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瑶, 王欣欣
(1.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2.泰国格乐大学国际学院,泰国曼谷 10220)
海外华人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泰国同化政策的逐步影响,泰国华人及其后代已经逐渐适应并融入泰国社会,他们越来越多地将自己视为泰国人[1]。但有学者认为,从表面上看,泰国华人基本上和泰国人没有区别,但是在内在的价值观方面,华人却保持着原有的中华文化特质,如祭祖等。家庭成了泰国华人保留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最后一个地方[2]。在家庭这个空间里,饮食对华人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华人每日实践,更是华人“乡愁”和文化自我认同的载体[3]。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泰国经历了融合、改变与创新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国华人饮食。
中国人移民到泰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素克泰王朝(1238—1420)。第一次华人移民浪潮出现在1782 年郑信统治时期,第二次华人移民浪潮出现在1918 年至1949 年,这是一个大规模建设铁路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泰国时期。第二次浪潮有两个阶段,其一是1918 年至1931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二是1946 年至194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泰国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及海南等省份,相比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泰国华人能够更好地融入泰国社会之中。正如施坚雅(Skinner) 所认为:“在两到三代人之后,华人后裔将完全被同化成为泰国人。”[4]在华人移民的几个世纪中,广东、福建和海南地区特色的饮食文化被带到了泰国,经历了本土化,形成了独特的泰国华人饮食。“每个华人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口味,以表征他们独特的生活情境、跨文化体验和自我认同。”[5]食物作为连接情感和主观性之间的重要载体,之所以能够联动起意义层面,在于它具有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唤起重要生理联系的功能,即食物可以连接感官、情感和记忆,这对泰国华人社区尤为重要。因此,探讨饮食文化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泰国华人饮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文化功能理论,饮食首先要满足人们吃的需求。对于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品尝记忆,这种记忆不会轻易被改变。食物的记忆,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特定族群的人们将自己的认知融于特定的饮食体系,该体系可以突破时空在身体和感官上留下沉淀和印记,也就是品尝记忆[6]。泰国华人制作和品尝熟悉的食物不仅满足他们对吃的需求,也能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食物在这里是华人“乡愁”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早期的泰国华人移民以单身男性为主,他们主要是到泰国赚钱,计划赚到钱之后再返回家乡。他们在泰国制作和品尝熟悉的食物,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品尝记忆,也能够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如潮汕粥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华人来到泰国后把喝粥的习惯带到了泰国,粥的价格便宜能填饱肚子,又能缓解思乡之情。因此,华人通过食物和烹饪建立起对“家”的记忆,从而增强了华人对家乡的归属感[7]。随着移民进程的发展以及泰国同化政策的逐步影响,大量的华人从“在泰国的中国人”变成了“泰籍华人”。很多华人后代是泰国人,他们没到过中国,对于家乡的记忆是缺失的,但华人与祖国的联系,通过家庭日常饮食得到有效的弥补。“食物与食物记忆紧密相连,我们所吃的食物以及对于这些食物的记忆,决定着我们是谁。”[8]在泰国华人群体中,至今还保留着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譬如,在春节时,许多华人家庭准备祭祀食物祭拜祖先,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感谢。中秋节时,到商场购买月饼馈赠亲友。华人在特定的节日制作、品尝中式食物,无形中促进了他们对“我族”与“他族”之间的区分,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群体差异的理解以及对华人身份的认同,也是区分种族的重要标志。
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泰国华人与当地饮食融合程度较高,但泰国华人在饮食实践中仍然保留许多原有的中国元素。在泰国有很多中餐厅,如建兴酒家、棉花餐厅,出售的菜品基本上都是改良过的中餐或者泰餐,但是在餐厅的招牌、菜单、菜名等方面,依旧保留原有的中文招牌或方言名称。在饮食习俗上,华人依旧会延续传统中国的饮食习俗,如传统节日和仪式中相关食品的准备,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华人血统的认同。这些相似的饮食记忆还有文化传统的保留,体现的是华人饮食中的中华文化,是华人身份认同的具体象征,也是华人对其“自我”身份的保护。另外,泰国华人饮食具有识别性功能。泰国华人通过独特的食物风味,来区别其他地区的华人社区和其他民族,这间接强化了他们对自己族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尤金·安德森在《中国食品》中提出,“中国移民群体可以更长久,更忠实地维持其日常饮食习惯”[9]。移民对于日常饮食习惯的维持,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记忆”意味着一种过去的经验,是一种实践经验。罗兰·巴特尔认为,在食物的记忆中包含着食物的“精神”,食物的精神特指在食物的关系线索中历史性地形成的社会口味和习俗上的复杂机理,具有明确的同质性历史传承关系[10]。所以,饮食记忆基于口味而传承,口味通过文化而形成。当人们第一次发现别人吃着与自己完全不同的食物时,就会意识到食物和吃是特定的习惯、口味以及深层感受的集中体现。
