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鲁民
我业余时间跟一个教练学打乒乓球,他教我几个基本动作,让我回去好好练习。过了几天,我去找教练指导,他看我打了几下,问我每天练多少次?我说,每天总要挥拍有上百次吧,胳膊都练得酸痛。教练皱了皱眉说:你知道一个专业运动员每天要挥拍多少次吗,至少是上万次,这样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你的训练力度太轻,其实还远没有尽力。
什么叫尽力呢?顾名思义,就是用尽全力,不遗余力,用尽吃奶的力气,用尽洪荒之力。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苦练了二十一年,风雨无阻,病痛不歇,先后投掷了几百万次,平均每天要投上千次,手掌都磨出厚厚的老茧。这才叫真的尽力。
青岛港吊装大师许振超,能把吊装技术练得像绣花一样精细,丝毫不差,多次在吊装技术比赛中技压群雄,还多次打破世界港口吊装纪录。为了这“一招鲜”,他至少苦练了三十年,苦心孤诣,练习不辍。他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天道酬勤的规律,也诠释了什么叫真的尽心尽力。
加拿大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 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就是每天练习三小时,连续练十年的总量。葛拉威尔引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不论任何行业,当你具备基本技能后,最终能否出类拔萃,成为专家、权威、大师,只有一个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最低限度是一万小时。这才叫真的尽力。
人生在世,要干成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都需要倾心投入,尽力而为。所谓一举成名,一蹴而就的奇迹当然也有,但那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概率事件,就好比恰巧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脑袋,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还是要靠一刀一枪,一斧一镰,一砖一瓦,一步一个脚印,日复一日地努力,不遗余力地拼搏,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而可以不夸张地说,尽力而为,瓜熟蒂落,是世间最公正、最合理、最服人,也最实在的客观规律。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个故事。猎人一枪击中野兔后腿,受伤野兔拼命逃生,猎狗穷追不舍,最后没追上。猎人气急败坏地说:“真没用,连只受伤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尽力了呀!”兔子得以成功逃生,兄弟们都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你又受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野兔说:“它是在努力追赶,但我可是竭尽全力呀!”在这个故事里,猎狗是按部就班的假尽力,野兔才是拼了老命的真尽力。
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无论是奥运拼搏,还是科研攻关,无论是商场竞争,还是学海荡舟,无论是建功立业,还是理想圆梦,要想干成一件像样事情,取得事业的成功,一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竭尽全力。所谓“天道酬勤”,并不是一般的努力就能获得上天垂青的,必须苦心孤诣,宵衣旰食,得有点鱼死网破的拼命精神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事业成功,人生辉煌,都羡慕那些成就非凡的弄潮儿,可是有没有想过,他们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有竭尽全力的付出,他们在咬牙坚持。
人们总喜欢在工作失败、事业受挫、成绩不佳时,或对外交代、或安慰自己说,我尽力了。其实未必,那是你自我感觉尽力了,而真实情况很可能是假尽力、打折的尽力,离真正的尽力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