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抒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去散步。月光皎洁,妈妈讲起了过去的事。
妈妈说,她小时候,红山子村的路是石头路,上面有很多石头尖儿朝上,人走上去硌脚。妈妈的脚就吃尽了苦头,鞋子不知穿坏了多少双。
那时候,更难过的是夏季。夏天雨水多,一下大雨,道路全被淹没,成了一条条河沟。出不了门,上不了学,真让人发愁。当时家里穷,每天都得算计着过日子,两个人吃一个鸡蛋,饭碗都舔得干干净净的。等到洪水退去,人们会踏着泥泞的山路,到镇里买东西。
当时,村里连电都不经常通,更别说手机和网络了,全村只有一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过年的时候,全村人都挤到这户人家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屏幕上出现了“雪花”,还得跑出去晃晃天线或者挪挪天线的位置,才能恢复正常。屋里坐不下太多人,大家就冒着严寒,迎着刺骨的寒风,瑟瑟发抖地在院子里看……妈妈说着说着沉默了,我也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开口了,声音有些雀跃:后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红山子村搬迁到了汤头沟村西外环,取名新红山子村。村里的道路四通八达,都是平坦的柏油马路,人们再也不怕车爆胎、走路硌脚了。村里也有网络了,用电更是不发愁,人手一部手机,家家户户都有大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孩子们上学也更方便了,走路十分钟就能到学校。小商店随处可见,买生活用品十分便捷,再也不用跑十几公里去镇上了……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我了解了生她养她的红山子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幸福美好。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国家,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潘可馨:没有电的日子该怎么过?不敢想象!
留言板
王雨萱:我姑姑她们村也有同款的硌脚石头路,只不过早就变成平整的水泥路了。
草帅兔:文章通过新、旧红山子村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