1.泰国华人饮食承载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思想与观念
中餐有一套共同的中国哲学的和谐与均衡原则,拥有独特的配料集合的传统,食物的制作与食用遵循饭—菜原则,有着一整套变量丛,这正是中华饮食文化共同的特征[3]。中国饮食文化思想中注重食物的阴阳调和,这种思想很好地延续在泰国华人的饮食之中。如泰国的椰浆汤,本身是热属性,再加上泰国天气炎热,泰国华人会加入属性凉的食材,如冬瓜,促进食物属性平衡。中国饮食文化中非常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泰国华人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会考虑到食物营养的均衡和食材自身的特性。譬如,泰国本地人习惯吃生食,而华人在饮食的制作上,更喜欢把食物烹煮成熟再食用,同时,注重烹饪技巧和食物本味的激发。
2.泰国华人饮食延续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在烹饪方式上,华人为泰国带去了多样的烹饪方式。中华饮食的烹饪方式非常丰富,而泰国早期的烹饪方式较为简单,以煮、烤、炸为主。中国的烹饪方式跟随着华人的步伐逐渐在泰国传播,成功影响了当地的烹饪方式。华人结合当地的特色,运用原有的烹饪技巧和理念,创造出了很多新的菜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同时,华人也带来了中国传统酱料,如鱼露、酱油、豆豉、豆酱等,这些材料丰富了食物的风味。在进餐方式上,泰国早期为席地而坐,全家人围在一起,用芭蕉叶盛饭,用手取餐、进食。随着泰国社会的发展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泰国人开始使用叉子和勺子。泰国华人在进餐的方式上接受了部分的泰国风俗,但他们也保留着中式餐饮习惯,譬如,在碗和筷子的使用上,泰国人习惯用盘子吃饭,用碗来装汤,而华人却依旧保留用碗吃饭的习惯。泰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贵刁”(泰式面条,形状味道类似细粿条) 店,也延续了用筷子吃的方式。在节庆饮食上,泰国华人至今仍保留着过传统节日的习惯,他们会按照家乡习俗,制作、品尝中国传统食物。在春节中,他们会准备三牲、三样水果、三样甜点,表达了他们对祖先的感恩和对神灵的敬畏,希望通过祭祀,来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对家族与血脉的尊重。这些饮食文化代代相传,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一脉相承。食物,连接了中国饮食文化与海外华人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饮食的传承不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饮食背后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
1.饮食为华人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早期的华人移民大多都是为了躲避战乱、饥荒来到泰国谋生,多以单身男性为主,主要从事建筑、河道开掘、贸易买卖、果树种植等工作。随着移民进程的推进,20 世纪初女性移民开始增多,大大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餐饮业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是许多华人在海外经济发展的起点。最初华人饮食的交易主要是满足华人的日常所需,如售卖稀饭,由于华人喜欢吃稀饭,当华人大量进入泰国后稀饭店便出现了。稀饭配菜,对于当时华人来说,经济实惠又能果腹。稀饭经营的方式有沿街叫卖也有固定摊位,主要由华人经营,客户也主要是华人。点心是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在耀华力(曼谷唐人街) 有非常多的点心店,水馃挑子是一种中式点心,由蒸熟的米粉制成,盛在蕉叶杯里,浇上碎萝卜干、蒜泥和酱油,是深受华人喜爱的小吃,既能果腹价格又便宜。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挑着水馃担子叫卖,是初到泰国的华人的谋生职业。如今在曼谷华人街地区,不仅有人以售卖从中国运来的食物原材料为生,有人经营着制作华人食物的小吃店、点心店,还有许多华人经营着自己的中餐馆。在这里,经营饮食已经成为他们主要谋生的方式之一。
2.饮食文化也有利于泰国华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交往
泰国华人食物源于中国,许多制作食物的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泰两国的饮食贸易往来逐渐增多,许多泰国华人特色的食物也通过出口的形式,回到中国。食物是泰国华人与中国的经济交往的重要内容,促进了中泰之间的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认为,饮食的社交功能属于衍生功能。食物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重要交流方式[11]。尤金·安德森认为,对于中国文化来说,饮食作为社会地位、礼节地位、特殊场合和其他社会事务的象征,不仅是一种健康资源,而且还是一种交流手段[9]。泰国华人延续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社交功能,按饮食社交的层次分类,可以把饮食社交分为家庭与群体。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饮食始终是社交活动开展的重要媒介,但社交的重点不仅仅在饮食内容和方式上,更多的是用餐过程中的互动往来,包括人情、权力和声望的获取和转移。
1.家庭饮食社交
