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爱文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国企会计集中核算指的是国企运营过程对内部会计工作及相关内容进行核算时,由会计集中核算部门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核,达到财务决策与执行相互分离的目的,也保障了财务部门的自主权。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会计集中核算对国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国企集中核算的信息质量,还能为国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问题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国企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
国企会计集中核算应秉持集中核算、统一监管、远程报销、分户开户的原则,具有财务会计监管的集中化、财务资金核算的集中化、财务监管的统一化等特点。通常情况下,国企会计集中核算不需要开通新账户,若必须开通新账户,则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机构的审批并由国企会计核算部门进行保管。
第一,国企会计集中核算取代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资金周转与利用上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资金紧张或闲置的问题;第二,在国企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财务问题,会计集中核算部门会单独处理相关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第三,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有效提升了国企的财务管理力度,强化制度的执行能力,进一步降低了资金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第四,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国企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统一性、准确性,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国企发展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后,会计工作中只有报账业务被保留下来,其他方面都由会计集中核算部门完成,这就使得国企会计工作的难度与要求有所降低,工作人员无需较高的专业素养便可完成报账工作,于是部分国企降低了用人标准,但这导致一个问题:国企报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较低,经常出现不规范操作,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国企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较低,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感,无法有效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国企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本质上是国企的财务人员,日常工作量较大,工作细节很难有效监督,一旦在利益诱惑下或为保全自身利益,很容易出现“两本账”、谎报财务信息等行为,导致信息质量大幅降低,为国企带来一系列经济损失。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企会计工作的种类与工作量逐渐增加,由于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出现无法胜任原本工作的情况,导致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下降;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在国企财务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较低,无法有效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影响最终的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
在部分国企的日常运营中,过多重视阶段性的财务报表与资金流动情况,对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视不足,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不能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人员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同时,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发展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出现单一化的情况,此时国企一旦忽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就会导致其工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不利于会计集中核算的落实。
在国企发展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各部门财务、业务的执行与决策被分隔开来,使得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日益减少,出现会计工作配合度低的情况;同时,由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实际落实时间不长,大部分国企在相关制度与管理上缺乏完善性,进一步影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导致国企财务数据不能及时的交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企会计集中核算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的主要部分包括记录各项资金的收支流动情况与财产物资的管理[1]。因此,提升国企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必须从保障财务管理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角度出发,严格记录并科学管理账目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国企账目内容与资金流动的一致性。
首先,当出现账目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时,通常是由报销或财务注销不及时所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企管理层应在用户验收入账后立即将发票、验收单等票据到财务部门进行报销处理;同时,在相关部门完成某方面的报废时,需要立即到财务部门进行注销,避免后续的账目管理问题;此外,国企应加强对固定资产实际运用情况的重视,要求财务部门明确记录各项内容。
其次,国企应从政策角度出发,明确国家对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积极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财会工作中,坚持围绕“制度+流程+技术”这一核心发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形式,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保障账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不断推动账目管理与处理方式的流程化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国企的会计集中核算便拥有了有效的资产管理载体,为后续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最后,为了保障账目管理各项内容的规范化发展,国企需要定期或随机对账目进行抽查,明确当前阶段账目管理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财务部门进行处理,以此有效提升了国企内部管理水平,为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国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国企会计集中核算需要对内部管控与职能管理加以强化,以此为财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2]。因此,国企需要从内部出发,提升财会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着手解决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国企要想保障内部管控各项工作内容的有效落实,需要明确以往财会工作领域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从根源上进行解决,尤其针对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等行为,需要加大打击与处罚力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大额资金或大批量物资管理时,国企应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各环节的规范审批流程,为会计集中核算相关业务提供数据保障,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内控的有机统一。
其次,国企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制定规范的内部章程,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确保财会工作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在制定标准章程的基础上,国企需要进一步落实精细化分工管理,明确自身财会工作的岗位需求,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专业工作人员并且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以此能够有效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与效率,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
最后,国企会计工作者需要充分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尤其是进行财会审核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落实各项内容,最大限度保障审核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展复核工作,各方面确定无误后再入账,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为了激发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国企可采取工作与薪酬挂钩的方式,让会计工作人员主动完成各项工作,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水平。
人是推动各项工作进展的核心。因此,国企要想保障会计集中核算的信息质量,应充分重视会计工作人员这一要素,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确保会计集中核算在国企中的顺利开展[3]。具体来说,国企可通过三点满足上述要求:
第一,国企应加大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工作会议贯彻会计集中核算理念与具体工作方法,以此提升管理层的认知水平,在后续管理工作中会主动落实相关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在国企内部通过张贴宣传、集体会议等形式提升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帮助国企会计工作人员掌握集中核算的关键要领,以此为国企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专业、有效的方法。
第二,国企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集中核算方面的培训,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财务工作者或高校教授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会计工作人员普及集中核算、财会数据处理与控制、报表填写流程等内容;在培训结束后,为了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可采取撰写培训报告的方式,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结合国企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会计集中核算的可行性并由国企领导层进行评价。
第三,在完成上述两步的基础上,国企可以表彰的方式鼓励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通过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其他会计工作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国企应组织先进、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到其他优秀企业进行考察,让其深刻体会落实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进一步发现国企会计集中核算方面的不足并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与方法,推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完善发展。
在国企落实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监督与考核评价的重要性:监督可保障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效落实,降低各类问题出现的概率;考核评价可明确会计集中核算的实际工作质量,为后续管理内容的编制提供保障。
国企需要明确新型会计集中核算的要求,在监督核算和服务中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有益借鉴[4]。因此,在进行集中信息核算管理时,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内部信息的管理与部门分配;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应合理发挥服务性职能,以此为监督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在对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的监督的过程中,也应对各方面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包括判断资金预算的准确性、资金申请是否符合要求等,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工作的各项内容,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水平。此外,当会计集中核算出现问题时,会计工作人员应向上级领导进行及时汇报,由上级领导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推动会计集中核算的完善发展。
在监督的基础上,国企需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与国企财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统筹兼顾各种影响因素,通过领导层与财务部门的共同商讨制定出考核评价体系,以此为会计工作人员在集中核算方面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完成后,国企需要进一步细化考核评价执行工作,在企业内部组建专项考核小组,要求内部成员必须是特定专员,以此可有效身兼多职的情况,保障了考核评价的准确性。此外,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的考核需要在规定的周期内进行,这就需要国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考核周期。
提升国企会计集中核算的信息质量,需要依靠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确保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能够主动按照标准规范落实各项工作[5]。因此,国企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各部门的联系。
第一,国企应加强各部门或部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交流,依据当前阶段的发展情况对财务部门、审核部门、业务部门等进行明确的分工,要求各部门切实按照规定指标完成本职工作,并通过交流实现各项工作内容的有效衔接;同时,国企可将各部门的工作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中,以此加强对各部门的管理;此外,国企应着手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不断打破阻碍各部门交流的壁垒,为会计集中审核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第二,国企可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与效率,要求财务部门适当下放部分权力,但一定要注意下放权力的尺度与标准,以此可有效提升下属部门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国企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流程进行精细化划分,推动工作流程朝着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也为各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标准指导。
第三,国企应放眼于时代前沿,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构建企业内部交流平台,将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信息导入到平台上并通过平台下发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这样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利用平台进行及时交流,有效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加强了国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会计集中核算对国企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满足新时代各方面对国企的要求,因此应不断提升会计集中核算信息质量。但从现实角度看,国企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国企明确问题的根源,通过完善账目管理工作、落实内部管控与智能管理、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健全监督与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国企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五项措施,为国企财会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