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思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和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何将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运用到动漫教学中,使动画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飞跃性的提升是高校动漫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数字技术或者说无纸技术的发展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摆脱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链条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动画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掌握动画动作设计和原动画的方法,学习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创作的前提。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还要熟悉运动规律、时间节奏,教师要将学生从创作单帧绘画作品引导至依据时间轴来创作序列图片作品。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重难点是动作节奏的把握和动态画面的视觉表现设计,常规的教学策略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配合PPT课件讲解和实践绘制展示,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 动画动作设计和原动画创作方法。传统动画运动规律授课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时有限,师生交流严重不足,专业技能的拓展学习欠缺等。动画中的运动规律它是一个大的概念,细分下来有卡通风格的运动规律,写实风格的运动规律,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动画人会建立各自的动画运动规律体系,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美式运动规律、法式运动规律、日式的运动规律和中式运动规律等等。[2]因此,动画运动规律这个教学体系是十分庞大的,学生要把这其中任何一种风格的运动规律研究透彻,凭借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有限的练习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动画运动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动画课程,课程不仅要讲授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给学生亲自示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动画软件操作方面的方法。如果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来进行运动规律课程的讲授和演示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如果还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点评,每个学生作品的点评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重复讲解,集中点评也会浪费大部分学生的时间。更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1]
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动画教育工作者们也在动画教学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将数字化技术和动画教学深度融合,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式,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也因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深度结合而更具活力和创造性。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动画运动规律理论部分知识的掌握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形象的感知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动画设计思维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创作引导学生将动画理论与动画实践有机结合。高校动画教育非常提倡个性化创作,因此,在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模式的选择上需要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给我们日益扩大的资料库和不断更新的工具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这个扩大了无数倍的资料库和工具箱中进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知识体系的自主建设,引导学生在自主建设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之所在,突出学生个性和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
动画运动课程的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课程教学的主人,帮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倡导深入学习。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改革具体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会让学生提前观看教师录制的基础部分教学视频。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基础部分难度不大,易于理解,比较适合学生自学。教师让学生通过网上先学,预先消化易懂的知识点,集中重点和难点在课上与教师研讨解决,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料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精品课程的艺术创作课中尤为常见。动画运动规律课前线上课程的设置,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画运动规律线下的课堂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中心,在保留原有课程传授动画运动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前基础部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示范讲解和互动讨论,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动画运动规律课堂的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实现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对动画语言的感知力和把握力。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还突出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体会角色表演的互动交流上。举个例子,当一个比较内向或者想象力较为缺乏的学生难以融入动画角色表演的情境中去,对特定角色的表演理解不够准确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准确引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直接用表演方式给学生阐述动作设计的要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动画运动规律和表演规则。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课后以作业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镜头的设计练习加强学生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意识地强化和提高动画制作能力。教师在这个部分可以再一次借用数字化技术如app等现代化的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方式的及时沟通,突出艺术化教育中“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后的互动交流也是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此外,在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必要的课业引导,如安排学生赏析动画经典案例,通过赏析体会动画动作设计的基本规律,这个部分作为素材积累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动画创作提供有用的参考。也可以作为学生动画创作风格拓展的有益补充。
