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晶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030027)
在建筑行业,准确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还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建筑企业重视施工队伍的技能和素质培养,还要重视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和科学性[1]。建筑企业要加强对人员的预算管理,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对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管控,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利用自己的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增强对造价预算的控制,确保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为企业的良好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工作量较大,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往往是专职于某一个项目,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不断招聘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以此来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为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提升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筑企业应制订相应的奖罚制度,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施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建筑工程总价预算控制中,首先要落实造价预算编制,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的各种信息资料,详细记录各种数据,为建筑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落实中,先要详细采集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信息,要详细了解建筑工程区域的土质信息,根据土体结构的强度和特征采用相应的技术,确保地基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有效实施,要及时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应用技术和施工方式,时刻关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和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信息的搜集,使得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造价预算,确保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筑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施工图纸的指导。施工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要质量保证[2]。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图纸设计意图,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个流程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严格监督每个施工流程的成本支出情况,对施工过程中超支的环节进行分析,明确造成成本超支的原因,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避免出现未按图纸施工或质量问题返工的现象,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在数据计算时,要先确定建筑工程量的计算顺序,保证计算的科学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预算控制,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质量和效率。常见的预算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内而外的计算方法,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各种信息进行检验和审核,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项目能够覆盖各个流程和环节,提升预算清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除了对以上的要点控制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还要加强对预算控制的监督检查,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确保问题的改正和优化,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如在施工中,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施工单位为了高额的利润而选择较高的定额数据。还要时刻关注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施工标准,避免在工程施工中随意调整工程的档位,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性。所以,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正因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保证,能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得建筑工程各项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时往往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种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工程造价的内容了解不够,无法做到全面覆盖,使得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数据不够真实准确,计算结果严重失实,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的缺漏问题较为严重,使得工程造价预算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建筑材料的创新和优化不断提高我国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一些建筑企业在追求建设进度的同时大量地浪费建筑成本,不利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首先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完工阶段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以此来确定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3]。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拿不出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只能根据以往的建设经验进行相应的估算。这种计算方式较为落后,不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降低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成本失控,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会因为管理问题,无法有效管控施工人员,造成施工人员和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另外,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力度不够,没有相应完整、系统的施工计划,使得建筑施工的材料种类不够合理,使得采购的建筑材料并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或者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原材料采购过多,造成一定的成本浪费,相应地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经济性。
除了以上的问题,市场变化也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使得市场变化的频率加大,这也是市场环境的重要表现。这种情况增加了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难度,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增加,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市场中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造成建筑工程严重地超预算,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间接地增加了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支出,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因此,要规范和优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制度,做好相应的预算控制工作。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建设资金金额,为建筑企业的招标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建筑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要详细了解建筑市场变化,结合市场行情制订科学、经济的造价方案,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公平公正的招标工作,在众多的投标企业中,找出可行性最高的方案来进行施工设计,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使用性,在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长周期特征,对建筑工程后期的造价进行合理设计,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
在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中,施工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会使用大量的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消耗也较大,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支出较高,这也是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最有利的阶段。在建筑施工阶段,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节约预算成本较为困难,也是考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工作能力的最好途径。在建筑施工的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造价成本,增加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4]。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做好相应的预案,使用科学、有效的举措来解决突发情况,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在建筑施工中的工艺和施工流程出现的问题,需要在相关的合同中明确责任,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中,不管是对施工的管理还是对造价预算的控制,都需要人员来落实和实施,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计算和落实。但是一些建筑企业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队伍,相关的管理人员往往是从基层选拔而来的,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能力,无法胜任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管理人员的筛选和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5]。对于建筑工程中不可控的影响因素,管理人员要加强预案的制订,以此来降低自然环境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提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效果,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要想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建筑企业就要不断规范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制度,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加强监督和管控,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