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佛山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特征研究

2022-12-31 10:13孙壹琴廖建荣
关键词:女工佛山服饰

孙壹琴 廖建荣 蔡 祺

1.中山大学 哲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2.广东工业大学 a. 通识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2 b.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历史上的佛山,在清朝被称为佛山堡,或佛山镇,主要属南海县[1]169。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山被清政府从南海县分出。次年,在行政上,佛山镇仍由广州府和南海县共同管辖。此时,南海县与顺德县、三水县和高要县一起,亦同属广州府。新中国成立以后,1974年,佛山市升为省辖市。此后,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和高要县逐步纳入佛山市的管辖范围。本文所探讨的佛山,在地域上指的是现今佛山市。佛山经济源于中原移民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演绎了中国“工商兴市”的传奇。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佛山与汉口、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这一时期,“南国丝都”美名远扬,不同阶层的佛山女性服饰形象在这一时期有着的不俗表现。

在清代,佛山地区从事农业与手工业的女性数量不断增长,她们因此成为当地不可忽视的群体。其中,不少女性在缫丝工厂做工,并由此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佛山地区纺织业的发展,面料的种类愈加丰富,面料的质量也不断地提升。在上述条件下,为了满足生活或劳动的需要以及出于对美的追求,当地富家女性群体与从事农业劳作及手工业的女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形象。在面料选择方面,由于佛山地区蚕桑业与蚕丝业的发展,清代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户投入到种桑养蚕中,提供了大量桑蚕丝原料。在此基础上制成的香云纱是具有鲜明当地特色的面料。在面料加工方面,清代佛山地区手工行业数量众多、分工明确。制作成衣亦是如此。面料加工行业的行会有生产各种刺绣品的顾绣行、晒布行、绸绫染色行以及皮金行等。生产成衣以及相应配套物件的行会包括织造中式服装的成衣行、专门生产女性衣裙装饰的栏杆行、头绳行、制帽行等等[2]198-228。

综上可以看出,一方面,清代佛山地区本土面料的普及有助于当地女性在兼顾价格、耐磨与便于行动等诸多因素下,挑选适合自己生活与劳动需求的面料。另一方面,类别众多、分工细致的加工行业,则推动了本地面料品质的提升,由此为不同阶层与社会地位的女性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上述两者都为清代佛山女性香云纱服饰地域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香云纱

在进一步探讨清代佛山地区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所独有的地域特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香云纱本身的地域性特点。香云纱,别名莨纱,主要产于佛山顺德一带。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摩擦性,会伴随着人的行动发出沙沙的响声,所以莨纱又被称作“响云纱”,后又因谐音被称为“香云纱”[3]464。1931年,广州西郊大刀山古墓内发现的一块造于东晋太宁二年的麻织物,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经由薯莨与河泥加工处理的织物。由此可推测,莨纱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东晋时期可能已出现在佛山地区[4]98-99。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后,南海县西樵出现了丝织机设备以及丝绸布料提花技术的革新现象[4]155-156。手工丝织业的技术进步为莨纱的出现以及日后愈发精美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以蚕桑丝为原料织成的“网眼通花”白坯是制作香云纱的基础。此种织造复杂的白坯面料上有许多透气孔,因此非常适合在湿热、酷暑天气穿着。

香云纱表面的黑色源于薯莨和泥土。薯莨是一种广东山间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止血、补血、理气、止痛、止痢和消肿的药用功效。民间亦有小孩服用薯莨驱邪的风俗习惯。

制作香云纱所需的泥土是珠三角地区特有的、没有污染的硫酸亚铁河涌泥。这也是为何目前莨纱只能在佛山地区,尤其是顺德一带生产的原因。白坯、薯莨与河涌泥是必备的原材料,除此以外,制作莨纱还需要适宜的阳光与晾晒用的草地,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前期已准备就绪,接下来便要落实具体的生产过程。前后30多道环节大致如下:

