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本期刊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著名科幻作家刘兴诗的《美梦公司的礼物》和杨予舒同学的《“人类”》。刘兴诗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科幻作家,擅长为青少年读者创作科幻作品。出生于1931年的他,如今已年过九旬,依然笔耕不辍,始终关心中国的科普、科幻事业发展。《美梦公司的礼物》就是刘兴诗的代表作之一。
很多初学科幻写作的人,把少儿科幻作品当作“小儿科”,甚至认为是“骗小孩儿”的。这其实是不明所以的表现。正因为少儿科幻作品的读者是青少年,所以从构思到创作,再到修改定稿,都要花费很多心思。这方面,刘兴诗的这篇《美梦公司的礼物》可谓是少儿科幻作品的范本。
这篇作品的基础科幻构思并不复杂,是以一種能够制造梦境的装置为基础展开的。为了能让这种装置更贴合青少年读者的生活实际,作者在作品中将其具化为一种名叫“梦片”的卡片类装置,还能像租书、租录像带一样去租赁店租用。这是从作品创作和发表时的真实生活场景中化用过去的,很容易给读者代入感,能让读者快速进入小说设置的情景。
如果“梦片”只是让主人公做一个逼真的梦,这样的情节设计未免呆板;如果因为做梦而进入一个高潮迭起的冒险世界,则过于成人化。所以,作者巧妙地让主人公做了一个非常符合未成年人身份的梦,这个梦中有惊喜而无惊险,可谓恰到好处。此外,还会故意留下一些错漏,从而引出修理“梦片”以及“梦课”的后续故事,既实现了故事本身的逻辑自洽,又体现了一种科幻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实现了作品在思想性上的升华,足见刘兴诗的大家手笔!
杨予舒同学的《“人类”》则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纸上科幻大片。在未来,人类研发出新型机器人,其外观跟真人没什么两样。在一次意外中,主人公发现,原来自己以及父母都是机器人……全文读下来颇有美国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的风味。以中学生的科幻创作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回到文章最开头提到的“机器人学三定律”,它指的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是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为什么会有如此定律? 1920年,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在剧作《罗萨姆万能机器人》中创造出“Robot(机器人)”这个词,而且剧中的绝大多数机器人都以负面角色出现,它们凶残狂暴、难以控制,总是以推翻人类统治为己任。此后科幻世界中的机器人,也大都延续此设定。因此才有了“机器人学三定律”——让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伙伴,而不是对手。
其实,在现实中,无论是机器人科幻对应的人工智能,还是“梦片”所畅想的脑机接口和虚拟现实,都是微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产物。而当这两者结合后,世界的发展方向,或许就需要人们认真思考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和谐共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中国科幻创作者笔下,人类与“智能机器”的未来理应有不同的风景和色彩。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智能机器”应该成为人类的伙伴,而不是对手或者敌人。描绘这样的未来,并将其变为现实,是每一位中国科幻创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使命,也期待青少年读者的加入!
(责任编辑 / 陈琛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