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策支撑内生信贷需求

2023-01-02 12:55刘链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46期
关键词:息差存款信贷

刘链

疫情对市场主体和投资者对经济信心影响较大,随着政策发力效应显现和内生动力修复,信心修复空间亦大,市场对政策和经济修复信心是银行股上涨的核心。

随着政策驱动下银行基本面的逐步修复,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或持续改善,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或显著改善和收入端增长动力提振两个方面。

2023年银行行业经营和业绩或改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资产质量或显著改善。资产质量由房地产改善扩散到居民端、政信等,压力或显著缓解,资产质量改善,拨备压力也将缓解,贷款增量拨备或少提,反哺业绩。第二,收入端增长核心动力改善。专项债支撑下,总资产规模或平稳,信贷规模增速平稳或略缓,结构或逐步改善;息差压力或集中在2023年一季度显现,后续压力大幅缓解;随着信贷需求的改善,贷款收益和存款定价或边际改善;手续费在低基数和经济修复影响下,将好于2022年;债市走弱,其他非息或放缓,贡献亦减弱。

从息差来看,重定价影响持续释放,需求改善资产端定价,或修复降息重定价格的影响,2023年一季度后压力趋缓,需求改善缓解存贷款压力。

根据中银证券测算,在降息和同业利率变化的影响下,息差或持续下行,2022年四季度由于活期存款成本下降,压力趋缓。而2023年重定价和利率调整作用下,息差环比或仍下行,如市场预判,由于2023年一季度中长期贷款重定价比例较高,特别是按揭影响,一季度是息差压力最大季度,后续压力将大幅缓解。

由于我们假设零售存款重定价积极影响较大,对公存款重定价影响较小,同业利率上行,未考虑新增贷款影响和结构变化。如果信贷需求改善显著,特别是二季度开始,那么票据占比或减少、贷款利率或止跌上升,对公存款利率亦将改善,而零售定期化趋势可能放缓,同业利率上行幅度可能扩大,息差改善或好于我们的测算。

2023年,从重定价影响和利率趋势上看,农商行净息差表现或更好。主要原因是农商行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少,重定价负面影响较低,零售存款特别是零售定期占比较高,受益存款利率重定价较多,主动负债占比亦有限,同业利率上行影响有限,息差表现最好,降幅最低。即便考虑新增贷款的影响,普惠小微新增降幅或亦有限,不影响判断和结论。

股份制银行整体偏弱,主要是因为息差压力较大,存贷利差最弱。存款定价下调对零售端影响更大,对公影响较小,而股份制银行对公存款占比较大,且股份制银行按揭占比更高,部分股份制银行主动负债占 比亦不低,整体表现偏弱;部分股份制银行按揭分布集中于2023年年初,主要体现在一季度息差下行幅度更大,后续压力大幅缓解。

国有大行和城商行或是跷跷板两头,同业利率影响其息差相对情况。国有大行和招行存贷利差收窄幅度较大,净息差收窄幅度好于存贷利差。因为其贷款1年内重定价比例较高,按揭和其他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存款原有成本较低,下行影响较低。同业利率上行对国有大行相对更正面。而城商行和国有大行相对应,其1年内重定价占比较低,主动负债占比较高,存贷利差压力较小,同业利率上升对其影响更负面(考虑到其他非息压力,收入端影响或更大),息差负面影响或略大。

从规模来看,在宽信用的推动下,政策带动逐步转向内生需求修复,预计年底和年初,疫情影响、强政策仍是信贷需求的主要支撑。年底年初或延续三季度的情况,政策的带动更强,前期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设备类再贷款带动需求较大,国有大行带动作用较大。

三季度,国有大行带动信贷扩张提速。 前三季度,37家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长11.5%,增速较中期提升0.3个百分点,主要来自国有大行的带动,其他类银行规模增速放缓。国有大行贷款和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1.7%,分别较中期提速0.7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其他类银行贷款和存款增速均放缓。

