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亮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 三亚 572000)
机场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内的重要环节,为旅客、货物进出港提供服务。机场公司经营业务由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以下简称“非航业务”)两个部分组成,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航空性业务是指与飞机起降和旅客服务相关的业务,其业务定价大部分由政府统一定价。非航业务是指航空性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包括商业、地面服务代理、货运业务、广告、停车场、酒店等业务。机场旅客运输量的多少决定了航空性业务的规模,而非航业务的发展,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反哺于航空性业务的发展。受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时刻容量、空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机场公司在提升旅客运输量方面可以做的工作有限。传统非航业务也是依靠提高旅客运输量,从而带来商户租金上涨,但高昂的租金必然带来价格过高的问题,给旅客消费带来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非航业务的发展瓶颈,扩大非航业务收入规模,从而改善机场公司的经营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离岛免税政策研究,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做大做强离岛免税业务,将会迅速提高机场公司非航业务收入规模,同时随着免税购物需求的增长,也为机场带来了增量的旅客,提高了机场公司经营效益,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大部分机场建设都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设计规划时对未来航空市场发展需求研判不足,航站楼设计规划缺少前瞻性,随着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发现可使用的商业面积有限、商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非航业务的发展。另外在功能布局上基本以旅客乘机流程来设计,没有匹配旅客动线设计,也对非航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机场公司非航业务种类较多,经营方式较为灵活,租户比较分散,也给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以旅客吞吐量国内排名前二十位左右的S机场公司为例,近年来,通过改扩建候机楼、调整商业布局等方式,其2021年非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近三年非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不大,基本达到稳定饱和状态。机场的非航业务收入构成主要有六个部分,其中商业(餐饮、零售、租赁等)占比35%,货运业务占比12%,地面服务占比15%,贵宾收入占比10%,酒店业务占比8%,广告收入占比5%。从行业数据来看,国内机场非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在60%左右,而国外标杆机场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由此说明国内机场非航业务提升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机场作为当地城市的“窗口单位”,以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一直以来采取多种手段加大运力投入、吸引更多的旅客,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旅客量基本饱和,这样也导致非航业务规模趋于饱和,提升空间有限。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受航站楼早期建设的影响,可使用面积影响,可用商业面积有限。二是业态单一,缺少体验类商业服务。商业没有品牌特色,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对旅客购物需求情况不了解,导致租户与机场没有形成双赢。餐饮业务没有特色,缺少精品,旅客体验感较差。三是价格普遍偏高。在价格方面基本定价偏高,没有做到同城同价,容易造成旅客消费需求减少和服务评价较低。四是驻场商户服务体验差。由于商户基本采用租赁经营的方式,缺乏统一的商业规划,同业竞争太强,很多商户都出现退租的情况,同时商户为压缩成本,在服务方面不理想,导致旅客服务体验较差。
在传统非航业务发展受阻的背景下,唯有发展新兴业务,而离岛免税政策的落地,将是机场公司最大的发展契机,机场公司也会在第一时间把握机会,做大做强离岛免税业务。另外也要提升存量业务,其主要措施为:一是商业方面。一方面加强监控现有的商业资源的利用率,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重点针对快到期的商业场地、闲置土地等进行招商和开发,避免因招商问题导致的商业场地空置问题发生。另一方面是做好商业业态布局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引入更多高品质零售、餐饮休闲业态,实现有税商业和免税商业的有效补充与融合,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通过常态化的营销互动,推动机场经营效益提升。二是提高货运业务规模。必须全面提高货运信息化水平和地面服务质量,提升跨境贸易自由便利化水平,着力推进跨境贸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营造国际先进的口岸环境。
1947年全球第一家机场免税店诞生于爱尔兰香农机场,经过70多年的发展,2019年全球免税市场已达5636亿元,免税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免税销售收入不断提高。免税业态包括了出入境免税、离境退税、离岛免税、本岛免税、跨境电商等,其中离岛免税政策是指对乘飞机、火车、轮船离岛(不包括离境)旅客实行限值、限量、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免税商店(内或经批准的网上销售窗口)付款,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指定区域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免税行业开始于1979年,近年来,我国免税政策逐步放开,适时完善了并放宽了免税相关政策,免税行业高速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大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停摆或者严重下滑,但是我国免税行业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市场,中免集团超过乐天,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旅游零售运营商。
