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双双 魏 雁
济宁市鱼台县位于微山湖西岸,是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县区,境内河流17 条,其中7条主要河道(姚河、复新河、东鱼河、西支河、惠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直接入南四湖,东鱼河西姚断面、西支河入湖口断面、老万福河高河桥断面为国控断面,总流域面积9920 平方公里,承接苏、鲁、豫、皖4 省12 个县客水,为鱼台辖区面积(654.2 平方公里)的15.17 倍。湖岸线长32 公里,河道总长度267.03 公里。全县沿河建有排灌站177 座,排灌渠道长1670 余公里。湖岸线分布村庄较多,湖岸线5 公里范围内水生态治理更是覆盖了县域面积一半之多。近年来,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实行,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水、上游来水污染、水系内循环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生态保护压力增大,影响了群众生活,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鱼台县东鱼河、老万福河均接纳大量的上游来水,上游水质的优劣对全县河道水环境的影响很大,东鱼河支流东沟河接纳上游生活污水及园区污水,园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其中生活污水每日12 万立方米。东鱼河支流小惠河接纳来自徐州丰县及菏泽单县的大量生活污水。2022年以来,鱼台县多次对东鱼河上游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菏泽单县东沟河后牛楼闸、徐州小惠河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均为严重超标。鱼台县东鱼河西姚断面2月份平均流量为40 立方米每秒,造成大量上游超标水体进入鱼台县,严重影响鱼台县河流断面水质。老万福河也存在同样情况。
鱼台县东鱼河新清淤河流水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由于冬季河道水草全面枯萎,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汛期高强度泄洪冲刷进一步加剧了水生植物枯萎死亡,再加之上游每隔一段时间有超标来水下泄,致使水质不能稳定达标。
鱼台县域内通航河流(老万福河)由于大量过往船舶搅动河底淤泥,码头和船舶生活污水、垃圾都会对河水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河道内停泊的大量船只也对河流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鱼台县三条国控断面河流下游均为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汛期随雨水冲入河道的稻田回水、生活污水等造成水质污染。
鱼台县委县政府明确以“构建生态水网,打造水美鱼台”为目标,制订了《鱼台县全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纲要》《鱼台县农业面源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等综合规划设计和若干专项规划、工程技术方案。突出系统治理,坚持“控源截污、水系连通、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绿色廊道”的治水思路,逐步推进水系生态综合治理。
1.实施秸秆离田作业。鱼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大量农作物秸秆被直接粉碎还田或废弃沟渠内,秸秆腐烂造成水体污染,已成为水体的主要污染源。针对这一现实情况,鱼台县率先在南四湖流域实施了农作物秸秆离田工作,制订出台了《鱼台县农作物秸秆打捆、收储离田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对全县26 万余亩小麦秸秆实施打捆离田,河渠水质明显改善、大气质量明显提升。
2.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鱼台县积极探索利用秸秆发电和生产纸浆;与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色产业基地”和“南京农业大学鱼台秸秆炭基生态产业研究院”,推进秸秆生物质炭基肥生产利用,推广“一炭三肥”集成技术的应用,既解决秸秆还田带来的水质污染,又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循环生态健康农业、农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3.推进稻田退水治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对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494 个5835亩退养池塘进行渔业退养清查复查,按照“应破尽破”的原则,对核心区、缓冲区符合条件的25 个约2708 亩池塘进行破口处理,已全部完成;对畜禽养殖户进行规范管理,严禁污水外排,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予以关停。同时加快推进稻田退水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省市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程和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工程。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改厕污水入管网和“清水塘”工程,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收集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目前投资1.54 亿元的农村黑臭水体(“清水塘”)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招标,正对169 处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提标深度综合治理,计划2022年完成169 处“清水塘”工程建设。
2021年,实施了镇驻地“一镇一厂”污水处理工程及管网建设,完成了106 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2%。持续推进城区水环境治理,在2021年重点完成古运河东段治理项目、东环路水系治理项目、西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完善中心城区和园区管网,强化张黄工业园废水治理,深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工业区污水全部收集治理、达标排放。
对全县17 条河流进行全域生态综合治理。由原来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提升到50年一遇,沿湖部分河道达到100年一遇。重点实施东鱼河、西支河、惠河、老万福河四条河流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实施清淤整治、堤防培修加宽(堤顶宽6~10m)和河堤绿化美化、经济林、驿站建设等工程,种植水杉、中山杉等具有长期增值潜力的景观林木,建设东鱼河、惠河、西支河、老万福河等集防洪防涝、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河流绿色廊道。打通幸福河与惠河的连接,疏浚贯通鱼清河与白马河,实施西支河、老运河、花园渠等城区“三河六岸”及路网水系贯通。依托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抓好河、湖、沟、渠、塘连接贯通,实现河河相连、河湖相连、河塘相连,构建河渠相济、灌排共治的水系水网。抓好河湖岸线环境治理,积极推进河道垃圾清理、违法建筑物拆除、沿河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及两岸绿化、美化等工作,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围绕污水处理厂建设人工净化湿地,对惠河湿地、旧城海子湿地、鹿洼塌陷地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设立河道生态浮床,净化水质。组织开展湖内菹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综合整治和科学利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鱼台县委县政府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文化与经济社会、乡村振兴统筹发展,坚持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稻田回水、渠水、河水、湖水六水同治、标本兼治,坚持科学治水、系统治水、生态治水、智慧治水,打造鱼台水系生态治理新样板新典型,努力实现“河畅湖美、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预期愿景,有效推动了鱼台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