2023年上半年政策带动内生修复,信贷需求改善。2023年上半年疫情影响逐步修复,经济修复叠加政策带动,信贷需求将持续改善。从政策到内生,信贷投放的规模平稳,结构乐观,年底年初或有更多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和贡献,而后如经济内生需求修复,企业短期和居民贷款预计亦有修复,特别是居民端修复值得关注。

考虑到2021年以来的信贷需求持续走弱,而监管冲量要求持续强化,全年信贷绝对增长更凸显政策支撑,2023年预计信贷增速放缓,而信贷需求好于2022年。此外,考虑财政压力,预计2023年专项债规模亦将扩大,并且仍然保持前置。企业债新增或略缓,委托和信托、非标等或持续修复但基数抬升贡献边际减弱,社融增量或平稳,增速或略下降。

从非息收入来看,手续费收入改善,其他非息收入贡献趋缓低基数叠加经济修复,2023年手续费增长提速。2022年手续费增速持续偏弱。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同比下降 0.8%,增速较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

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占营收的14.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各类银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均较半年末下行,降幅均收窄;其中,城商行绝对增速仍表现最优,同比增长4.2%,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不含沪农)略弱,增速分别为-2.9%、-21.8%。

2023年,各项业务基数较低,手续费基金代销和信托代销均偏弱;理财新规整改完成, T+0产品整改基本完成,叠加多次发生的赎回;减费让利等持续;经济需求偏弱,银行卡等亦受到经济活跃度影响。经济修复预计带动财富、银行卡业务活跃度提升。手续费整体增长预计好于2022年,改善幅度取决于市场情况。拆分来看,低基数下股份制银行和国大行修复较大,城商行预计持续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除国有大行外,其他上市银行整体增长较快,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增速分别为17.6%、29.4%、30.6%,均保持较快增速,对收入贡献较为突出。国有大行低基数,2023年其他非息整体改善或平稳,且国有大行整体受其他非息影响有限。如果2023年债市延续2022年尤其是下半年的情况,预计城商行、农商行及其他交易类占比已经较高的银行,非息增速趋缓,减税效应或亦减弱,其他非息贡献或趋缓,对收入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从资产质量来看,资产质量或改善,拨备或仍将反哺。四季度房地产压力大幅缓解,2023年开始资产质量全面改善,2022年在宏观需求持续偏弱叠加疫情大幅反复压力下,资产质量相关指标波动或走弱,随着房地产政策的变化、防疫和稳增长政策带来的经济需求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将逐步改善。

从中报公布的数据看,对公不良主要来自房地产、建筑、城投等,零售不良主要来自按揭、信用卡等,房地产和疫情的冲击有所显现。首先,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推进,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大幅缓解,四季度房地产资产质量或领先大幅改善,房地产产业链压力将大幅缓解。行业整体、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或大幅改善。其次,防疫政策的转变,政策效力发挥和经济的修复,会带动资产质量全面改善,特别是居民端改善,零售业务资产质量或亦改善。第三,政信相关业务资产质量压力来自地方财政压力,随着防疫政策的转变,专项债可能扩额,叠加政策效力发挥和经济的修复,资产质量也可能有所改善。预计增量拨备或仍反哺盈利,存量拨备或平稳或下降。

一方面,如资产质量改善,银行拨备计提压力减缓。2022年各银行主要通过非贷款拨备放缓或少提来保证盈利贡献,同时保证存量贷款拨备稳定,但非贷存量拨备整体降低,非贷部分释放空间亦下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下称“《辦法》”)2023年1月 1日起实施。如果2023年宏观经济趋势和资产质量改善,信用减值或可少提贡献利润,这种少提更多不是平滑而是伴随着资产质量改善所致,对股价的影响或更积极。

《办法》在2022年5月出台,大中银行内部模型基本完善,中小银行或在下半年开始逐步实施,对于计提充分资产质量好、计提审慎的银行,拨备盈利贡献或提升,对资产质量 偏弱或计提不足银行,拨备反哺或将受限制。长期来看,拨备的计提将更为审慎,银行通过拨备调整盈利的空间或减小。

猜你喜欢
息差存款信贷
追回挪走的存款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