白坯准备→榨薯莨汁→浸莨水→洒莨水→封莨水→煮绸→封莨水→煮绸→封莨水→卷绸→过河泥→水洗→封莨水→摊雾→卷绸→检整码尺→成品入库

前期步骤,从榨薯莨汁到多次封莨水,主要是为了用薯莨制成的汁液给白坯染色。通过数次平涂、浸泡和曝晒的工序,使坯充分吸收薯莨汁的黄棕色。

过河泥,也称过乌、过污,是佛山地区制作莨纱的一道特有步骤。工人们首先将河泥搅拌均匀,制成糊状。然后他们将水泥地面打扫干净,把浸染了薯莨汁的织物平摊于地面上。之后,工人会将河泥均匀平涂于坯面上,使其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河泥。最后,众人一起将处理好的织物抬到沙地上,让河泥与薯莨互相作用。河泥中的铁离子与薯莨中的丹宁酸发生化学反应后,在坯面凝结出一种黑色沉淀物。经过后续的洗晒工序,坯的表面会变得油润乌黑。

摊雾,指利用傍晚之后的草地软化绸面。太阳落山后,草地已经充分吸收了地面的水分。所以,此时被平摊于草地的坯,质地会变软。

在纯手工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协作下,香云纱得以制成。成品织物的表面一面呈黑色、一面呈咖啡色。不仅是原料,仅就制作过程而言,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香云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佛山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特产之一。制造的成品面料质地柔软轻飘、清凉挺爽、透风不透光,且易洗易干、耐脏免烫。

二、清代佛山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

(一) 富家女性

由于香云纱是丝绸面料,考虑到造价与适用环境,较之手工业女性与农业女性,富贵家庭的女性使用得更多。清代佛山地区富家女多身着绫、罗、绸、缎、锦、纱、绉、绢等制作的衣裙。她们在面料、服装款式以及佩饰的选择上要更为讲究、精致。其中理想的夏季衣料仍是香云纱。[5]79-113在服装款式方面,富家女多选择大襟衫、锦袄、霞帔、百褶裙等[6]48。到了清末,她们上装普遍穿着高领圆脚的大襟衫和珠绣旗袍,并装饰以铜质花纽扣[1]921。下装多选择唐装裤、束管裤和百褶裙,并搭配缎绣的鞋。其中,比较讲究的富家女还会在袖口、衣衫脚或者衣领开襟的上方等处配上珠绣或者刺绣[5]79-113。此外,富家女也多喜爱在肩背部披上披肩,在大襟衫侧叠上手帕,手帕的中间或者四角一般还会绣上蝴蝶、花等图案作为装饰[7]68-73。

除了香云纱服饰的款式与造型,富裕人家的女子亦会在发型发饰上用心。女子束发并戴包头,配上金、银、珠、玉、宝石的簪、钗、环等各类头饰[7]68-73。图1照片中呈现出的女性,坐姿直挺,仪态端庄沉稳。在造型上,这位富家女以长衫搭配直筒裤穿着,梳长辫子并留齐刘海。为了进一步凸显其品行、家境和地位,旁边的桌上还摆放了梅花和洋钟。

图1 清末佛山女性服饰形象[5][注]参见余婉韶《佛山民俗》书中图片部分第4页。

通过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富家女子的服饰形象透露出一股闺秀风韵。在服装款式、装饰品与造型上,种类多样且丰富,造价亦不低。从服饰形象本身的角度上看,富家女性的穿着打扮凸显了本地纺织与制衣的特色。

