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宇
内蒙古有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现有耕地927.2万公顷,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365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7倍,在现有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1.耕地和水利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高标准农田275万公顷,改良盐碱化耕地10.48万公顷。2021年新增高标准农田30.67万公顷,改良盐碱化耕地0.81万公顷。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2018年有效灌溉面积21.31万公顷,其中灌区有效灌溉面积9.7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51万公顷,其中喷灌和滴灌面积11.61万公顷,渠道防渗节水面积5.14万公顷。“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加大了农田和水利建设的步伐,为内蒙古粮食连年丰产打好了基础。
2.机械化水平。2020年全区机械播种面积为800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37%;机械收割面积为670.38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内蒙古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0%和82%。
3.加大了种子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内蒙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了上升,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持证种子企业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了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就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平均育种科研投入达到利润额的7%左右。2019年,自治区内自有知识产权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上,向日葵达到58%,高粱达到50%,谷子超过75%。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结合,选育出兆丰5号、巴麦13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牌,推进了农产品的量质提升,都为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责任奠定了优质的物质基础。
内蒙古有优良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201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十强,首次人均粮食超过1000公斤、单产达到4500公斤/公顷以上,粮食总产量超过2500万吨以上,之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总产量基本持续提高。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8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3664.0万吨,实现“十八连丰”,已进入全国前四强,粮食单产达到5362.5公斤/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1483公斤,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是全国的3.13倍。
1.激励政策方面。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耕地、草场、粮食、良种、农机、产业发展等具体优惠政策及各年的一号文件等,内蒙古和相关部门对这些政策积极落实落地,极大提高了农牧民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
2.保障政策方面。农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对农牧业稳定生产起到“保驾护航”作用,解决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2015年以来,自治区本级财政在全区范围内给予保险保费补贴,表现为:一是品种上逐步从粮食拓展到畜产品;二是开始全域覆盖;三是从成本到收入保险,保费和理赔及时到位,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内蒙古属于温带到寒温带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其中,沙漠面积为22.6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9.16%,当前全区已有一半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自治区农牧业碳排放量较大、废弃物较多。农牧业的碳排放量仅次于工业居第二位,而主客观原因导致的秸秆燃烧,也增加了碳排放量;自治区平均每年地膜用量10万吨左右,但回收率和利用率不高;牲畜年产粪污量1.65亿吨,但种养结合不紧密,粪污处理压力大,造成农牧业废弃物较多。以农作物化肥使用量为例,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认定每公顷农作物化肥使用量的安全线为225公斤/公顷,内蒙古农作物化肥使用量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依然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因此,在内蒙古一直努力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前提下,取得了粮食十八年连丰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代价,农田生产经营环境遭受的污染程度不可低估,致使生态环境较差,亟需改善。
在耕地方面,内蒙古现有耕地927.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左右,坡度较平坦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57%,但分布不均、质量低,且后备储量耕地也非常有限。另外,内蒙古农作物基本一年一季,复种指数低,有部分耕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还需要进行年际间的轮休,耕地资源的整体质量较低。
水资源短缺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内蒙古更是干旱少雨的水资源紧缺地区,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6%,平均每亩耕地占有的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2019年全区耗水量中农业总用水量占总耗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0.7-0.8有较大的差距。水资源的严重透支,阻碍了内蒙古生态安全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制约着内蒙古农产品量质提升。
内蒙古农牧业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发展速度较快,但起步较晚、规模小,致使内蒙古三次产业量质提升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一是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由于长期对农牧业、农村牧区投入不足,农牧业基本建设明显滞后,致使农牧业发展基础并不牢固;存在着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比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牧业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低、农牧业增加值低等问题。二是三产融合度低,且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缺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尚未形成优质高效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产业体系,致使三产融合度低,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不相适应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农村牧区农产品生产基地量质提升。
1.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自上而下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用系统理念构建全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一个绿色、生态、高产、优质、高效、智能、可追溯的农产品安全体系。在保障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前提下,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把内蒙古由农业大区发展为农业强区,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2.以需求侧管理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不断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量质提升,满足多档次、多样化的消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1.加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末,力争建设高标准田总量为366.67万公顷;改良轻、中度盐碱地13.33万公顷;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行动,保护黑土区耕地28.67万公顷。在奈曼等64个旗县建设高标准农田33.33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66.67万公顷。积极加强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完善灌排实施体系,增强水资源调控和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以最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逐步解决自治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推进农产品量质提升。
2.以良种繁育为基础,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种子是农牧业的“芯片”,国家和自治区给予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持,自治区实施了种业发展行动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提高育种创新,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根据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要稳定在130万亩以上,畜禽、农作物优良品种达到10个以上,提高种质资源的自主性。
1.推进全产业链、供应链延伸融合。一方面要推进全产业链、供应链前向延伸融合,以优质种质资源为基础,向农业环节延伸,强化农业生资数量和质量供给的及时性、稳定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培育农产品多层次的名特优品牌;另一方面,推动全产业链、供应链后向延伸融合,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原产地初级与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向产后加工环节延伸,带动农业后向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升级和农产品梯度增值。
2.加快推进农牧业三产融合的数字化、现代化,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价值链。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智慧农牧业、田园综合体、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商直供、产地直销、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在满足农牧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农牧民利益共享及升值的条件下,依托名特优品牌的农产品,促进三次产业融合,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城乡互补的区域性“全产业链-增值链-农民增收链”三链循环高效连接的产业集群,推进高质量的“科技+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内蒙古农产品量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