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准扶贫时代心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实施路径

2023-01-03 01:36杨雪姣李志勇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准群众心理

杨雪姣,李志勇

(1.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党群工作处,云南 临沧 677000;2.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云南 沧源 677400)

2020年全面脱贫后,我国正式步入后精准扶贫时代,心理扶贫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1]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心理扶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摆脱心理和精神的贫困,彻底摆脱贫困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扶贫又要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2]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补齐精神短板”。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作为农村精神脱贫的物质支撑,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至此,中国将进入一个没有绝对贫困的时代,心理扶贫将取代物质扶贫,成为后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一)概念界定

赵兰香(2011)将心理扶贫定义为“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思想行为等生活观念无法满足当前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4]。江立华、肖慧敏(2018)则认为心理扶贫就是指“利用各种方式改变贫困人口不良心理认知,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矫正因不良心理认知所产生的有悖于精准扶贫原则的不良行为”。[5]目前,学术界对心理扶贫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界定。相对物质贫困而言,心理贫困较多是精神层面的表现。研究表明心理贫困具有“相对剥夺感比较强烈、人生目标感比较模糊、生活认知感普遍消极”三种表现[6]。庞洪伟、巩艳红(2018)将贫困人口心理问题归纳为爱面子、过度自卑、好逸恶劳、贪小便宜和颠倒是非五种类型,指出贫困、消极心理、经济决策是一个反向循环,它会延长脱贫时间,造成持久性贫困[7]。综上,本文认为心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不同心理贫困表征的脱贫户或边缘户开展心理帮扶,帮助改变其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思想行为的一种方式。

(二)文献回顾

当前有关扶贫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物质扶贫层面,更多地体现在“输血式”扶贫上。“两不愁、三保障”的提出以及扶贫成效考核指标主要围绕组织领导、队员选派、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资金投入等方面,心理脱贫状况尚未被囊括其中。现阶段对于心理贫困及心理扶贫的研究大致集中在心理问题特征表象与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方面,且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孙皖江、陈芳洁(2019)认为人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行为受制于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由此影响其情感需求和意志品格[8]。谢治菊(2019)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集体座谈与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开展调研,针对心理扶贫困境及成因,提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对心理扶贫的行为与路径进行设计和规范[9];王洛忠和李唯真(2013)指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立农村心理保健体系是农民心理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10],龚立新(2019)则认为心理扶贫要从改变贫困者的认知思维、激励贫困者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者的发展能力方面着力。[11]目前,国内对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偏少。心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环节。学界已经开始关注贫困人口心理贫困问题,现有研究成果未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二、心理扶贫的重要价值

(一)心理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心理贫困制约着贫困群众全面健康发展。心理贫困严重制约着贫困群众的脱贫自主性和积极情感体验,给贫困群众带来心理负担,造成巨大心理损耗,是彻底战胜贫困的宿敌。在某种程度上,物质层面的帮扶容易滋生越扶越懒的风险。思想脱贫涵盖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精神品质等方面,比起改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更能提供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的潜力与定力。只有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精准脱贫行列,他们才能持续习得致富能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彻底摆脱贫困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心理扶贫是精准扶贫成效能够实现的必然行动。

(二)心理扶贫是降低扶贫成本,控制返贫风险的重要抓手

目前,部分贫困群众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等靠要”“慵懒散”情况。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需要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囊括多部门,涉及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从短期效益上看,“输血式”扶贫见效快,政绩显著,但脱贫后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群众的抗大病、自然灾害等风险能力仍显不足。国家投入大量的帮扶资金用于开展精准脱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及资金受益的持续性尚有待考证。现在的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固然成效快,但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遍地开花不结果”“前紧后松”问题。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关注项目推进相关情况以及村级各类合作社的建立,也非全部由群众自发申请并组织。当贫困群众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损耗越来越大,帮扶的成本和难度就会越来越高。

(三)心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策略

由于长期贫困,群众没能体验到个人成就感,穷怕了不敢想、不会想、无力改变原有生活,被现实磨平斗志,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贫困文化即“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生活与行为方式等会被其下一代无意识习得”[12],在代际间传递,成为一种隐形的支配力量。慰问式扶贫只会使贫困群众过度关注物质帮扶,导致“新邵贺贫”类现象的出现,背离了精准脱贫的初衷,也会给子女树立反面“榜样”,不利于下一代心理健康发展。可以说,心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四)心理扶贫是提高文化水平、培养公序良俗的有效保障

贫困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导致他们精神没有寄托。由于贫困群众缺少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元认知,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缺乏深入思考,在被问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需要挂钩单位和挂钩干部怎么帮扶时,没有思绪。算不清自己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每次询问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因此,对贫困户进行心理帮扶,使他们重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身及子代的文化水平,完成精准扶贫的任务,更对社会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三、心理扶贫面临的困难