(二) 手工业女性

明清时期,佛山地区的女性从事纺纱织布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以佛山镇为例,不论家境如何,女子自6岁起必须学习纺织[8]。清代佛山地区纺织业的发展亦为当地女性从事手工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清末佛山地区约有5万人从事织布业,拥有至少20名工人的织布工厂达2 500家[9]365。此外,不同地区,如佛山涌附近、社亭铺等处,出现了从事丝织物生产、拥有诸多机户的大型作坊、会馆和手工业工厂[4]155-156。清末时期,由于佛山地区本身具有雄厚的缫丝基础,加上当地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的创始人、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先生所发明的足踏缫丝机具备明显的生产优势,缫丝机器与缫丝工厂的热潮逐渐在佛山地区扩展开来。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顺德境内的机器缫丝厂就有100多家[10]32-39。此类型丝厂规模可达到三四百人。缫丝技术的改革推动缫丝工厂大量出现,纺织业对纺织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当地女工被招入工厂。有的女工负责运送和派发蚕茧到相应的缫丝位,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有的则制作成品丝和蒸煮丝,每日将当天的工作完成后才回家[10]32-39。与农业女性群体一样,这些女工们的服饰特点同样需要与她们的工作环境相契合。因此,在探究佛山地区手工业女性穿着打扮的同时,我们亦要分析她们的劳动情境。

作为劳动女性,丝厂女工的工作并不轻松。我们从下述歌谣中描述的场景便可窥知一二:

数茧歌

镬底咁乌唔见母呀,难为姐你屈挛躬。(白)去时戴星宿,返时摸错屋。午后更兼逢日猛呀,汗珠流落哩洒湿衣衫。

(流传于顺德市一带,吟唱者:张仿,收集者:余婉韶、周婷元)[7]68-73

缫丝女工的工作非常辛苦。相应的,女工们的收入亦是可观。即使如此,缫丝女工仍保持节俭的生活习惯[9]365。传统的歌谣中对缫丝女工的形象有所描述:

缫丝女自叹(一)

丝娘子好光辉,身上打扮四衽齐;一早起身天未白,梳洗未完又闻二轮鸡。离家急脚返工去,狼忙奔走气兮兮。

(流传于顺德一带,张汉晨搜集、整理)[11]189

综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女工们年轻有活力,喜好干净整洁,讲究衣着但不苛求妆饰。即使在热气环绕、工作量繁重的缫丝间里,女工们的服饰不仅款式较简洁,而且耐磨、挺爽、易清洗。再考虑到收入这一优势,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女工们选择香云纱制成的襟衫或裆裤这些质量较好、简洁方便的款式[12](图2)。穿鞋方面,女工们多偏好木屐。由于木屐走路时会发出特有的“哒哒”声,所以缫丝女工群体上下班时,她们的必经之路上会久久地回响着“哒哒”之声[6]48。

图2 佛山青色大襟单褂和香云纱百褶裙[注] 出自邢琦.流芳系列:服饰分册[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137.

从晚清起,广东地区出现了自梳女这一特殊的女性社会群体。她们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在服饰形象上也区别于当时的普通女性,这一女性群体的生命境遇,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在广州的婚俗中,“自梳女”和“不落家”是一种特殊的女性文化现象,清末盛行于广州、番禺、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也被称为“姑婆”,多见于顺德、南海等地。当女子决定不嫁人、不求偶时,其需要先选择一个吉日,在亲友的见证下,将辫子盘于头上并梳成发髻[2]10-11。这种习俗便被称作“自梳”,也叫作“梳起”。一旦将头发“梳起”,就不能反悔,否则会受到乡规村约的惩罚。着装方面,中青年自梳女多穿着香云纱裤,老年自梳女则喜好香云纱大襟衫配香云纱裤。

如果说广东地区第一代自梳女的出现是出于纯粹的自我意愿,例如因不愿在婆家受气而选择终身不嫁,那么第二代自梳女的涌现,便和清末珠三角地区蚕丝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由于自梳女终身不婚,加之自身家境困顿,因此她们需要在年轻时拼命工作,为年老的生活多攒些钱。清朝末年,顺德等地蚕丝工厂的数量快速增加,工厂对工人的需求亦急剧增长。由此,因丝织产业的兴盛而出现的大量女工,大部分就成为第二代的“自梳女”[13]。其中,不少缫丝女工为家境贫寒的劳动者之女。为了改善生活,也为了更好地完成分配的庞大工作量,相当一部分的缫丝女工选择成为终身不结婚的“自梳女”。所以,即使在大热天,生病的女工仍然裹着棉衣,坚持守在卷丝机火炉旁[14]。

