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支,叶洪光
(鄂州职业大学公共外语课部,湖北鄂州 436099)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其核心在于提升学生职场应用技能以满足社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也肩负文化培育与传承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亦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记忆,是辛勤的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习惯、民族个性的“活”的呈现,是民族文化延续数千年的血脉和灵魂。简言之,非遗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地球资源的过渡开采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濒临消亡的困境,该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非遗的高度关注,企业、机构、团体、高校等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作一种珍贵的课程教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使得非遗与高职院校科学有效结合,既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创新发展。高职院校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以及科学规范的实训实习环境,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传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有科学规范的高端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非遗保护传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首先,在高职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高校课程教育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增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乃至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其次,在高职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够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高职院校在非遗文化资源的调研、发掘、收集整理以及相应的保护、传承、创新等一系列环节中发挥着自有的教育优势。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和建设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并科学利用教科研前沿理论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1]在尊重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更要包容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创新。现如今,工业化的过度发展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必须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抢救性保护和传承。高职学生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零距离体验创新的重要性,在创新实践中获取真实的创新灵感,进而增强真正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具有多专业多学科的科研优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科研机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力的支持和技术的支撑。
1.高职院校组建非遗教学团队,研究分析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独特教学理论方法,摸索出更专业的非遗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合作教学经验丰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学徒型、项目型、课题型的教学理论,因此,高职院校是开展各种非遗项目教学活动的理想专业机构。
2.高职院校有校内实践实训见习基地,设施完善,有严谨规范的各专业实操教学体系,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实操教学体系也会与时俱进。
3.高职院校人才济济,拥有教学意识前瞻的专家型教师和双师型骨干教师。以上教学骨干可以积极辅助非遗传承人主导的教学活动,以确保非遗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高非遗项目教育教学质量。
4.高职院校具有完善的教学技能宣传机制,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比赛,这些比赛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技能大赛平台等不同渠道的活动,达到向社会宣传推介非遗项目的效果,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普及大众化。
高职院校以区域性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服务本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不仅有着科学严谨的理论教学资源和完善的科研管理环境,而且与省内外的非遗项目企业、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非遗项目引进高职校园的举措,帮助非遗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拓展实践空间。其一,高职院校为具备非遗项目的学生创造就业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接触非遗技艺,为非遗类专业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创业渠道。其二,深化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机制。高职院校与省内外非遗项目上下游企业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生产企业需要的非遗项目技术人才,既促使非遗类专业的学生具备精湛的非遗技艺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又便于非遗项目企业依托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创新性发展。最后,田野调查,深度挖掘。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非遗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切实做好田野调查工作,收集数据,科学分析以实现非遗市场与课程资源的优化融合,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找准非遗传承保护的市场立足点,非遗也是生产力,创新性拓展人才发展空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非遗保护传承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文化引领,非遗先行”。目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各界如企业、团体、机构、公益组织、校园以及乡村都在大力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非遗创新的重要性,对非遗创新的认知不够。没有创新发展的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只是一句口号;创新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和传承。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由工业化迈入数字化智能化,如何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使非遗创新发展,活起来,传下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创新并不是否定本位,而是将传统的非遗文化结合现代元素,进行“活态传承”。高职院校非遗保护与传承未形成规模。比如,非遗文化与专业课的教学联系松散,第二课堂并未广泛宣传非遗项目,非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不够丰富,非遗宣传的效果不见明显。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不能理解非遗作品的核心价值,更无法以创新的思维学习非遗知识和培养非遗技能,非遗创新的认知层次高低不一。
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大多数艺术类的高职院校都肩负着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使命。然而,当今社会对非遗的研究理论并不多见,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艺术类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欠缺科学的非遗人才培养方案,因而在非遗教材开发、授课模式等方面都比较滞后。此外,当前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价值理解比较深刻的是一些政府官员、学者和专家,而常年坚守田间地头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则并不多。学者和专家擅长研究分析和鉴定非遗项目,政府官员从政策、资金方面支持这些非遗项目,真正能够有效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只能是这些非遗技艺传承人。所以说,“人才瓶颈”严重制约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前,非遗传承人面临青黄不接的现象,非遗技艺面临濒临消亡的困境。一般来说,成就一名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需要时间的沉淀,至少需要数十年的磨练。研究表明,超过80%的非遗从业人员都在40 岁以上,而20~30 岁的学徒比例不到20%。简言之,非遗传承人队伍日趋老龄化,非遗传承人的断层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2]
很多高职院校在非遗实训教学工作中,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创新并未提供充足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和教学经费的支持,导致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不尽人意。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并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甚至缺乏非遗工作室。很显然,非遗实训教学质量亟待提升,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实训机制亟待完善。还有些高职院校并未切实做到“引进来走出去”,由于经费紧张,未能引进优秀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到校指导授课,当然学生无法接受专业的零距离的非遗技能培训与专业教育,导致学生的非遗技能得不到培养。众所周知,很多非遗项目生产企业口碑不错,形成了品牌效应,但某些高职院校并未及时“走出去”与校外企业合作,没有依托企业实现培养非遗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
高职院校要立足教育教学职能,为非遗相关课程及专业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专业学科建设为抓手,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对非遗类相关专业进行整合重构,助推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1.全面启动非遗项目教学的调研论证工作,制定非遗项目教学的评价标准,深度改革高职院校非遗教学,有效落实非遗保护与传承任务。
2.聘请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进校指导授课,组织学生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非遗调研活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达到传承非遗“精髓”,培养文化自信的目标。引进师徒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非遗专家的亲临指导下,全面提升非遗技能。
3.非遗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将非遗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服装设计等专业领域,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促使优秀的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4.加强企业实训活动。组建校企合作特色班,有针对性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学校与地方非遗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提高非遗专业技能人才实训教学质量,基于良好的非遗专业实训机制,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
高职院校不仅要组织好非遗项目的教学工作,更要基于非遗项目教学的工作开展深层次的研究,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整体质量。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长期性的工作,很多民间非遗资源亟待挖掘、抢救与保护。首要任务是,建立专业的非遗项目研究机构,收集整理省内非遗资源名录,结合当前学校非遗项目教学实际情况,科学拟定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计划,确定非遗教学改革方向,实现非遗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研究重点聚焦非遗项目授课方式,引导开展一系列趣味性较强的非遗传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其次,依托本校教育教学专家,聘请本省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兼职教师,共同开发研究非遗教学资源。分析实践课、理论课教学,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高职院校非遗特色资源库,为非遗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最后,调研本省非遗建设情况,建立与省内各级非遗中心的横向业务联系,非遗项目研究中心成为对外联络的纽带,沟通本省非遗企业以及校内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不断拓展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渠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教育机制。
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水平,建设兼具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组建有本地行业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团队,坚持将行业专家“请进来”的原则,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指导授课,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和经验,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延续数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为了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以文化传承为重任的高职院校有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优势。高职院校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场所,促使非遗文化得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编入教材,装进大脑,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学习非遗文化,逐步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素养。基于高职教育,非遗文化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的充分体现;基于非遗文化,高职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