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胜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35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谋求人民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24页。。虽然学界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主题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于该问题的深度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成果多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静态维度研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导向的研究有待深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待深化,更应该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理解“美好生活向往”概念的内涵,由此才能科学把握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或条件。我们只有从建党百年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探索历程、价值追求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党对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理论和实践,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重要论断的创新意义,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新起点上为实现人民更高层次美好生活向往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进而全面领会建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8页。这一论断,既概括了近代以来我国实现飞跃的历史进程,也形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实现政治解放到解决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彰显出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展现出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实现政治解放。无产阶级的一项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民的政治解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特别困苦,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解放是人民最大愿望。因而,中国共产党把推翻“三座大山”进而实现人民政治解放作为中心任务。由于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中国共产党必须争取最广泛的同盟者,建立各种形式的统一战线,同国内外反动力量作斗争,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先后实行了“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开展土地革命和实行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更大范围的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有力调动了各阶级的革命积极性。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反动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获得政治解放。在这一时期,党的路线和政策都是围绕“实现人民的政治解放”而展开,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和发展经济等活动,也主要服务于政治解放这一根本利益。由于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大力支持,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目标。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和最紧迫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与此同时,党领导人民广泛开展“三反运动”,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和宪法,人民第一次实现了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在政权得到基本巩固后,中国共产党又不失时机地实行“一化三改”,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此后,党对中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的认识,提出这一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这意味着在随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主要任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新征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党及时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1987年,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为更好推进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还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政策,在鼓励发展经济的同时,防止两极分化持续扩大。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深化改革开放,领导人民奔小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深刻教训基础上,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强调要完善所有制结构,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其次,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再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基础上,加快内陆地区开放的步伐,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能否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验。在这一形势下,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理念。在科学发展方面,强调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截至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512.8亿元,远远超过比2000年(99214.6亿元)翻一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第44页。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强调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53页。,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的需求,增加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截至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930美元(6)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史读物出版社,2021年,第99页。,成功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指数不断提高,对未来幸福生活有了更高期待。与此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进入新时代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时代和人民要求,适时提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论断并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全面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自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19页。为此,在扶贫攻坚的目标设定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为彻底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扶贫攻坚的方式上,由过去的“整村推进式扶贫”转为“精准式扶贫”;由过去主要“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由于明确了“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和“如何退”等问题,所以目标更明确,责任更清晰,方式更得当,扶贫效果更理想。截至2021年2月,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人民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49页。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得到贯彻执行,让人民的幸福线更加亮丽。一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的发展和解放受到作为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制约,只有通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发展和解放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进党的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3页。,在国家“强起来”的过程中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二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反映强烈、损害人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2页。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喜欢什么,就干什么”“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纠正什么”,勇于自我革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政策的落实,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三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的新阶段,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肩负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待。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仅给民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和便利”,而且为更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由上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民生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敢于刀刃向内,注重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层次问题,让人民群众对党有信心、能认同、真拥护,对未来有盼头,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是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大量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根本性变革和丰富性经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理念,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和初心使命,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属性和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11)陈祥健:《“人民就是江山”: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百年归结与时代宣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也凸显出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导向和人民立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探索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可分割。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除了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外,还要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的“异化”,劳动者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发展,只有从根本上消除阶级性社会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全面发展进步。(3)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发展,构成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人类在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同时人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每个人的发展又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觉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才能更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12)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强调人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对人的发展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更强调“德智体美”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过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例如,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标准。可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知更加全面,在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把美育和劳育提升到“德智体”高度上来。一方面,注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53页。;另一方面,提高体育、美育、劳育的比重,尽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育”的短板。二是对“人民的需要”予以丰富和完善。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这一表述近40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注重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认识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和文化的渴求在人的需要中占有更高的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需求更加多元,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既丰富和发展了“人民的需要”的内涵,也为党以后更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指明了奋斗方向。三是在满足人民多元需要外,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例如,在谈到我国的教育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培养更多高精尖创新人才,又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9页。,通过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标准,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供给来满足人民的个性化教育需要。由此可以看出,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整体来看,更侧重于“人的需要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重视上述内容的同时,把重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放在更高的位置上。而且从人的需要层次来看,实现人的能力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比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层次更高,只有实现了后两者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价值导向。
