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蚕桑产业模式的特点及发展建议

2023-01-03 05:31孙海娜李凡池康树仁
北方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蚕业桑园蚕桑

李 兵 孙海娜 李凡池 康树仁 苏 超

(1.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2.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陕西镇巴 7236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地处北纬32°8′~32°50′,东经107°25′~108°16′。其南接四川省达州市的万源市和通江县,被誉为陕西省的“南大门”,东邻安康市紫阳县和汉阴县,西北与西乡县接壤。镇巴县属北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区,大陆性较强,气温年差较大,平均气温13.8 ℃,无霜期236 d,年均降水1 250~1 350 m。全县辖20个乡镇,常住人口约28万人,2021年8月,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规模化蚕业家庭农场56个,标准化蚕室面积达2.5万余m2,各新型经营主体每批饲养家蚕10~50张,全年饲养5~7批,全县年饲养蚕种8 000余张,产茧近400 t,蚕桑综合产值达6 000余万元。蚕桑产业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相关产业发展,7 000余农户(20 000余人)通过产业链接实现了增收,2 300余户低收入人群户均增收达2 600余元,为红色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1 镇巴县蚕桑产业的特点

1.1 桑园分布特点

镇巴县面积343 871.85 hm2,森林覆盖率达70.5%,桑园面积为2 334.5 hm2,占总面积的0.68%,覆盖全县15个乡镇,呈现桑园占比小,分布地域广的特点;各蚕区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如从县城到永乐镇约123公里,由于沿途山路较多,驾车需要3 h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桑技术指导和生产物资的运输。另外,镇巴县的桑树栽植主要分布山坡上,栽植密度为300~400株/6672,桑叶的采收用工成本相对较高。

1.2 产业布局特点

虽然镇巴县的桑园分布较广,但各蚕区均发展规模化养蚕,户均桑园面积20~35 hm2的蚕业家庭农场较多;同时根据当天的气候条件,发展多批次养蚕,春季3~4批,秋季3~4批,体现了蚕桑产业的规模效益。

1.3 养蚕技术的特点

由于蚕区分布较广,镇巴县的蚕种由蚕桑技术指导站集中订购,采用供种单位统一催青到晚期胚子(己3)再进行集中配送,通过适当增加补催青时间,控制蚕种的孵化率。小蚕饲养基本上在各蚕业家庭农场自建的小蚕室内共育,满足小蚕的饲养条件要求,也便于多批次养蚕。由于山区的地面湿度较大,大蚕饲养以多层蚕台育为主,也有新开发的可升降的多层蚕台,如小洋镇的绿色家园蚕业家庭农场,多层蚕台育既满足了养蚕数量的需求,还可以直接在蚕台上蔟。蔟具以方格蔟为主,部分蚕区采用塑料折蔟,自动上蔟技术在镇巴县得到全面推广。

1.4 产业的社会价值

“十三五”以来,我国蚕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蚕桑产业的规模效益,镇巴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蚕桑产业的规模化,在规模化养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创新的新模式,对全国其他蚕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另外,在桑叶采收和养蚕过程中,需要大量临时用工,解决了山区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简池镇采桑用工计价为1元/kg,养蚕用工工资为100元/天,长期用工为3 000元/月,巴山镇万达新型经营主体养蚕300张,产值6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43户,支付贫困户工资及分红达到21万元。蚕桑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2 镇巴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建议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镇巴县的蚕桑产业虽然初显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总体上来讲,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如山区的道路还不是很畅通,特别是在雨季,出行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发展;有的蚕区还存在手机信号弱,直接影响到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和生产信息的获取;有的蚕室虽然建成,但配套蚕具还没有全部到位,直接影响生产的组织。蚕业产业为红色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建议通过多渠道争取更多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技术支持

在推动蚕桑产业规模化进程中,涌现了大量新型经营主体,虽然从业人员具有年龄小、接受知识能力强和资金投入能力强的优势,但普遍存在养蚕技术掌握不到位,每年春季和秋季均呈现第一批蚕养得好,后面逐批发病加重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蚕病防控技术,或者技术落实不到位,如永乐镇出现今年第三批蚕发病严重,第四批蚕直接弃养的现象。由于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及各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建议今后要引进蚕学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梯队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另外,也可以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的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缓解目前技术支撑不足的实际问题。

2.3 发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

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可以变废为宝,改善蚕区的生态环境。目前,对于镇巴县急需利用的资源主要有富余的桑叶、桑枝和蚕粪,虽然桑叶茶、桑枝食用菌及蚕粪有机肥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在镇巴县也已经实用化,但从全局上来看,利用率还不高,还需要进一步推广现有的技术,并开拓新的利用渠道,如富余桑叶可用于畜禽饲料的开发,桑芽菜的开发等。

2.4 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规模化养蚕模式在吸纳山区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已经突显出来,并且分布在镇巴县15个重点乡镇,已经形成了“星星之火”的态势。建议今后要加强引导,积极协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蚕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并总结镇巴县蚕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的经验,并形成可以复制的创新模式,在镇巴县其他区域乃至全国逐步推广,为我国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镇巴模式。

猜你喜欢
蚕业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四川蚕业》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