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2022-12-31 15:36:07张斌
花卉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林地

张斌

(大同市云冈林场,山西 大同 037036)

0 引言

现阶段,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种植绿植工作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直到2019 年,我国林地覆盖率已达23%,但是发达国家的绿植覆盖率在32%~50%,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其中森林培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合理开发和利用林地资源,确保我国的林业事业可以稳定发展。

1 开展森林培育工作的意义

1.1 保证林木事业的稳定发展

森林资源之所以存在,除了为人类提供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必需材料之外,还可以用来调整环境、改善水土流水以及巩沙固石等[1]。通过森林培育工作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有效地增加森林密度和规模,进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林木资源的供应满足社会生产需求的同时保持森林资源对地域环境的调节能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1.2 提高人口就业率

不断增加森林种植面积,加强森林培育工作,则需要增加人工劳动力,那么住在森林周边的人们就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只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就可以就近投入森林培育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周边住户的生活水平,还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增加了森林培育工作的公益性。

1.3 保障环境不遭到破坏

森林、空气、土壤以及水资源等之间看似独立,但是却紧密相联,只有彼此之间保持生态平衡,才能保证当地的环保水平[2]。通过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有效地增加森林种植面积,避免水土流失问题,进而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净化空气以及增加含水量的作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2 加强森林培育工作的策略

2.1 分类经营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中采取分类经营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和平衡性,进而满足人们对林地资源个性化的需求,确保林地资源各项工作的实施。具体来说,分类经营是森林事业改革和建设的根本,是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想做好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工作,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划分好森林资源的种类。根据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特点,我们可以将森林资源分为4 个方面:商品林木区域、重点生态林木区域、绿化林地区域以及一般生态林地区域。生态林木区域指的是森林资源可以涵养水资源、避免水土流失问题、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以及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以此同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服务国防和科研使用的特种林木;绿化林木区域指的是在道路和水渠旁边的树木,主要途径是用于降低噪声、减少灰尘以及绿化环境等方面;商品林地区域指的是就是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用于生产和生活。总之,要想做好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必须提升林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含量,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工作,进而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增加森林资源的生长面积,避免森林资源遭受到病虫侵害以及火灾的发生。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实施分类经营管理,树立科学技术观为第一生产力的基础观念,进而加快森林资源开发技术的速度,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3]。

2.2 明确森林资源的砍伐强度

森林资源砍伐的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砍伐活动,适当的砍伐活动可以有效地调节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森林内部的幼苗、幼树以及林木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采伐强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林木的生长环境,随之而来的是林木所处的营养空间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合理的砍伐强度可以有效地增加林木的光照面积和根部吸收水分营养的面积,促使森林资源的光合作用和蒸发作用也相对得到加强,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加速林木资源的生长速度,促使幼苗早日成林,第一时间内发挥出森林资源的生态效能。反之,如果无法明确森林资源的砍伐强度,则容易导致林木的营养空间不足,光照条件差,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森林资源的营养物质缺失,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或者是营养空间过大,光合作用够强,从而导致林木资源的内部叶绿素遭到破坏,导致林木资源枯死,浪费时间和精力[4]。因此,根据林木资源的类型、树种、年龄和种植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砍伐活动区域进行调整和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林木划分的结构、面积以及生长状况等因素,本着砍伐量不得高于生长量的基本原则,在充分保持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行之有效的砍伐强度和合理科学的砍伐量。

2.3 森林资源的更新工作

在完成森林资源砍伐活动之后,要想进一步增强林木的可再生能力,强化林木资源的防护工作,确保林木资源的生态效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离不开提高森林生态效能的更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2.3.1 天然更新

一个小面积的森林面积作业是否可以完成天然更新工作,主要取决于砍伐活动前后的林地划分类型是否拥有天然种植能力的母根。具体来说,砍伐前的林木如果是马尾松,马尾松在种植组成系数中占50%以上,而且母根分布均匀,并且具备一定的天然更新能力的话,则可以进行天然更新工作。与此同时,母根的保留数量在一定小面积内分布均匀,如此一来才可以有效地提高林木资源的天然更新能力,避免人工更新林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5]。

2.3.2 人工促进更新

如果一定面积内马尾松在砍伐前的数量组成系数是30%~50%,而且呈团块状分布的时候则需要采取人工促进更新的方式。对于出现更新不好的零散区域或者空地,则可以采取人工撒播种子的方式加快天然更新的速度,进而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2.3.3 人工更新

对于不符合天然更新以及人工促进更新的小部分马尾松,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人工更新的方式进行管理。但是在进行人工更新的过程中,对于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要做到适当的位置种植适当的树木,进而营造出乡土树木的良好环境,促使林木可以茁壮成长。总之,更新造林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更新技术的流程执行,培育幼苗之后要做好维护工作,进而提高林木的存活率。

2.4 宏观角度

宏观角度指的是从林木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提高林木事业的规划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如何将林木事业和农业以及旅游业进行有效融合、如何将林木事业与建筑业协同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出林木资源的教育价值等是当地政府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此一来,则要求当地政府在森林培育工作中放开视野将全方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森林育人等方面纳入进来,采取大数据技术分析当下森林培育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而实现针对性补充树种和培育工作,实现林田和水土的合理规划,做到林地有农庄、处处绿化的现代化农家旅游,不断在政策上进行调整,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实现森林培育工作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5 微观角度

微观角度指的是主要针对某一处森林区域,从森林的覆盖面积、树种组成以及病虫害侵蚀特点、土壤含水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做到科学砍伐工作,进而提高树种的生长距离来促使树种可以茁壮成长,科学地修整树枝,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侵蚀进而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科学分配阳光来提高光合作用,进而保证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性,保持森林资源的整齐性[6]。当然,对于全新的森林培育工作则需要从树种的选择、平整土地、种植方法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来开展工作。首先,相关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种植土壤的特点选择本地品种,因为当地品种的抵抗力较强,可以有效地对抗病虫害进而保持良好的生长速度。其次,不管是撒播树种还是育苗造林,都对土壤具有一定的要求,平整土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尤其是在播种造林的时候,需要选择土壤营养成分较好的地块,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草木灰和石灰等来处理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确保幼苗可以茁壮成长。

3 结语

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森林培育工作,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两者之间属于因果关系。森林培育工作可以带来局部的生态环境效益,还可以实现林木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总之,做好森林资源维护工作,加强森林培育工作,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林地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2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