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主持的创新策略探究

2022-12-31 17:30:49黄志玲
新闻传播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新闻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

黄志玲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 福建 352100)

一直以来,传统新闻媒体是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龙头老大。然而,自从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动摇,网络新闻媒体逐渐成为了可以与电视新闻媒体并驾齐驱的新生力量,二者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在此发展形势下,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就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稳住自己、不被时代抛弃成了很多新闻从业者思考的问题之一。接下来,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主持的创新策略进行阐述。

一、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广播主持面临的挑战

(一)受众选择的多样化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愈发丰富,可以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获取,也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体获取想要了解的新闻信息[1]。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广播,年轻的受众更愿意从手机这类移动终端上来获取新闻信息,年轻人可以凭借互联网完成社交、购物、娱乐等多种活动,各类信息都会依据个人喜好进行算法筛选和推荐,在这样便捷的网络环境之下,他们自然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从无法自主选择观看内容的传统媒体中分散出去,交给移动终端来满足自身需求。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养成的习惯让他们更倾向于原有的生活模式,例如到时间就会打开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等,但在年轻人的不断教学下,为了避免被时代抛弃,他们也在逐渐开始学习并主动选择新媒体,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受众的广度上面临着被分流的局面。可以说,移动终端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广播主持人首先必须思考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适应环境突出重围。

(二)主持个性的缺乏

新闻主持人在大众的心目中往往是端庄、严肃、知性、沉稳的,每个新闻主持人在进行播报时都会着正装、表情严肃,讲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除了相貌、音色略有不同外,在其他方面很难分辨出有何区别,这其实是通过规范新闻主持人的风格来给受众以“新闻就是严肃且庄重”的印象。因而导致了新闻主播标签化,缺乏个人特色,这类问题在传统媒体新闻播报中尤其常见。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为例,其新闻播报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其他地方广播的新闻主持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虽然这一简明扼要的播报风格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播报效率,统一的语速和语调也不易出错。然而,这一主持风格在融媒体时代中不太受年轻群体的喜爱,年轻群体喜好求新求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更加偏好欢快幽默的主持风格,对传统的新闻主持风格甚至会觉得有些枯燥。大部分年轻人反映,对新闻类节目,尤其是新闻广播很难提起兴趣,关注度不高。特别是以近期年轻受众选择较多的《今日头条》或是时下热门的直播平台来说,这样的平台给予了受众更多互动,一些不易被发现的民生问题也可以尽快得到注意并解决,更重要的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主播的个性被充分展现。因此,传统媒介目前由于节目制播流程的限制而导致的缺乏创新是传统新闻节目趋于边缘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受众在数量众多的节目之中总能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相比之下那种传统、刻板的节目自然在受众的求新选择中逐渐被剔除出了备选项。

(三)媒体话语权的转变

在过去,媒体话语权一直被传统电视媒体所掌握。然而,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媒体话语权不再被传统媒体一家独霸;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各类新闻信息[2]。随着融媒体对媒体行业市场的拓展,各种各样的节目都可以经由“两微一端”甚至是其他直播平台进行观看,这直接促进了传统媒介对节目编排和节目样态的改进和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广播媒体的一次机遇,广播节目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解放双手和双眼,听众只需要将手机打开就能在工作和生活的同时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所以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播音必须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增强新闻播音的权威性,利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吸引更多受众,逐渐培养他们点开电台收听广播节目的习惯,才能在时代中站稳脚跟。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主持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广播主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挑战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所谓的“创新”。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要想获得突破,就必须在符合时代背景和大众需求的前提下转变风格,追求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新闻播音还具有向大众精准传播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和谐社会风气的职责。然而,当前各类新闻传播APP 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真假新闻混杂,严重败坏了新闻行业风气,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因此,新闻传播的创新还应承担起净化行业生态、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准确性,为大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的责任。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主持的创新策略

(一)重视受众个性化需求,改变话语方式

融媒体时代,新闻主播、主持人若还是像过去一样继续保持严肃刻板、缺乏趣味的主持风格,在受众面前是不太讨喜的。在此情况之下,广播新闻主持人应当在保证自身专业性的基础上,更重视听众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在主持风格上做出改变。应在准确传达新闻事实的前提下,适度使用幽默俏皮的语言,用接地气的语言与观众交流,这样做既保持了新闻主持的权威性,又具亲和力,更能使听众产生记忆点,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听率。以央视段子手朱广权为例,他曾参与央视新闻发起“2020 高考必胜”直播活动,主持人朱广权现场连线清北学霸、资深语文老师、知识博主,一起关注高考,回味学生时期的酸甜苦辣,为考生“云加油”。在直播中,朱广权用段子评价了所谓“高考是文化巅峰”:上知天文运行原理、研究黄赤交角,下知有机无机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内可飘逸古诗词,外可流利说英语。国家发射卫星你能抬头计算位置,坐公交都能不自觉感受摩擦力……最后朱广权总结道,如果这真是你文化水平的巅峰,那以前的努力就真的白搭。还是要继续努力,聚沙成塔,不能坍塌!这样幽默却又不失良苦用心的劝诫,不仅改变了大众记忆里央视主持人严肃刻板的印象,也放松了考生们紧张的心情。这也是适应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而做出的主持人风格的转变,以往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主持风格,必然会被淘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拓展思维方式,利用主持模式的创新和话语表达的多元化让新时代传统媒体的特色尽可能地体现出来,增加竞争优势。

