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荷 /浙江
沿溪而上,行一二里,至贺溪村。
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一只猫静蹲在围墙上。
再向上行进,五六百级蜿蜒的石阶,把我送至位于建峒岙的孙子秀墓地。但见修竹林立,长尾黑羽鸟倏地飞远,四个文武石翁仲站立墓前,幽静肃穆。
免租税,修书院,《宋史》里的孙子秀脚步坚定有力。
草的故事里还有贺知章在溪边筑庐讲学。抑或更早些,东晋谢安与许询、支遁谈笑风生。一瓣瓣芽就这样挺立贺溪畔。
剔除了嘈杂,枕着一树花香,把春揽在怀里。
下山,天空响起春雷。喜雨自石井山顶徐来,催开杏花和茶花,连田间小小的荠菜花也举高了自己。
雨渐大,想起苏轼沙湖道中遇雨不避。
不觉莞尔,在金黄的油菜花边蹲下身子,拍下春天的第一张笑靥。
重檐硬山。龙泉山北麓,每天上班路过。
瑞云送子,一个人的降生,与一栋楼便有了关联。
王阳明的童年,与我相隔甚远。我相遇的那朵云,是吉祥安静,是现世美好。
姚江湿润的两岸,被风吹拂。微雨穿过花朵的嘱托,一本《传习录》亮出格子窗和青竹林。光从枝丫间漏下,便可区分人间的善恶。
而后的石洞,云朵,风雨,都不回避。
排兵布阵,也一目了然。
我在明明灭灭的光阴里,仰视瑞云楼。
一枚月芽,在阳明古镇,那么执着地吐出光。一照就是五百多年。
绿野,仙踪。植入故乡妖娆的江山。
多么多的竹子,一根一根,上下求索。
在浩荡的山风里铺展成绿海。
每根竹都有自己的态度,绝不委身于屈辱。
云朵在山峦,在竹海的波澜上飞翔,十万兵甲起舞。
竹子,亭亭如华盖,一节一节的苍劲,抒写生生不息的美和力量。
粉墙高耸,瓦屋飞檐。古朴恢宏的气息,沿着石板路蜿蜒而来。集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笑声,扬起马蹄。
我也想,我就是一株竹,蓄满光芒。
引得鸟鸣在竹梢摇曳。
绿色的字粒,知晓农耕文明的窈窕与圆润。
田野的掌纹里,番薯、玉米、大豆、茄子等,在八月的黄昏,呈现出另一种水墨的语境。
百里姚江,两岸铺满明朗,质感饱满。
蹲下来细细观察的则是青青的稻禾。
她们沐浴着月光,碧绿、浑厚。狭长的稻壳上开着细小的花。
“稻粒是最大的迷宫。”时间抽出的穗,吐出金黄。
汗水挥洒过的日子,适合和大地交换情意。
也唤醒我身体的母性,过不了多久,收割机将沿着茂盛的谷物直奔而去。
故乡的土地,从不猜忌,哼着姚滩小调,又是一年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