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园林”运行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2-12-31 15:36:07马丽萍孙甜甜
花卉 2022年2期
关键词:园林景区角度

车 正,张 娜,马丽萍,孙甜甜,郑 歌

(衡水市园林中心,河北 衡水 053000)

随着智慧地球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为城市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条件。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因此必须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智慧园林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互联网+智慧园林”

“互联网+智慧园林”是将园林景区作为立足点,打造互联网平台,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支持,通过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园林和现代化相关联,打造专门的园林数据库,达成人和自然和谐工程这一目标,使园林旅游从人工化转变成为智能化,这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使景区管理工作更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1]。

(1)在对“互联网+智慧园林”进行建设时,需要对信息技术等新兴现代化技术进行应用。尤其是对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应用,优势较为明显。

(2)“互联网+智慧园林”,能够相互产生影响,互为约束。这并不仅是互联网和园林工作的简单相加,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各个资源进行汇总、整合,从而提升园林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互联网+智慧园林”是新时代的产物,其代表了科教与文旅的融合。能够为园林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减少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使游客获得更优质的体验[2]。

2 “互联网+智慧园林”运行现状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互联网+智慧园林”在不同区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必须对“互联网+智慧园林”给予充分关注。当前,“互联网+智慧园林”运行现状可以表现为以下内容。

(1)从入园购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能够从线下购票转变为线上购票。在近些年来,大部分园林都开展了线上实名制预售工作,这能够为景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游客能够从当地网站或者是园林官网以及携程等旅游APP购买门票,缩短了购买门票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且到达园林景区之后可以直接借助于二维码或者是身份证入园,非常便利,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对园林景区环境进行优化,有效控制了黄牛等行为,提高了非法倒票的困难程度,为旅游行业提供了较为公平的发展环境[3]。

(2)从游园感受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能够从简单的游览转变成为深刻的认识。游客通过关注官方微信或者是微博等,可以较为直观地搜集到和景区相关的语音、文字等资料,使游客对园林形成一定的认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搜集用户的数据,并借助数据分析技术,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服务,为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持。

(3)从园林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景区中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非常普遍。每一个植物都有着对应的二维码,只需要进行扫码就能够了解到植物的品种、生长情况、类型、分布区域等资料[4]。

(4)从营销宣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能够从平面二维宣传,转变成为三维立体宣传。通过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应用,可以及时地向外界传递旅游相关资讯,并打造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融合的营销体系,这能够充分展现营销优势,使营销精准程度得到提升,刺激消费。

3 推动“互联网+智慧园林”长远运行措施

3.1 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长期的规划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园林在发展的过程中较为常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2 点:①其处在较为核心区域,在节假日人流量比较大,很可能会导致拥挤,入园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难以体验到其文化内涵以及景色魅力,相关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互动比较少。②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除了门票之外,园林并没有从多个角度出发筹集资金。在这一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大力进行创新,找出其中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制定长期规划,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其进行整改[5]。园林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增强自身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加大力度应用新媒体,构建信息化平台开展园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为园林的长远发展提供较为有利条件作为支持。首先,将园林和互联网相结合,打造信息平台,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可以为售票、导览、互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并打造专门的平台负责这一工作。最后,可以创建互联网+文物保护专业平台,对文物进行宣传,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提升园林的知名度。

3.2 对资源进行汇总,继承和发扬文化

园林景区属于文化景区,文化带给了旅游更深刻的内涵,为旅游产品的升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作为支持。旅游使文化变为有形,因此要使文化成为景区的主要竞争力,对园林文化进行整合汇总,并重新进行包装,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在互联网中开设以其为主题的网店,使群众对旅游产生兴趣。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部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小众化旅游产品,确保其能够使不同旅游群众获得满足。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使园林景区的经济收入来源从门票转向为产业化发展。

3.3 营造园林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应该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与时俱进地对云技术、大数据、新媒体等途径进行应用,打造园林新品牌,并加大力度进行宣传。①这能够增强园林宣传效果,使园林宣传途径更丰富。比如说,可以在官方网站设置园林绿化宣传,并设置微信公众号进行消息推送等[6]。用户可以借助于手机、电脑等,和园林绿化工作人员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沟通、交流。这有效增强了园林对于游客的吸引力。②能够带给用户更加优质的体验,使用户感到满意。比如说,用户可以借助于移动终端搜集到和园林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加深游客对于园林的认识,感受到园林的文化内涵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等,了解游客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对园林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园林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并为游客提供服务,使游客享受到其中乐趣。

3.4 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

在构建互联网+智慧园林的过程中应用高光谱技术能够较为有效地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最初,对高光谱技术进行应用,通常是对地物特征进行表达,其不但能够展现出地形地势特征,还能够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形成图像,分析光谱信息,明确相关地形地势的转变。随着智慧园林的发展,将高光谱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为智能化防治病虫害提供较为有利条件作为支持。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病虫害影响导致内部构造出现转变。借助高光谱技术可以对相关光谱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病虫害出现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运用这一手段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优势较为明显,能够提升病虫害监测的精准程度,影响范围比较广,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善传统模式下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降低了运用化学措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除此之外,推动智慧园林的发展,还应该提高绿植灌溉的智能化程度。在传统模式下,灌溉绿植,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并且对水资源的应用较多,没有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分配,很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7]。而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较为有效地提升灌溉智能化程度。相关人员能够分析土壤含水量,明确其是否需要灌溉,并将数据上传到相关系统之中,定期对系统进行维修保护,确保系统处在稳定状态下,为智能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这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使灌溉更科学。

4 结语

智慧园林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特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因此,必须对“互联网+智慧园林”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其不但能够降低管理人员治园工作困难程度,还能够拉近和游客的关系,从而为园林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园林景区角度
神奇的角度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