制成衣行业的女工穿着的款式主要为大襟衫,脚穿有搭袋的平底布鞋。由于工作环境不同,这些制衣女工们可以穿大裆裤,并佩戴一些档次较低的银制或玉制的首饰[15]。从《女工罢工图》所呈现的顺德缫丝厂罢工场景(图3)中,我们可以推测,此时期在丝厂劳动的女性数量非常可观。女工们多梳长辫或是挽发髻,以宽大的襟衫搭配直筒裤。衣着多处可见镶边。从整体上看,女工们的穿着打扮讲求简单整洁的风尚,且着装较为统一。这不仅是出于自梳女之间维系物质和精神统一的需要,亦是女工们表现对工人这一社会身份的集体认同。统一且简洁的服饰搭配直观体现了手工业女性对她们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

图3 《女工罢工图》(局部)[注] 尹熔绘,刊于《赏奇画报》丙午年(1906)第十五期,张克诚、朱锡昌、霸伦、海仲等编辑,光绪三十二年(1906)石印本。出自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旧粤百态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晚清画报选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9.

综上,与富家女子相似,手工业女性穿着香云纱服饰,亦因讲求着装轻便,方便工作又凉爽透气,同时亦会挑选配饰,适当打扮。不同之处在于,女工们更为看重整洁干净。这一点应是劳作环境不同导致的。女工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车间,而非田间。此外,结合“自梳女”的现象,我们亦可以认识到独立自主的意识在佛山女工之间开始逐渐盛行的趋向。而她们的工作服饰本身就是这一趋势的最佳表现之一。从整体上看,不论是在面料的选择、服饰形象的成因上,还是在改善自身境遇的追求上,这些都与清代,特别是清末佛山地区蚕桑业与丝织产业的发达紧密相连。简言之,佛山地区手工业女性的香云纱服饰形象已经具有深厚的地域特色。

(三) 农业女性

清末佛山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代桑基鱼塘与种桑养蚕在佛山乡村地区的兴起与发展。从整体上看,蚕桑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逐渐商品化、专业化。在这一扩展进程中,从事植桑养蚕的妇女,尤其是参与种植桑树等重体力活的女性,劳作十分辛苦,加之佛山地区夏日较长,用麦秆制成的草帽、尖顶和圆顶的竹帽亦是劳动妇女们的选择。但在穿着打扮上,劳作的女性们仍有着相对应的需求和讲究,戴耳环在乡村妇女间较为普遍, 这与穿耳习俗在农村的流行紧密关联。过去人们认为,穿耳能将人扣住,并保护人们免受小人的暗害,而耳垂下打了小洞之后,戴上耳环加以装饰便是自然且必要之事[7]68-73。

对于劳动时的着装,在上装方面,女性劳动者通常选择大襟衫,即旗装。大襟衫的主要样式为斜领,五到七颗纽扣,右边的叠襟会被扣上。大襟衫在清末民间非常流行,其下摆宽松,衣袖较短而袖口较宽,与常用的款式相比,短款大襟衫更有利于行动和劳作,所以乡间妇女多穿短款[7]68-73。在下装方面,农业妇女多穿着直筒唐装裤和流苏裙。唐装裤多为黑、蓝、灰色,整体造型较为宽松舒适。其裤裆较深,没有口袋,且不分正反面(图4)。穿着唐装裤时,裤头互相掩盖,被固定于腰部。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束紧;二是用腰带绑定[5]92-112。常年从事种桑养蚕的妇女,尤其是参与种植桑树等体力活动的农业女性,为了行动方便,劳动时赤脚或者穿草鞋。日常生活中,她们则以穿木屐为主[5]79-113。