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过程是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结合,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从本质上摆脱了“填鸭式”知识灌输,转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研究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学习更为全面和系统。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还设置了作品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开放式课程互动是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动画运动规律作业中阐述设计理念环节的重视,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清晰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提高其沟通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复合型动画人才的培养。作品的自评和互评环节也有利于教师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创作。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除了开发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视频以外,还必须基于动作制作流程开发案例操作视频,清晰直观地展示动作绘制技巧。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动画运动规律理论知识、物体基本运动素材、真人表演素材、动物动作素材以及优秀动画动作设计作品等,主要用于为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提供所需的课前学习资料、丰富课堂互动教材,以及帮助学生拓展动画运动规律风格的多样性和审美的丰富性。动画运动规律教学资源库多元化特点能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从而使教学与学生的创作紧密结合,帮助学校的动画教育与行业需求更好地接轨。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使用TVP、csp、animate等专业动画软件加手绘板的工作模式,这种无纸动画的制作方式能非常便捷地以数字化的方式将动画绘制的全过程都保存下来,成为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资料库里很重要的教学实训素材。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帮助线下的互动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利用动画运动规律资源库里的无纸动画资料和素材为学生展示更多有针对性的案例。如在动画运动规律课堂互动讨论过程中,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某个具体案例,教师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教学资源库里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运动规律和绘制技巧。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帮助学生修改一个不太完美的动画动作之前,教师可以从教学资源库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案例来帮助学生体会动作的设计要点,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教师的讲解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自己作业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知识。
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从一个项目出发,拟定好该项目的制作周期,明确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术要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语境下从基础出发,独立创作,自主创新,在制作该项目的过程中从简到繁,逐步接触,学习、实践动画制作的每一个流程。这种项目化实施可以让枯燥的教学内容“活起来”,使课程内容和行业需求无缝接轨。此外,还可以将各类比赛项目引入动画运动课程,如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大赛等,通过比赛项目的创作锻炼学生动画创作能力。
动画制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项目式教学法带来的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利于刚刚开始专业学习的学生接受。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以每个同学一部十五秒左右的短片动画为期末大作业。这种从一开始便设定好动画短片的目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老师在课堂上还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业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短片以命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好的主题上自由发挥、想象,从认识动画制作软件开始,进行初级的分镜绘制,再逐步以设计稿、原画、修形、动画这样相对贴合实际生产流程的顺序进行学习,老师则从辅助的角度,授予学生知识点,而且更多的是在帮助学生完善修改自己的作品,根据学生的进度调整授课节奏,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项目式课程教学法使学生在课程中拥有明确的目标,逐步了解专业需求,并在课程结束时也完成了相对规范、完整的作品。对日后高年级创作更加复杂的作品有所帮助。
项目式教学模式和前面提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合能使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改革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帮助学生在所学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更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动画短片的制作流程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潜在的创造力和动画制作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进入动画产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动画除了具备一定娱乐的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能表达某种价值观,帮助青少年们认同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放眼望去,中国的动画市场大部分被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占据着,其审美观也正在影响着动画专业的大学生们。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动画领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实赋予我们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将职业素养、价值引领等思政元素融入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通过对动画运动规律的理论和技巧的不断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和道德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全面发展的动漫人才,创作社会正能量动画作品,为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3]
在传统的动画运动规律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主要看学生围绕动画运动规律所创作的相关作品,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后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中,除了以往体现成绩的课堂小测验、课后一周一练和期末大作业以外,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考核同时还将实践讨论课中学生阐述设计理念过程中的动画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纳入到考核系统,使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考核更加专业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的构思十分重要,是一件艺术作品得以完成的首要任务,甚至直接关系到这件作品的成败。从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改革可以看出来,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动画设计思维的培养,努力提高考核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经过近三年的动画运动规律一流课程建设,我校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培养了一大批综合创新型动漫专业人才。学生创作的动画作品多次入围国内国际各大动画节并获奖,并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始终坚持“理论紧贴前沿,技能与行业同步”的指导思想,因为动画是一个跟行业紧密接轨的前沿专业,高校作为承载国家教育未来和希望的战略基地,只有研究产业对动画设计人员的需求,研究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动画公司对动画人员的相关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使动画课程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精准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动画专业人才不但需要审美能力和专业技术,更需要文化底蕴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只有多元化、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通过动画运动规律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续还准备继续与动画一线行业进行密切沟通和合作,及时更新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然后再通过一次到两次教学授课为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网络学习平台,包括教学视频和相关图片素材。
笔者希望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后续改革能在创新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动画思维,在深入探究动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上下功夫,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构建出依托传统、立足当代、关注未来的中国特色当代动画教育经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