一切依靠人民。“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在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实现的。”(15)张立梅:《毛泽东领导方法及其时代价值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32页。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很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毛泽东曾明确概括说,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阐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6)《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下过乡,更懂得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告诫党员干部,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视群众路线为“党的生命线”和永葆“战斗力的传家宝”,并把它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第二条经验”的地位,并重申“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6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再次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
一切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毛泽东多次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0)《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和践行初心使命,“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1)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63-164页。所以,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利益大于天”,要求全党同志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使命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59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8页。,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宣示中国共产党要为民执政,为民掌权,为民谋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人民、敬畏人民、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理应享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设计,都包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更是把公平正义写进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强调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共享”的价值导向。在共享主体方面,强调全民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让每个人都能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共享内容方面,强调全面共享,除了物质方面的共享外,还要让人民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共享过程方面,强调共建共享,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分享更多改革成果;在共享阶段方面,强调渐进共享,意味着共享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低水平的绝对平均”。由此可见,党中央提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落实“共享理念”,期待通过发展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给。
领导全国人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孜孜探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共同富裕放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位置上,不断创新方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把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把它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5)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和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规划。基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从战略高度提前对未来30年的发展做出了擘画: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2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0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5页。写入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可见,把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使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方式和路径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目前,虽然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但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为此,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促进共同富裕。
把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后,我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在党的十六大上,为正确处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党中央提出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扩展为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这表明,我们党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即从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从党的十八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到“双同步”(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33页。不仅如此,党中央还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促进共同富裕。以分配制度为例,为缩小收入差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2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81-282页。所谓第三次分配,就是依靠“精神力量”,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募集、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虽然地位不如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高,但是第三次分配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价值指向,并结合新时代伟大实践,始终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和“促进共同富裕”,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激发人民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投身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中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多样,由此,党结合新时代特征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论断。为了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来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013年,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30)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394页。的阶段性特点,及时提出了我国经济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论断。与之相适应,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通过绿色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开放发展顺应全球化趋势,通过共享发展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论断。基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点,党中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改善国内供求关系。与此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在立足和依托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努力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和危机,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尽快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6页。。总之,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把经济“蛋糕”做大,为更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3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82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体现在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工作过程中,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争取做到科学执政和执政为民、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依法保障人民权力的合法行使。从民主过程看,所有政治主体都要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民主的形式上,除了选举民主外,要积极发展协商民主,避免西方国家民主只体现在“选举过程”的弊端,通过多商量,事前事后商量,形成最大“公约数”;从公民参与链条看,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等方面,都有切实的体现;从民主的领域看,人民民主所关注与应对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全覆盖。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选举民主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33)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年,第137页。,激发和凝聚了人民群众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兴。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充实,就不可能有昂扬向上的姿态,就不会有真正幸福的生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支撑,就不会对自己的文化发展有底气,就缺乏文化自信。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让人民精神更加富裕。一方面,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到根本制度的高度。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3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83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让人民群众对我国先进文化有信心、有底气,进而增强精神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随着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以文化作品为例,人们对文化作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既需要崇尚“高大上”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也需要“接地气”反映百姓居家生活的作品;既需要弘扬民族团结的作品,也需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品;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这要求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注重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精品。与此同时,党中央还注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增强实效性,让更多群众拥有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维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国情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仍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同时,由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期待,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刻不容缓。为适应形势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提出“社会治理”概念,突出体现了党在治理主体、治理原则和治理方法等内容的重大转变,治理效能也有了很大提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819页。,要求各个主体各担其责,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形式,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尽快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方面,注重加强基础性和普惠性民生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困难群众都能分享发展成果。根据数据统计,为推动城乡均衡发展,2012年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为4.54万亿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34万亿元,年均增幅为7%;从民生领域的一般公共预算看,2012年我国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领域的支出分别为2.12万亿元、1.26万亿元、8058亿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3.82万亿元、3.44万亿元、18659亿元。(36)曲哲涵:《财政对民生投入逐年增加》,《人民日报》2021年7月31日。可见,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保生态、惠民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逐步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有必要对发展方式进行调整。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加迫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3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0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8)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68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它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从源头、过程、后果等全过程进行保护和治理。为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生态环境的“颜值”普遍提升,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明显增强。另外,由于生物多样性关系整个人类的福祉,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物退化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张,采取了积极的负责任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东北虎豹、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39)李晓晴:《首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重要生态区域实现整体保护》,《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2日。自上述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生物的多样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今天,我国已经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还很艰巨,人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