图4 大襟衫[注] 提供人:沙头计生。2019年5月拍摄于顺德冰玉堂文物馆。

由此可看出,农业女性对着装的选择以行动便捷与凉爽透气为主。劳作虽然辛苦,但这并不妨碍女性爱美的天性,因此当地的农业女性仍会在面料与装饰上用心。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佛山地区桑基鱼塘与种桑养蚕发展的需求促使农业女性群体数量增长;另一方面,蚕桑业规模的扩大又推动了服饰面料种类的增加与质量的提升。概言之,佛山地区植桑养蚕的兴盛与当地农业女性的服饰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前者有效地推动了后者地域性特点的形成。

不论是服饰形象的出现、选择与多样化,还是女性地位的改变、独立意识的提升,都与清代时期佛山地域发展的特点有关,是当地纺织工业发展的产物。不过,较之富家女子,手工业女性与农业女性在香云纱上的消费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农业女性中的年轻女孩亦会选择花布或者格子布,而老年女性则多考虑黑色布料、薯莨布[5]79-113。手工业女子也会考虑黑竹纱制作的服饰[11]189。

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水土,清代佛山的女性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生活或劳动需要来选择和搭配服装与饰品。换言之,在清代佛山所形成的不同女性群体的服饰形象,其本身便代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佛山地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特定产物。

三、当代的延续

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穿香云纱服饰的清代佛山女性成为一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时代印记。清代佛山女性香云纱服饰亦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得以延续与应用。较之农业女性与手工业女性,富家女在发型、面料、服装款式以及饰品上有着更多的选择。因此,富家女性的服饰形象更容易被现代设计所传承和吸收。在富家女性所使用的诸多面料中,香云纱可谓是最具佛山地域特色的丝织物。此外,考虑到广东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通透凉爽、耐脏耐穿的香云纱便成为了备受广东设计师推崇的面料之一[16]。由于色泽偏深,所以在面料搭配上,设计师往往考虑选用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色彩,如此便可进一步凸显香云纱原本独有的色泽。而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可以在服饰形象上继续沿袭清代佛山富家女稳重温婉的气质,并将之与当下女性健康时尚的精神面貌相融合。例如,广东香云纱品牌“天意”新推出的女性高档成衣,以稳重平和的款式展现现代女性健康自然、充满生命力又不乏宁静稳重的形象。加之高档时装本身面向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因此,高档成衣可以更好地契合女性穿着者气质不凡、高贵优雅的品性。对时装设计师而言,若要以时尚的形式再度呈现清代佛山地区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不仅要考虑纺织面料、图案或技术等二维平面上的表现手段,亦要将平面背后所承载的审美需求与神韵纳入其中。

概言之,当下的专业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清代佛山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加以延续及转化。他们以更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形式,以新的面貌将过去的服饰形象及形象本身所具备的地域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地域传统再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结语

清代佛山地区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不仅呈现出此时期佛山纺织业的发展水平与状况,亦成为佛山人社会生活的写照,反映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佛山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特定时期的生产条件,才会催生清代当地独有的多样化女性社会群体,以及相应的女性劳动力需求与女性独立意识。佛山地区特有的女性服饰形象应运而生。简言之,此特定时期所形成的香云纱服饰形象具备了鲜明的地域性与时代性。这些服饰形象所蕴含的地域色彩为当今的设计所承袭,并被赋予了当下的审美趣味。由此,传统的女性服饰形象被更为广泛地关注,并由此进一步融入现代的审美风尚之中。换言之,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佛山地区特有的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皆以不同的形式,构建起自身独到的审美风尚,并唤起世人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兴趣与共鸣。

猜你喜欢
女工佛山服饰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提升医院女工工作水平 维护女工权益之探索
动物“闯”入服饰界
佛山瑞光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