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靖
(盘龙区绿化工程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33)
景观园林工程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周期长的复杂工作,其对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要求特别高。施工和养护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此外施工和养护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在项目施工中,还应该真正把控施工进程、施工效率,保证最后施工的成果;养护的时候应该符合合理、实用、美观的养护要求,在根本上确保景观园林工作的施工质量。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增强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更好地美化城市形象,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更好地提升植物的覆盖率,还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噪声,调整城市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氛围。并且增强景观园林建设,可以根据城市建设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展现城市地区的精神文明,进一步构成特殊的地区风貌,将提高城市的地域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1]。在景观园林施工中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景观园林设计效果。应综合分析很多层面客观因素对景观园林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气候、温度、环境以及土壤等很多层面的客观因素对城市景观园林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在具体建设的时候,也要增强园林养护,从而加强景观园林建设的效果。
在具体园林绿化施工中,需要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合理选取植物物种,全方位分析植物生长规律,不仅要分析其美观性,而且也应该兼顾植物之间协调搭配,确保具体选取的植物可以和周围环境与各种植物可以互相协调,避免其对周围自然景观的平衡造成影响。①在选取物种中,一般要首先选择本土的植物,和外来植物相比来说,本土植物的存活率更高,同时可以很好的适合城市环境,不容易改变四周环境,也不会对地区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因此具备更好的环保性能[2]。②如果需要外来植物的融入,要求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全方位调研要引入物种的生长习性,不仅需要确保园林物种的多元化,同时也应该避免产生外来物种入侵的状况。③在选取物种中,应该分析植物物种的生长规律,在选取物种中,能够分析季节变化的特点,进一步科学搭配常绿植物与不同种类的落叶草本植物,从而确保在每个季节中植物都能展现不同的美景,同时可以符合环境净化的需要。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对总体工程建设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对其更加充分的重视,确保每种施工程序质量都和对应的要求相符合。①应该将工程质量管理引入到综合园林绿化施工中,比如绿化植被、土方工程、水电安装、园路铺设和建筑等项目中都应该对其展开严格的质量监管,保证其质量符合我国规范标准[3]。②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设施和材料等质量,尤其是应该控制绿化材料的质量,从而确保种植树苗的存活率和美观性,这需要在购买绿化植被中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在源头上确保更好的植物物种质量,同时也需要避免恶劣天气进行种植,组织专门的工作者负责对工程绿化质量的监督,真正能够提升工程质量。
是否能够选取合适的施工流程对整体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一定要注重工程工艺监管工作。①准备施工之前,应该召集有关单位和工作者更好地编制施工计划,从而确保施工计划和工艺科学以及执行。②在具体施工中,要求真正按照施工设计需要和标准展开施工,而且可以根据施工进程更好地监督施工成果,确保其和对应的规范要求符合。如果在施工的时候要进行工艺变更,就要求提前展开报批,严格禁止改变施工计划与工艺。③将施工完成以后,要求全方位检查施工流程效果,如果看到问题就需要立刻解决。若是具体种植位置处于劣土质范围中,要求把预种植坑的深度科学加深,确保植物的存活率。
做好绿化工程施工和植物种植以后,要求随时组织全方位的养护工作,从而确保植物能够存活。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到土壤施肥,进而确保更多的养分提供给植物生长。在具体施肥中应该根据对应种类的植物需要进行,确保其得到更多的养分,一般状况下都采用堆沤蘑菇肥展开施肥,这种肥料不会污染环境,同时成本很低,因此大多数园林养护都可以适用。
经过科学修剪植物枝丫不仅能够提高整体植物美观程度,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让植物和新环境互相适应。在具体修剪中,有关人员可以运用植物顶端优势去进行,保证植物获得更好的生长。而且也需要把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性做好全方位分析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修剪策略[3]。
在针对植物进行浇水中,应该更好的控制浇水的时间和次数,保证浇水的科学性。需要有关人员可以认真观察,同时寻找规律,最终明确浇水的次数。对栽种第二年的园林植物也应该完成好浇水工作,实际浇水注重程度和次数仅次于园林植物。针对栽种三年以及以上的植物,要求把蔓延到根部的草坪清理干净,避免其将植物营养夺去,而且要求展开单独浇水。每年春天的二茬和三茬水,要求确保数量和质量的完成,不要太过依赖对草坪喷洒的水量。此外,还需要进行排水,在景观园林绿化养护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排水工作,植物在生长的时候若水存在土壤含有水分过多的状况,容易造成树木生长不好,严重的时候回还容易让其死亡。因此一定要思考各种树种生长环境,按照树木抵抗水涝能力的不同进行排水。现阶段运用的排涝策略包括地表径流、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具体能够确保土壤十分湿润,保证植物以后更好的生长和发育。
3.4.1 生物防治的策略
生物防治策略一般是对有益的生物的进行培育,同时运用其达到园林植物防治病虫害的目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更好的节省能源,同时也不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成本较低,同时防治效果十分持久。所以,生物防治措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但这样的形式具体效果发挥的时间较长,因此不适合运用于出现严重病虫害的园林中,同时这样的措施对有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3.4.2 物理防治策略
物理防治策略就是采用人工的策略清除园林中病虫害的问题,比如,修剪病枝、驱赶害虫。这样的措施操作十分简单,同时对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但如果园林的面积增大,对应的人工成本就会很高,而且若是太过依靠病枝进行修剪容易对植物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
3.4.3 化学防治策略
化学防治策略就是运用化学农药制剂去喷洒园林植物,进一步实现杀害病虫的目标。这种形式有很好的效果,成本较低,同时适合大范围使用。如果园林没有经过大范围害虫的侵害就不应该采用这种措施。由于大多数园林都是建设在城市中的,人们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如果喷洒化学农药容易对四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容易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
在实施景观园林施工保证措施最关键的一点是保证系统的构建,一定要让其更加科学与合理。而且应该安排一批技术较强的质量检验人员,严格根据我国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验收规则展开监督,从保证实施质量,绝对要保持质量优势,同时让工程监管更加规范,同时把三检机制作为增强景观园林的细节解决工作,保证质量的完成。
在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以后,实际养护工作的组织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展开,应该随时对树木与施工设计图做好比较,而且认真制定每种分项施工计划以及安排相关设计事情。若是有关单位在检查设计图中看到了问题,就应该提出,同时为施工企业汇报,然后对存在的问题展开科学分析,找到科学的处理策略。
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监管属于一种系统、复杂、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长时间、持续性的关键工作,具体水平质量和园林景观的优美性、实用性与经济性有关。所以,应该重视园林绿化养护监管,采用适应性技术措施制定能够真正实施的养护监管手段与方法,才可以全方位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综合水准,形成具有人文内涵的城市绿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