家庭饮食社交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或与亲戚之间的饮食社交活动。食物跨越时间和地点,对泰国华人来说,食物是维持家庭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对泰国华人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节日,不仅有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意,还意味着对祖先的祈福和感谢,所以准备祭祀食品成了泰国华人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春节前的准备要提前大扫除,包括打扫祭台,寓意把不好的东西都全部清理掉。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九,全家要购买好祭拜当天的食物和用品,食物主要分为荤食三牲或五牲、素食、水果三样或五样和饮料。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祭拜日,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全家准备好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起祭拜佛祖神像,其次要祭拜土地爷、祖先、其他灵魂、财神,祭拜完了以后,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大年初一或初二,亲戚会互相拜访,同时会带上四个柑橘去拜年,意味着四季吉利。泰国华人通过一起准备食物、品尝食物、分享食物的社交过程,体验和延续中国春节的习俗,加深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凝聚力,也通过实践潜在地强化了他们对华人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群体饮食社交
群体饮食社交主要指与家庭成员外的交流交往活动,如朋友、邻居、同事、俱乐部成员。泰国华人和其他关系者通过制作、进餐、分享等形式实现多样化的社交互动、人情往来和情感交流。罗伯逊·史密斯认为,食物的分享,可以创造一种人与人的纽带[12]。曼谷耀华力茶楼不仅是一个品茶吃点心的餐馆,也是泰国华人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中国人来到泰国后,他们发明了“彼此关爱”的口号,按照姓氏、地域、宗教等成立了不同的帮派与协会,号召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茶楼就为他们提供了交流感情的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13]。文化认同是最基本的认同,形成文化共同体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文化认同是成员对某种文化的认可、赞同,是一种归属感。通过文化认同,具有相同文化纽带的成员团结在一起,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传承共享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加强认识和了解泰国华人饮食文化的功能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重要的价值。
社会学理论认为集体记忆在民族认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体记忆可以促进群体的交流互动、情感共鸣,拥有集体记忆的人可以形成精神凝聚力、规范行为、形成认同。泰国华人的饮食,既承载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思想和传统的饮食文化,又承载了泰国华人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共同记忆。食物可以唤起华人原有的记忆,然后华人根据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加工,创造新的集体记忆。传承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饮食的传承可以连接中国的饮食文化记忆和泰国华人饮食文化记忆,深化泰国华人的民族认同感,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形成和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建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以此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符号其本质上是一种载体,具有象征意义。文化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是长期历史发展和沉淀的产物,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化内涵需要借助符号来表达、传承和发展。饮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的历史经验,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不管在中国还是泰国,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都是中华民族共享的“节日饮食”符号。因此,作为文化符号的泰国华人饮食,是巩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可以增强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饮食不仅可以加强泰国华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可以加强泰国华人与中国之间经济贸易交往与文化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饮食实践有助于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与理念,帮助泰国华人更加了解中国,促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增强彼此的吸引力,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泰国华人在共享文化的环境中,提高对中华人民的认同。同时中泰两国也可以加强经济贸易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之一。海外华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饮食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十分重要,不仅是他们日常所需,还承载了他们民族的记忆与文化,是他们身份的重要标志。泰国华人饮食具有认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经济贸易功能以及社交功能。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泰国华人饮食实践可以增进他们的记忆归属,强化其“华人”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可以促进民族交流,实现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