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支援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信”概念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首次提出,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此前,虽然没有明确归纳为“三信”教育,但是国家一直重视此方面教育,尤其体现在中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缘由显而易见,一方面因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大学生群体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比较容易受到各种渠道来源的负面言论影响,导致出现信仰迷茫、信念缺失和信心动摇。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信仰选择可以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和成败,关乎“国之大者”。在目前互联网络深度融入生活、万物互联的时代,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毫无疑问是处于主流地位的。
在新时代高校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在“三信”教育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对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了解和传承程度普遍较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认同程度尚需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认可程度普遍偏低等。大学生“三信”教育的这些问题,就整体上来说,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国内外环境来看,网络上各种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削弱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导向能力。从大学生个人层面来看,部分学生思想观念较为活跃,追求标新立异,不习惯被思想理论束缚,因而排斥和轻视传统思想教育。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理念、外部客观环境、主体内在认知、高校育人环境等因素来具体深入探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三信”教育问题原因,力求对此问题有更深入、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索出一条高校“三信教育”实施路径,更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的思想变革带来了巨大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模式与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变革。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样,良莠不齐,对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思潮影响下,学生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走上社会,缺少社会经历,他们对世界的了解相对单纯,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简单,对于一些经过包装的别有用心的负面信息不能及时、正确地分辨出来,这进一步增加了高校“三信”教育的复杂性。
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经久不衰,传承至今的文化更影响着千千万万学生,但反观我国青少年群体,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基础、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当然这不全是教师和学生的责任,青年大学生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外来影响和时代差异带来了价值观冲突,使得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逐渐走入困境。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经历过苦难与磨砺,所以当教师讲述“勤俭节约”时,部分高校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甚至容易被“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的错误思想误导,甚至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当教师讲述“中庸之道”时,高校学生往往更倾向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崇尚标新立异。这些问题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走出这些困境,需要长期、精细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为时代差异带来的价值观冲突,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它更加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三观”确立的塑造形成期。他们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渠道获得的信息林林总总、泥沙俱下,对于尚未形成成熟的“三观”、理性思维能力相对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客观准确的判断。对社会错误的认知,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这种比较深刻的理论的深入认识。
在网络信息极为发达的新时代,高校学生已成为网络的主要人群,而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所养成的社会环境,在各种分散的、娱乐的条件下,最易受到错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根据调查资料得知,喜欢看文娱资讯的高校学生占比较高,关心政治资讯、财经新闻的学生很少,绝大多数人只对娱乐性的新闻信息更感兴趣。在娱乐至上的校园环境下,他们逐渐产生了不务实的思想,导致其心理健康存在着很大危机。而且很多高校学生追求一定的经济条件,同时追求个性以及风格的独立,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辛勤工作以获取丰厚的酬劳。可见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更多的是在追求自由、独立、张扬的个性,更多的是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提高他们的心理需要。现如今很多高校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红、明星等受追捧的高收入职业,缺乏清晰的学习目标,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很多学生缺乏健康的课外生活,只对网络、游戏、娱乐等痴迷,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的位置,缺少学习的动力。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因此网络社交媒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最广泛,影响也最深刻,在网络社交媒体的影响下,高职学生表现出更强烈、鲜明的个性,相较于过去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叛逆性,也更难管理。而同时伴随着职业教育认可度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强,他们应用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也更强,这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大学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经济、生活、学习压力也对我们开展“三信”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贫困学生出身于贫困家庭,必然继承其家庭背景的特征,而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又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经济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因为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持,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此外,对贫困家庭的刻板印象,也给贫困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比如,很多人觉得贫穷家庭的人比较自私、小气、缺乏见识,这些都会给贫困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甚至会进一步传导,妨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崩塌。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学生个性风格较强,但是独立处理复杂世界的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偏弱。除此之外,不同学习阶段和新时代学习方式方法的不断变化和应试教育带来的精神紧张也是学生“三信”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高校学生需要面对紧张的学业竞争,各类奖学金的评定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非常重要备受关注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压力过大。而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出现心理性失眠、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对心理及身体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此时他们无暇顾及自身的理想信念、信仰等问题,那么教师所开展的“三信”教育便成为“对牛弹琴”的空谈。
在思政课中应用线上教学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对“三信”教育和线上教学理念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提升“三信”教育的有效性。少数教师对互联网教学理解不够充分,导致教师在应用互联网教学法的时候,未能将该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及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究其根本就是教师对互联网教学理解得不够深入,教师对其理解还停留在浅层化,甚至还有的教师仅是在“三信”教育中将其一带而过。部分教师在“三信”教育前,没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科学的调查,使得线上教学方法在“三信”教育中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进而制约了“三信”教育的效果。
除此之外,高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工作中落实育德教育内容,以此保证高校的毕业生能够融入到我国的建设工作中。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是,在实际的高职教育活动中,一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对课程思政理念没有系统性的认知,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讲授知识,忽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片面的理解和认知下,难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同时,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师重视落实知识的氛围,难以借助短时间的培训引导,提升“三信”教育的落实深度,影响高校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
当前由于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心理、网络教学的覆盖面窄、学生体验度过低等不利因素,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受到的网络冲击不容忽视。思政理论课创新改革的号角虽已吹响,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依然采用“一言堂”模式灌输枯燥的理论,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运用程度。目前,教师在应用互联网教学法开展“三信”教育时,因为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优质的互联网教学不仅能确保“三信”教育能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
在提升“三信”教育形式鲜活度方面,可以考虑通过现场教学等形式将“三信”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丰富教育教学形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政治、思想、文化、品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意味着红色文化将经历新时代的“浪淘沙”,只有那些匹配当代大学生内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那些能够引领新时期青年进步和发展的“精华”才能够广泛传播,这也昭示着红色文化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的又一次革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侧重于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材内容,没有有机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展开讲述,没有采取现场教学等丰富鲜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形式,导致三信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连接性较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评价与认同,主要以学业表现为基础。近些年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流利的英语、熟练使用电脑、独立思考等。这些新要求是一种经验积累,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同,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等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出后,全社会都在积极落实这一育人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活动,以此响应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号召。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各专业教师需要引领和实践指导工作。出现一些问题的根源有一部分原因是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和“三信”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使他们难以准确改革教学方案,导致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质量不够高。在认识不够充足、实践指导跟不上的情况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就会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不知道落实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也难以准确把握落实“三信”教育的具体方式。因此,在缺乏实践引导的情况下,高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就难以保证质量,使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思政工作能力的提高。
时代在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甚至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在各行各业的前沿,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和意识的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在思政教育和“三信”教育上,一部分高校相应的保障制度总体来说不够明确、可做性不强,导致在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过程中,缺乏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影响教师落实这一理念的积极性,也影响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高校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升考核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而育人成效难以转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导致其难以量化。因此,在职称评定、评优以及双师型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衡量的也是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在这样的模式下,课程思政受到的重视程度就难以保证,导致相应的教学保障制度难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阶段是做好大学生“三信”教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三信”现状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认真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注重 “三信”教育,力求全面提升当前大学生“三信”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形成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生“三信”教育体系,才能扎扎实实地培养好新时代的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