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碎周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未来社区”指的是用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的的社区,以人为本,生态化、数字化、科学化以及智慧共享的价值为主,创新以未来的邻里、创业、建筑、教育、健康、交通、物业、治理以及能源为新型城市功能的九大单元。这是我国探索人类文明城市的重要进程,空间景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空间景观的设计的研究就变得极其重要。“未来社区”的建设主要是建筑景观、园林景观等把社区的其他九大功能单元场景融入其中,进行一种综合合理的设计规划,从而让未来社区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好。
就目前的社区景观来说,因为缺乏总体的合理规划或者说新旧城有着年代化等问题,社区景观最常见的问题如下。
对于社区景观来说,不同年代兴建的社区建筑形式及立面效果都几乎拥有着年代特有的特点,所有的建筑立面效果以及景观等建设几乎千篇一律。社区内所规划或种植的植物品种十分的单一,完全没有园林的设计感和艺术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社区住户的要求。总的来说,各个年代的社区建筑有着其年代的特点,但相对来说有着其年代的景观同质化,没有新颖的感觉,也无法让住户感觉舒适和满意。
目前有些社区的景观设计已经十分可靠及美观。但是这些景观的维护成本及工作量也十分大,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相当可观的资金去管理。社区内的草坪花卉的种植、树木的修剪、道路的养护、景观照明设施的更换、座椅和柱子等公共设施的维修以及枯死植物的清理等等,不光需要物业的管理,还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资金,在一些旧小区会因为这些工作的管理不到位,忽视了对于景观的维护工作,进而会让景观的效果不太明显,各种陈旧或者损坏的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修整和更换,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住户的生活质量,给社区的品质带来极不好的影响。
在某些社区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在旧城改造或新城建设的时候,会有一些老旧的小区的建筑风格、照明以及道路设施等与整个城市的整体有着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并且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会让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进而让这些老旧社区成为整个城市的异类,这给生活在这些社区内的人民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相关老旧社区与整个城市风貌的一种整合,从而可以增强整个景观的效果。
当前的社区在设计的时候就会因成本以及土地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对于社区可发展用地的预留就十分稀少。因此,在城市化进程时,对于相关老旧社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就会有着不同的问题出现。最为常见的就是相关景观形式不能进行拓展,一些配套用房及相关特色功能设施无法建设等。在当前及以前的社区中,绿化设计属于内部景观工程的建设,因此大多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绿化建设面积达标与否,绿地的光照是否充足等方面有着考虑,却并没有满足社区内人们的活动要求,这也就无法给予社区人住户带来舒适和满足。
要建设好“未来社区”模式下空间景观,就必须要对这种社区的涵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未来社区”是把邻里、创业、建筑、教育、健康、交通、物业、治理以及能源等九大城市功能单元综合在一起的,那么就会需要考虑到社会、科学、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且还需要兼具教育、健康、交通以及服务等功能性的设计,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去打造出有着地方风貌基底和城市肌理的风貌控制体系,设计出有着基于社区文化标志的地面、平台、垂直绿化等相结合的立体、多层次复合绿化系统的空间景观。这就需要有着综合性人才来领衔,让整个设计得到全面的推广,才能更进一步地推动“未来社区”理念性成果的前进。
“未来社区”最为主要的是让人们的幸福感,在整个社区的空间景观设计时,在保证到社区的人文情怀时,还可以因相关场地、地形以及功能相关等因素的需求,来进行相关功能场景的营造。在社区景观、公园、校园等相关景观的设计的时候,除了保证相互关联的一致性之外,还可以突出一些小场景的特点,让其融入整个社区之中,相似却又独特,各有各自风貌,景观不再单一或同质化,也就不会再让居住于此的人们对景观产生一种审美疲劳。
自古而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倍受人崇尚。“未来社区”的九大功能背景对于这种环境的自然也极为推崇。因此在“未来社区”的综合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将现存的相关社区建设(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观等)融入之中。吸收相关大型农庄、综合田园等设计经验,把农艺文化与城市社区融合。对于自然环境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物的生长周期,设计出符合生态景观的要求,把这种自然生态与社区的景观融合,进而可以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区”景观绿化环境。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再执着于将植物修剪成什么形状,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让社区的景观更加接近大自然,让社区居民心情更加轻松愉悦。
就目前而言,对于“未来社区”的建设还正在进行,全国也就区指可数的几个试点项目正在进行。因为对于“未来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因为其高融合的特点,让这些场景成为一种现代化的集约表现,这就让社区的九大功能场景的融合度非常高。这种项目的建设就涉及的方面十分多,因此可以带动着高科技为业等现代化等关联产业的长足发展。
因此要加快试点“未来社区”的建设进度,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设计的优化程度加大力度,预留更多的景观节点,可以让社区的群众提出相关的建议来共同完善这些预留节点。这样一边设计、一边建设、一边使用,让更多的专业的人才介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让“未来社区”的空间景观在设计中建设,在建设中完善,在使用中整改,让景观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进行“未来社区”建设的同时,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环境做出综合方面的考虑,将城市的建设与相关的老旧小区的景观进行融合,在整体上有着一种系统的统一,在小方面也会突出相关的社区的景观特点,从整体上有一种协调,增加人们居住的舒适感,无排异心理。这种结合实际环境的系统的统一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让人们感到舒心,安居乐业。
在进行“未来社区”建设的时候,涉及了建筑风格、园林绿化、道路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是社区的硬性基础,在建设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们对于相关的习惯、功能需求以及审美等方面的需要,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出更让人们喜爱的社区。因此要充分重视将艺术性融入人文来体现景观的特点,让中华伟大的历史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从而让“未来社区”实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更突显当地的特色。在对“未来社区”空间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为了建造出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要时刻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延续性,满足到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这样的结合才能达到“未来社区”建筑场景的高理念。
在“未来社区”的建设规划设计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加入一些可食用性的景观设计。这样用可食用植物去营造景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整个社区的绿化面积,还可以有着更多附加价值。选择可食用景观来为社区住户提供有较高生态价值的绿色蔬菜水果,让住户的饮食更为生态和健康。同时可以让老年人或者儿童参与到可食用景观营造的活动之中,让老年人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也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下一代延续下去,同时还可以增进社区内邻里关系,节约社区的景观运营成本等。不同社区根据可食用性植物的相关习性、香味等营造出各自社区独特的特色食用景观空间。
对于“未来社区”模式下的空间景观设计,需要集合其最为基本的九大功能单元的需求,人们对于幸福感的追求,然后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等打造出有着地方特色高融合度的现代化社区景观,再加上推崇生态自然及相关可食用性景观的统一,这样才可以让人们在更加自然的“未来社区”环境中,心态舒适安居乐业。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们对空间的景观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让这种生态自然的“未来社区”理念得到推广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