(二)熟练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要件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市场被挤占,还有管理模式的僵化陈旧。因此,为了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广播电视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提高相关人员的融媒体思维,切实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创新。当前,广播新闻主持人要想提高自身影响力,尽可能地扩大各类新闻信息传播范围,就必须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在转变个人风格的基础上,还需在技术方面下苦功,尤其是要加强对于网络技术的学习。虽然新闻内容的产出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但成果的“汇报”几乎全部体现在新闻主持人上,在受众心里,广播新闻主持人的形象就等于这档节目的形象。因此,对广播主持人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应该在具备高素质和公信力的基础上,选择更能获得受众好感的人担任。由于其代表了整个节目的形象,广播主持人也应该熟练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可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软件搭建个人宣传平台,全方位地向观众、听众展示自身特色及魅力,从而提升大众对这个人所主持的节目的关注度[4]。在这一点上,其实央视早已带头开始了主持人形象的转变,前段时间由央视推出的主持人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你好生活》就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大家通过收看节目认识到了央视主持人在新闻节目外的另一面,所有主持人的生活状态和相处模式一览无余,不仅说话诙谐幽默,而且配合得十分默契,业务能力强没话说,出口成章是基本技能,这同时也给观众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学无止境,也更多元化地展示了主持人的风采。

再比如,当主持人要在新闻节目中对于某个关注度较少的事件进行话题讨论,如果直接引入话题,并不会引发受众太大的注意,因为和他们的生活关联度较少,所以主持人在进行话题讨论时,可以先由日常生活逐渐引入,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与他们日常生活更贴近的话题上,然后再过渡到本话题。另外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直播节目结束之后,主持人要对本次直播内容的主题、受众、互动程度和反馈进行总结,要时不时回顾自己的直播片段,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反思,以达到提升主持技能水平、加强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个人魅力

一档新闻节目是否能受到大众喜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风格和主持人个人魅力。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播音风格是展现主持人个人魅力的重要窗口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要求每一个主播都有自身独特的主持风格。首先,每一个广播新闻主持人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主持风格上下足功夫,形成受听众喜爱的主持风格。其次,作为一名新闻主播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闻播音不仅仅是简单地播报新闻,还包括从语气、语调、声音的停顿上体现出的形象气质和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专业素养。相比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播新闻节目由于缺少画面对声音进行补充,对主持人专业素养的要求更为苛刻,他们应当根据播报的新闻内容,选择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听众播报新闻信息。还应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研修,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节目中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魅力,增强观众记忆点,打造出属于自身的一张“名片”。

主持人要尽量提升创新意识和主持技能水平,注意如何运用话术切入主题,结束主题,引发听众关注并积极进行互动。例如,要掌握快速切入主题的技能,让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话题的中心主旨,了解话题内蕴含的信息内容。也要积极引导受众提升他们对本话题感兴趣的程度。让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对本节目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升节目关注度的目的。最后就是要尽可能完美地结束主题,既要结束本话题的相关内容,也要承上启下,让受众能够对下一话题充满兴趣,进而能够长线发展,增强受众粘性。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广播主持人,是这档节目的发言人也是这档节目的形象代表。现在的受众生活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一味地用严肃、刻板的方式传播新闻内容是不能达到挽留受众的目的的,受众更愿意看的是严肃之外的,这个创作班底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5]。不论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晒出vlog也好,新闻播报时采用更随和、幽默的语言也好,塑造出鲜明的个人风格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

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之下,广播新闻主持人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要想在众多新闻传播类节目和新闻类应用中脱颖而出,主持人就必须不断提高自我价值,学习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要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用独特的主持风格和个人魅力改善节目效果,让听众能够主动选择这档节目并长久地收听下去,真正实现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与转型,让节目能够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

猜你喜欢
新闻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
中共早期创办的新闻广播和出版媒体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20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00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3
试论新形势下新闻广播中的采编技巧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新媒体时代新闻广播该怎么走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