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萍 尹露 钟媛 殷小容 左云霞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麻醉护士(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CRNA)最早出现于美国,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1],其角色定位、培养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业已完善[2]。而我国麻醉护理起步较晚,全国各地麻醉护理发展参差不齐,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差距悬殊,参加过麻醉护理学历教育的人数不足5%[3],麻醉科护士的培养以毕业后教育为主[4],但缺乏系统及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模式[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6],该通知从国家层面对我国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岗位职责与人力资源配备给予了指导性意见,为长时间中国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定位不明和岗位职责不清画上了句号,为我国麻醉护理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且为麻醉科护士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教育的摇篮[7],经过2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师德师风严谨、教学技能精湛且教学热情高涨的师资,师资的梯队建设合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引领着全国麻醉医生毕业后教育的开展[8-10],为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为满足本院和全国医疗机构对麻醉科护士的迫切需求,推动我国麻醉护理学科整体协调发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麻醉科护士,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科护士培养模式,2020年7月我科在全国试点,率先以“社会人”招生方式开展为期12个月的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招收到19名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均通过各项考核,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顺利结业,其中18名学员留院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11],建立了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体系,制定了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细则,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培训细则的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麻醉护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学科,同时也是麻醉学与护理学的交叉学科,麻醉专科护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和风险高等特点,因此,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对象应是完成了住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并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本科学历护士,但具有护理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护士不受完成住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限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6]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麻醉科应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提高麻醉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麻醉专科护理服务内容包括:专科门诊护理、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疼痛诊疗护理、麻醉后随访、专科病房护理、麻醉科的总务管理及根据医院功能定位开展教学与科研[6]。笔者根据该文件对麻醉科护士岗位的确定,制定了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即通过全面、正规和严格的培训,使受训学员在完成培训后能胜任麻醉科护士的所有岗位,达到护师职称水平;系统掌握麻醉护理基本理论和专科护理技能,熟悉麻醉学相关知识、各麻醉护理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及护理人文相关内容,了解麻醉护理教学和科研的开展,具有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
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以麻醉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其培训内容如下。
3.1麻醉护理各岗位的轮转 轮转麻醉护理各个岗位,熟悉工作流程和内容。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间为12个月,临床护理工作日应≥245 d。轮转的麻醉护理岗位有麻醉复苏护理、术中麻醉护理、麻醉科总务管理、手术室外麻醉护理、麻醉门诊护理和麻醉后随访等。轮转的术中麻醉护理亚专业包括普外科麻醉护理、神经外科麻醉护理、小儿麻醉护理、心胸外科麻醉护理、日间手术麻醉护理和妇产科麻醉护理。
3.2理论知识的培养 通过理论课程讲授和自学2种方式来构建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体系。理论课程的内容涵盖麻醉药理、气道管理、循环管理、各外科手术相关知识、术后复苏护理、监测评估、疼痛管理、护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与职业防护、人际沟通与交流、麻醉护理教学与科研方法等。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麻醉医生和麻醉科护士来负责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每月以4次专题讲座和2次查房的形式开展,开课时间一般设置在工作结束后。同时还需培养学员的终身学习能力,要求学员自学由刘保江和晁储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麻醉护理学》(第1版),推荐阅读由王天龙、刘进和熊利泽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摩根麻醉学》(第6版),由邓小明、曾因明和黄宇光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米勒麻醉学》(第8版)等经典麻醉学著作。