2011年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的公告》,2011年4月20日起,海南省试点执行。发展至今经过了7次政策升级,个人年度交易限额从最初的5000元增长到10万元,取消了单件商品金额限制,增加了电子产品、酒类等7大商品种类。可以预见,未来海南将不断放宽免税政策,免税额度不断提高、免税商品种类愈发丰富、购物与取货越发便捷。离岛免税政策将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促使更多的旅客来海南购物消费,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机场公司发展离岛免税业务经营模式包括收取特许经营费和组建合资公司两种。收取特许经费费是指机场公司将场地租赁给免税公司,一部分按照经营场所销售的免税收入按照确定的比例进行提成,另外就是按照提货点场地面积收取租金。由于提成比例和租金单价远高于原传统商业租金价格,机场公司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投入,所以收入较高,扣除原传统业务之后的收入都是纯利润,可以迅速提高机场公司非航业务收入规模和经营利润。
合资公司经营模式就是机场公司和免税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一家新的免税品公司,由机场公司负责场地,由免税公司负责牌照申请和经营管理,双方共同获得合资公司的分红收益,同时将两家单位绑定,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实现免税销售业务提升,共享收益。机场公司可以同时采取这两种经营模式,部分机场只有收取特许经营费的模式。
自2011年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以来,海南省免税品销售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突破100亿元,2021年实现免税品销售601.7亿元,同比增长80%,购物人数672万人次,同比增长50%。目前海南已形成5家免税主体、10家离岛免税店的岛内竞争格局,最大的企业为中免集团,其占据市场份额85%左右。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影响,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免税规模不断扩大。
岛内机场在规划建设运行的时候基本是在20世纪后期,那个时候没有免税政策,在机场商业规划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免税相关业务。并且那个时候信息化程度不够高,居民出行乘坐飞机的人数相对较少,航站楼设计面积也是比较受限。
一是受离岛面试政策的限制,机场离岛免税只能设置在隔离区里面,这样除了旅客候机区域以外,能够设置商业的面积就会相对减少,能够设置离岛免税店的面积会更小,会影响很多奢侈品的入住。
二是受目前机场商业规划影响及相关政策的要求,导致免税店铺较为分散,同时部分餐饮店有异味,导致无法形成区域商圈联动效应,直接影响高端奢侈品牌招商入驻,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购物需求。
三是航站楼引导指示牌不够清晰。因免税店铺较为分散,顾客无法快速找到店面位置,同时各店周边缺乏品类的指引。
四是市场活动的美陈联动区域有限。因奢侈品每季都有市场推广需求,需要在航站楼内有一些空间可以用作奢侈品品牌的季节美陈活动,但早期建设的机场航站楼可用面积较少,很难满足活动需求。
近年来,随着离岛免税政策调整,海南离岛免税业务发展迅速,离岛免税购物规模将会持续提升。但是因受部分政策影响,高端奢侈品牌种类相比国外成熟的免税店还是偏少,很多商品没有办法在免税店里面销售。另外民航局2008年下发《关于在国内候机隔离区内不得售卖酒精度超过45度的酒类物品限制要求》文件,这样导致超过45°的酒水无法进入机场隔离区销售,而离岛免税进口酒部分畅销酒水产品均已超过45°,限制了消费者多样的产品需求。
虽然离岛免税额度已经放宽至每人每年10万的额度,但是很多高端奢侈品单价就已经超过10万元,导致这部分商品无法全额享受免税政策;另外化妆品等免税品有购买件数的限制,均限制了免税商业的发展。
一是离岛免税对国内旅客吸引力巨大,受机场可使用面积较少的影响,仓库面积较小,仓储库容无法满足运营需求,库存商品不足,导致部分热销的香化产品在消费高峰时段经常缺货。虽然可以调货,但是调货也是需要时间周期,有可能会出现调货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卖场容易出现间歇性断货的情况,无法满足销售需求。
二是控制区证件问题。由于临时证件办理周期长、提供资料较多,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另外各品牌会有柜台临时检修、季度美陈更换、品牌合作方巡店等临时寻求,并且每次人员不固定,对临时证数量需求较大,在时效性方面无法满足需求。
三是缺少问询台。因机场航班流量高、顾客问询较多,免税店无空间设立专门的问询台,导致顾客体验较差。
四是受可使用商业面积较少的影响,基本无旅客休息区,给岛外购物旅客带来不便,另外在部分高峰时点旅客排队结账以及机场提货排队时间较长。
机场公司通过设计规划,改扩建等措施,扩大航站楼使用面积,增加机场免税店的可使用面积,增加经营面积及仓库使用面积,解决场地面积受限问题。
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品牌,丰富免税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加大与国内本土品牌合作,为免税运营商提供更低的产品价格、更全的产品品类。
一是通过调整商业布局、增加支付方式等手段,减少旅客排队等候结账时间,提货点方便快捷,增加旅客休息区。另外丰富店铺指引和美陈景观,让旅客快速找到店铺。
二是将免税问询与机场问询合并,由免税店统一规划设计改造,保留两方职能,最大化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三是增加离岛邮寄、返岛提货业务,方便旅客购物,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在现有航站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税业务经营规模,加快推进新建项目开业运营,届时通过引入重奢品牌、丰富免税品种类和数量、提升免税商品档次和服务标准水平。
作为机场公司主要经营项的非航业务,未来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在旅客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做好存量业务提升工作。在发展离岛免税业务过程中,要克服困难,扩大免税业务规模,完善免税品种类和数量,同时提升旅客购物体验,不断做大做强免税业务,提高免税业务收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助力当地旅游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