(一)心理扶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心理扶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各级扶贫成效考核还未将针对贫困人口心理层面的指标列入考核内容。一方面,较之心理扶贫层面,物质层面帮扶及其成效具有可视性、可操作性等优势,也可从基础设施建设、家庭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多维度衡量。心理层面的帮扶和进步不够直观,扶贫干部只能通过贫困群众的态度倾向和行为变化来判断。另一方面,即使发现群众存在心理贫困问题,苦于没有参考依据和考核标准,帮扶干部难以有效解决问题。

(二)社会认知偏误的负面影响持续存在

社会对贫困的理解存在认知偏误,使得贫困群众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人们对贫困的认知越客观和宽容,对贫困群众造成的伤害就会越小。在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贫情分析上,对心理贫困的关注不多。只有正确辨识致贫原因,才能真正认清贫困,进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有效消除贫困。尽管有些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贫困现状的贫困群众,但有时错误的社会舆论会加速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

(三)传统文化的正向影响不断消解

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维护乡村秩序、规范民众行为的作用。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原子化”问题日益凸显。农民“原子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落,人情关系越来越淡薄,无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有高中文化、懂一定技术的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他们选择外出打工或远嫁外地。多数群众的社会行动遵循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生存逻辑,乡村社会规范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力较低。

(四)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受贫困文化代际传递影响,挂钩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父母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加之农村基础教学水平较低,辍学现象较严重。安于现状、目光短浅,陈规陋习等多维度贫困文化会对群众造成消极影响。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约束力度较低,村规民约的实际影响力流于形式。贫困群众心理脆弱,极易发生心理失衡。

四、开展心理扶贫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政策导向,健全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扶贫工作成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在各级各类工作考核中将心理扶贫及其成效纳入扶贫工作评价范围。政府、社会要重视心理贫困问题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以“造血式”帮扶,引导广大帮扶干部及村组干部意识到心理帮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开展心理扶贫系列专项研究。引导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专家研究制定心理贫困判断标准和依据,各级政府可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科研部门等联合开展“订单式”的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田野调查、扎根理论等方式多维度收集数据,也可通过个案研究挖掘导致心理贫困的原因,也可开展跨地域的比较研究,相同研究对象的历时研究等实证研究,为政府出台有关心理扶贫政策提供依据。以科研结果指导群众工作,反哺工作实践。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正确归因,科学合理地剖析致贫和返贫的深层原因,阻断贫困文化的传递。三是开展扶贫制度供给侧改革。2020年全面脱贫,后续的扶贫任务及工作重心也应从注重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上升为注重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提升。调整工作重心,完善多维贫困指标及考核机制、贫困群体心理维度的识别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脱贫后续扶贫政策与惠农政策,应是后续工作的重点。

(二)加强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是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扶贫体系。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展“勤劳致富”理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阻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加强师资配备与培训;加强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各类学校应建立针对贫困地区学生心理干预机制。二是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因“慵懒散”等主观原因引起的贫困群众,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防止政策养懒汉。确因缺乏技能造成贫困的群众,开展种养殖、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及价值观方面的提升项目,增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出现。三是有意识地开展思想教育。通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增强贫困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感恩意识,让榜样的力量感染人,营造良好积极健康心态的生态环境。

(三)坚持文化引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进村路口、村委会、临街民房墙壁等处,打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光荣、勤劳致富、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宣传正能量,共建文化长廊,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积极培育富含传统文化精髓的精神家园。二是强化文化濡染,用活用好村史馆。充分挖掘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好儿媳、好婆婆等模块,凸显“乡贤群体”的示范作用,以身边人身边事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村史馆平台优势,设计反映脱贫攻坚成效对比的图片与文字,让群众用眼睛去读懂乡村变化。三是打造脱贫攻坚主题作品。将脱贫攻坚事迹拍成电影、微电影,编成舞蹈、小品、相声,写成歌词,谱成歌曲,以“文艺三下乡”“文化大篷车”的形式下村会演,宣讲脱贫攻坚、最新扶贫政策。四是去乡村“原子化”,助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总之,巧借发挥文化隐形育人功能,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更多群众重新认识与审视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培养专业队伍。积极选派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到基层服务,为群众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系统科学研究。针对贫困群众脱贫稳定性不高、抗风险能力不足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可推广的程序化操作模式,提高心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三是注重帮扶干部队伍知识更新。对乡村扶贫干部定期开展专业化知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在职位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以此提高工作积极性。

为有效防止返贫、巩固扶贫成效,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持续性的工作重点。囿于心理贫困的复杂性、隐蔽性,未来的心理扶贫研究应该倡导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多渠道收集数据,开展历时研究,进行探索式及验证式专题研究,真正做到“志智双扶”,增强心理贫困科学治理,有效防控返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精准群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让群众咧嘴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精准的打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