全面建成数字乡村提供了明晰的导航路线图。

5.1 第一步(已完成):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包括实现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等。

5.2 第二步: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包括实现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加快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繁荣乡村网络文化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等。

5.3 第三步: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5.4 第四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6 结语

通过该文的“五问五答”,相信能使读者更加清晰地认知和把握数字乡村,使读者对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充满更多的期待和向往。而要完成数字乡村建设的各阶段目标,需要更多的“乡村人”“农业人”“数字人”共同奋发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