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的快速诊断及有效防控策略

2023-01-02 09:51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口蹄疫圈舍病牛

赵 芳

(青海省门源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青海 门源 810399)

牛口蹄疫是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类牛疫病,其具有十分复杂的症状和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且病牛的唾液、粪便、尿液中存在大量病毒,容易感染到其他健康牛只。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引导广大养殖户明确牛口蹄疫的危害,主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牛口蹄疫的发生与传播。

1 牛口蹄的病原及流行特征

1.1 病原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导致,此种病毒的血清型有7 个,亚型则达60 多个。口蹄疫病毒不适宜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存活,若环境pH值在5.5 以内,经过短短数秒时间病毒将会被快速灭活。因此,在日常环境消毒过程中,可应用1%~2%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等消毒药剂。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温度适应力,适宜于-70~50℃的环境中存活。但若环境温度超过75℃,病毒将会被快速灭活。当养殖环境中出现病毒后,病毒将会在牛毛上持续24 d 左右的存活。此外,病毒也会被紫外线有效杀灭。

1.2 流行特点

通常情况下,冬季、早春等温度较低的季节容易发生牛口蹄疫。近些年来,由于牛及牛产品的流通频率提升,显著增加了牛口蹄疫的发生次数与疫点数,导致牛口蹄疫发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显著。口蹄疫病毒能够感染不同品种、发育期的牛、山羊、绵羊及猪等偶蹄动物。当牛遭到口蹄疫病毒感染后,不但病毒会在牛机体内长期存在,还会向外界长期排毒。其中,食道、咽部和软腭部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存在部位。携带病毒的牛会通过粪尿、唾液、乳汁等向环境中排毒,导致圈舍、草地、水源、饲料等遭到病毒污染。接触、饮水与空气传播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当车辆、饲料、饲喂工具等遭到污染后,其他健康牛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品将会发病。鸟类、鼠类、昆虫等也会携带和传播病毒。

2 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2.1 临床症状

结合临床研究得知,牛口蹄疫通常有2~7 d 的潜伏期。当牛发病后,体温在短时间内升高至41℃左右,有黄豆大水疱出现于病牛的口腔、皮肤、乳房等多个部位。大量的黏性分泌物自病牛口鼻中流出,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部分病牛的采食量明显降低,但每天饮用大量的水,且心跳速度显著加快。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水疱慢慢破裂,形成溃烂症状。若病牛机体抵抗力较强,持续7 d左右将会慢慢自愈。但如果有病变出现,病程将会延长至3 周左右。若病牛的病情严重恶化,会有身体颤抖等全身症状出现,活动量急剧减少,长时间保持扎堆、卧地不起的状态,且有黏性分泌物自病牛眼睛中流出,眼结膜的潮红状态明显,具有25%左右的死亡率。一般来讲,成年牛的机体抵抗力较强,患病后往往不会死亡。而犊牛由于缺乏良好的抵抗力,发病后容易有心肌炎、出血性肠炎等疾病伴随发生,导致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当怀孕母牛染病后,流产几率将会显著增大。

2.2 剖检变化

结合病死牛剖检结果得知,水疱、溃烂等症状于病牛内脏、支气管、咽喉等部位普遍存在,且有黑棕色痂块出现。大肠、小肠黏膜、胃部的血性炎症较为明显。病牛心脏被解剖后,可发现心包中的液体较多,保持浑浊、黏稠状态,且点状出血情况在心包膜头部位较为明显,有大量条纹存在于心肌部位,通常为浅黄色及灰白色状态,与老虎皮的纹路较为类似。此外,病牛肺部的浆液性浸润特征较为显著。

3 牛口蹄疫的快速诊断技术

3.1 表观诊断

当牛出现异常后,可对牛口腔、蹄部、乳房等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判断是否有溃烂、破裂等症状出现。再测量牛的体温变化情况,即可进行初步诊断。

3.2 剖检分析

剖检扑杀牛或病死牛,着重检查牛的咽喉、心肌切面、气管等部位,了解这些部位的病变情况,判断与牛口蹄疫的剖检变化是否一致。当确诊为牛口蹄疫后,要立即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避免进一步扩散和传播病毒。

3.3 病毒核酸检测

通过对出现异常症状的牛进行核酸检测,能够对牛进行精确诊断。

4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控策略

4.1 治疗技术

第一,紧急处理。当病牛确诊后,需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上报,将紧急扑灭措施落实下去,全面封锁疫点疫区,禁止往来人员或牲畜。且对病畜、同群病畜等进行扑杀与销毁,促使疫源得到消灭。及时进行大规模消毒,全面消毒处理畜舍与污染环境。在消毒过程中,可应用2%福尔马林、2%氢氧化钠等药液。分离鉴定病毒,当口蹄疫病毒的毒型确定后,紧急接种易感牛群。当最后一只病牛死亡或痊愈后,持续2周左右才能够解除封锁。