3.3麻醉护理技能的培养 护理技能的培训包括麻醉护理专科操作、麻醉专科操作的辅助配合、急救技能及危机处置能力。麻醉护理专科操作是由护士主导的操作,如球囊辅助通气、麻醉机的使用、麻醉前准备、吸痰护理、监测设备的使用、输液泵和微量泵的使用等;麻醉专科操作则是由麻醉医生主导的操作,麻醉科护士进行辅助和配合,如气管插管的配合、深静脉或动脉置管的配合、气管导管拔除的配合、血气分析和血栓弹力图的测试及自体血液回输等。麻醉护理技能培训以操作示范、小组演练和麻醉模拟教学等形式开展,每月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3.4组织领导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养 非知识与技能性能力是岗位胜任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国内外研究[12-13]显示,麻醉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特征应包含领导力、沟通力和应变力。通过定期组织“学员面对面座谈”“危重患者抢救情景演练”和“麻醉模拟教学”等活动来实现以上能力的提升。“学员面对面座谈”由总带教老师主持,护士长及教学组长共同参与,首先反馈近期从教师方和学员方收集到的培训情况汇总,再请每位学员介绍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近期培训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等,以增进学员之间的了解,构建更紧密的同伴关系,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借鉴他人之长,规避他人之堑;“危重患者抢救情景演练”是由4~6名学员组成一个小组,并搭档配合进行的模拟抢救演练。由教师设置危重患者的病情,由小组组长进行角色分工,指挥组员进行抢救,组员在抢救过程中有效沟通且分工合作,抢救结束后对整个抢救过程进行“复盘”,以提升领导力、沟通力和应变力;每周开展“麻醉模拟教学”,由学员承担教学剧本中的各种角色,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察,另外一方面可培养学员的非知识和非技能性能力。
3.5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病案讨论是我科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开展的一种教学形式,一个组织较好的病例讨论不但可帮助医护人员回顾医学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同时还能拓宽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因此,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需参加每周4上午的临床病案讨论,同时将临床病案讨论的形式引入到麻醉科护士的培养中,每月开展1次麻醉护理病案讨论,由麻醉护理组长组织,选择最近临床上发生的特殊案例进行护理病案讨论[14-15],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提升麻醉科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
3.6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培训的过程中设计了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课程,对麻醉科护士进行较高能力的培养。无论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将来是否在教学医院从事麻醉护理工作,其也会成为“传帮带”的主力军,因此,教学能力培养不可或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培养的目标。每一位带教老师需以身作则,躬亲示范,让学员沉浸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内,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内化为自身品质;每月安排1次学员主持的护理查房,提高其教学PPT的制作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在讲台授课的自信心。安排文献检索、文献管理、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和论文撰写等课程,让学员构建基本的科研能力,同时鼓励其参与麻醉医生和麻醉科护士的科研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以“社会人”身份与医院签订《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合同》,形成培训关系,保障学员与培训机构的权利。学员人事档案由市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代管。待遇方面参照本院新进护士的薪酬级别进行奖助学金发放,并根据培训期间的表现给予奖励,硕士或博士学历参照医院相应规定发放,医院统一为学员购买社会保险,每月发放220元的误餐补贴,医院图书馆对学员免费开放。培训期间食宿由学员自理。
5.1每日工作量的登记 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电子表格中登记每日的工作量。在《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手册》中登记每日的受训内容,如麻醉前准备次数、协助气管插管次数、协助动脉置管次数和复苏患者数等。
5.2每月岗位胜任力评价 每月由带教的麻醉科护士及麻醉医生和搭档的手术室巡回护士对学员进行岗位胜任力的评价。该评价包含4个维度,13个条目,分别从工作积极性、专业知识掌握、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对学员进行评价。岗位胜任力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为不合格。
5.3每月护理查房考核 每月由学员主持1次护理查房,查房的内容从该月自学的章节中节选。护理查房的时长设定为15 min,学员需要根据时间限制来组织自己的查房内容,不能超时和提前结束,考察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筛选、重组与表达,也锻炼其对时间的把控。由总带教老师对每位学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根据制定的《护理查房考核表》来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为优秀。
5.4每季度专科技能考核 每季度由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组织学员进行专科技能的考核,考核的项目为轮转的麻醉亚专业所涉及的专科护理操作,如轮转神经外科麻醉亚专业时,考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监测。每个专科护理操作项目均有统一的考核评分表,以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满分100分,得分≥95分为优秀。
5.5每季度专科理论考核 每季度进行1次专科理论考核,考核的范围为该季度专题讲座、查房讲授的知识点及自学计划中的内容。试卷包含单选、多选、简答和案例分析4种题型,满分100分,得分≥90分为优秀。
5.6结业考核 结业考核由医院护理部、医院毕业后教育部和麻醉手术中心共同组织完成。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专科技能考核、岗位胜任力考核、教学能力考核和科研能力考核等5个方面。考核合格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颁发《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完成1年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面向社会双向选择,优秀者留院工作,未留院学员可自主就业。学员通过了系统及规范的培训,各级医院麻醉科也会向结业的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伸出橄榄枝,就业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麻醉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及工作节奏快等特点,但目前新进入麻醉科工作的护士大多没有经过规范和系统的培训,麻醉学及麻醉护理学相关知识储备少,岗位胜任力不足,不利于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安全,亟须探索和建立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提高麻醉科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经验表明,医院重视麻醉护理工作的开展,关注麻醉科护士的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初级麻醉护理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