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馨阳
鲁迅美术学院(110004)
从人类学的基本特征而言,比起其他学科,人类学的开放性更加明显。在民族学的研究范畴里,强调民族之间的平等,研究对象可以是各个民族。必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及其广泛性。
人类学领域有关于历史的考古学、关于文化的语言学以及关于社会的民族学。虽然每个分支有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方法,但是都研究文化资料。每一个学科都搜集和分析有助于说明人类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数据,以及在任何地方不同文化发展、调适和持续变迁的方式。同时人又是建筑文化的尺度,因而对建筑历史与当代历史走向的探讨应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这便是文章的一个重要出发点[1]。
文化人类学着眼于从习俗出发,探讨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及其含义。从两者的相互关系出发,建筑与习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当一个民族的习俗发生变化时,其所居住的建筑及其风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习俗变化速度相对缓慢,使得建筑在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慢性,这也就演变成了建筑在一个时间段具有稳定的风格。因此在一些民族中,仍然存在着古代建筑风格的原因。
现代建筑与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许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建筑为时代化建筑,大量的现代建筑物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是一种存在方式,从而失去了所谓的地域性和特征性。当建筑的地域性消失以后,也就会使得人们对于某一个城市或者是某一个地区的记忆感明显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场所失序”以及“象征符号”的消失。在该学科的相关领域中,象征都是通过一种行为组织或者是语言物体等对其进行深层次意义的覆盖。文化人类学开始从很物质世界的研究范畴转移到精神世界的研究范畴。在该学科的相关领域中,人是具有特殊意义存在,而且是能够进行支配的生物[2]。
现代建筑从功能至上出发,试图引导给人一种具象的感受,即所谓的“高效与舒适”的生活,而人从本质上还需要一种习俗的“自由”生活,即所谓的“性格与认同”,这就需要探寻有象征符号意义的建筑空间。因此通过研究文化和人类的角度来研究当代的建筑,也成为一种风尚,并且会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来自文化人类学的两大分支,一个是结构学派,另一个是现象学派。这两个学派分别对当代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潮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符号学、建筑人类学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建筑类型学[3]。
从语言学中诞生的结构主义,起源于1922年的英国。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通常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简言之就是人类生理以及结构的本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通过文化对人类的心理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生理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文化的灵魂是激发人类感知的符号,也就是说,通过人类的象征性及其无意识结构被发展成建筑符号学。该理论指出,对建筑符号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构成形式,核心就是通过这些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来阐明语义的关系。符号学三角形,由奥格登和理查兹创建。从中可以看出语义只是体现在抽象的符号关系之中,因为建筑符号学对建筑含义的探讨仅仅是和主体相分离的结构主义模式分析[4]。
总体来说,从建筑符号学到解构主义建筑的出现,就是从寻求符号所指的语义学到独重符号能指及其文本组合的句法学的转变。
从社会的层面来看,商品进入的无意识使普通大众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系统之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定都变得模糊,文化象征的符号很难独立存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已然出现一种趋向单元化的过程。
现象学揭示人类的主观性意识参与社会事实的构筑,而不赞成结构人类学说的那样,人只是无意识的被动,直接面对事物本身所做的一种行为。
建筑现象学目前主要有两大分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发展起来的建筑场所现象学和以梅洛·庞帝的知觉现象学为基础的建筑知觉现象学。两者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本质追求却是一致的,并且互为依据和补充,两者的综合可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整体。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在空间这个“形式”背后隐藏有更深刻的内容,那就是场所。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对于设计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充分考虑故事的真实性及故事的感人性。每一个场景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民族特色等[5]。
现代技术的逐渐发展掀起了新建筑运动的开始,给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增长以及社会文明的继续发展,同时也使地球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这一恶化的主要因素是当下社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度的去消耗社会自然环境中的资源,源头主要是人类对于当下现代技术的过分依赖以及毫无节制的使用。对于之前的传统技术以及理论,现代人却放弃使用,这也导致了人类共同的文化以及文明的遗产逐渐开始消亡以及衰退,自然物种以及文化等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6]。
在这一逐渐严峻的社会环境危机中,现代人类开始意识到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样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就当下而言,可持续性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得到了落实,并且获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其设计已经出现了最新的观念。人们相信在未来社会中的建筑主流都应该是以生态学这一观点作为基础,把人和自然相结合,把进化作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这也是社会人类在经过了以往历史的沉淀以及教训得到的思考以及感悟。
绿色建筑设计可以理解成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大都以生态学这一观点作为根本,把人与自然的所有进化作为主要目标,并且能够首先考虑到建筑环境中的特性。在建筑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整个过程中的建造等问题,还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或者对其处理进行研究。在绿色建筑这一范围中,让工程建筑材料以及废料能够得以再次使用,不断提高在循环中所出现的废气,废水以及其他物质的综合利用能力及继续开发能力,使其能够变废为宝。
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生态建筑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未来人类生存的重要战略之一。用可持续观与绿色生态观重新思考建筑设计,既是人类发展的需求,也是建筑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深层次拓展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建筑创作相结合的尝试和探索,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
人的行为能力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因此人的行为也会对建筑的格局、形式、形态、位置等具有重要的参考。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影响,确保建筑设计能够使得人具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但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保证以人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当代的建筑设计,以城市的空间、城市的环境为主要的设计依据,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关注人,关注城市的基本需求,保证人在该理念设计的建筑之下拥有更好的体验,还应该关注对整个城市的设计范围具有的影响,能够使得整个城市建筑更加规范,城市环境更加舒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能够使得人在建筑群中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确保人能够对该地区产生更深的精神寄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的提高,势必带动人们在精神追求上的进步,因此人性化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
从目前的世界格局而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使整个世界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就是为什么会导致整个世界或整个城市之间文化建筑的相同性。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必须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基本准则,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根据城市的气候环境条件设计和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
虽然现在的城市呈现出一致性的现象,但是在过去的历史中,其差异性较大。因此可以根据历史中的文化特色进行建筑设计。虽然设计的基本准则和基本理念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同,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问题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综合来看,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在现代化基础上进行考虑,真正体会到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结合。
随着世界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理念的更新更加势不可当。不管是建筑理念的变化,还是建筑设计的拓展,建筑方式的多元性,都是未来人们要面临的问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与城市规划的适合性,都能够体现出当代建筑学设计理念的风格。同时随着多个学科的发展,建筑学的设计需要充分考量其他学科的因素,比如说人类学因素、气候学因素、规划学因素等。建筑不应该与历史、文化、民族脱节,而是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但仍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不仅能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而且具有地域标志性,使人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要继承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又需要推陈出新,真正地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既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又需要考虑人的基本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时代特色,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及需求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