第二,科学治疗。针对患病牛,需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用青草、面汤等柔软饲料及清洁饮水供给病牛,做好牛圈舍的卫生消毒及通风换气工作,将圈舍干净干燥的状态保持下去。同时,结合病牛的患病部位,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针对口腔部位,可利用0.2%福尔马林、0.2%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牛口腔进行洗涤,再利用1%硫酸铜或10%碘甘油涂抹口腔溃烂面。或利用冰硼散、抗菌药物软膏等进行涂布,促使口腔溃烂面逐步痊愈。针对病牛蹄部,要将牛蹄浸泡于3%硫酸铜溶液或3%来苏儿溶液中,或先用清水进行冲洗,再利用20%碘甘油或抗菌软膏进行涂抹,最后在蹄部包扎绷带。需注意的是,清洗过后要及时擦干,避免病牛蹄部保持潮湿状态,否则痊愈速度将会减缓。针对乳房部位,要利用温水进行仔细清洗,挤奶前落实常规消毒工作,之后利用青霉素软膏、磺胺软膏等进行涂抹。部分病牛具有较为严重的病情,可依据10 mL/kg的标准利用消毒唑进行皮下肌肉注射。若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感染情况,则需在500 mL 10%葡萄糖溶液中均匀混合10 L 10%安钠咖溶液,对病牛进行静脉注射,以便有效控制细菌感染。若病牛持续较长时间的病程,且有酸中毒情况出现,则可向其静脉注射500 mL 5%碳酸氢钠溶液。在治疗患病牛时,要同步焚烧、深埋处理病死牛。当病牛痊愈后,需进行15 d左右的连续消毒,之后正常养殖工作方可开展。

4.2 预防措施

4.2.1 加大宣传科普力度

主管部门需积极组织科普教育活动,向养牛从业者介绍牛口蹄疫的危害性及基础性预防措施,促使养牛从业者的疫病防控意识得到提升,主动落实各项防控要求。为保证防控成效,需在常规宣传的基础上,将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的传播优势发挥出来,促使科普宣传的覆盖范围、影响力得到扩大。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疫病风险,需依据相关政策制度构建应急处理机制,以便高效应对牛口蹄疫疫情,于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最大程度上降低牛口蹄疫造成的损失。

4.2.2 落实免疫接种制度

养殖户要严格贯彻免疫接种技术规程,结合牛只生长发育阶段采取科学的免疫接种措施。一般来讲,4~5月龄的犊牛,就要依据成年牛的免疫接种程序及时接种牛口蹄疫疫苗,接种剂量控制为4 mL。顺利接种15 d左右,抗体将会生成。由于疫苗的有效期一般在6 个月左右,因此,牛口蹄疫的接种频率需保持在半年1次。

4.2.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要构建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要求饲养员对牛圈舍的粪便、污物等及时清理,且每天坚持通风,促进圈舍内外空气流通。牛口蹄疫病毒不耐酸碱,利用酸性或碱性消毒剂可快速杀灭处理病毒。要借助于2%火碱、10%石灰乳等定期消毒处理圈舍、场地以及各种饲养用具,消毒频率保持在1次/天,堆积发酵处理牛粪便。

4.2.4 优化饲养管理模式

牛口蹄疫的发生也可能由牛调运过程中传入病毒导致。因此,要落实自繁自养要求,尽量不要引进外地的牛。确需引进的话,则要做好引种地疫情调查工作,禁止从疫区引进。针对引进的牛,需采取隔离观察措施,隔离期限保持在1个月以上,以便最大程度上降低牛口蹄疫的传播风险。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结合犊牛、成年牛、母牛等不同发育阶段牛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方案,提高日常饲喂水平。禁止从不正规渠道购买劣质饲料,构建完善的饲料储存机制,避免因储存环境不佳而出现饲料霉变问题。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水源,每天及时更换饮水。有条件的话,可配备自动饮水器等,这样饮水卫生能够得到保证。

5 结语

综上所述,牛口蹄疫是牛疫病防治的重要疫病类型,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会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地区养殖业发展也会受到威胁。因此,养牛从业者要提升自身疫病防控意识,结合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与指导意见,构建完善的牛口蹄疫防控体系,消除日常养殖管理中存在的疫病风险,降低牛口蹄疫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口蹄疫圈舍病牛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晚秋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