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彤英
(珠海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媒介实现了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且也对新闻栏目的制作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9月,国家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人才、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融合,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2020年11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未来发展道路。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效应明显,媒介融合导致电视新闻栏目的社会服务功能减弱、受众人数明显减少、内容制作面临困境,这是栏目创新的背景。
在过去,电视新闻兼具声音与画面,不仅高度还原新闻现场,而且传播速度快,因此具有明显优势,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新闻栏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例如,某地发生地震期间,珠海广播电视台派出多名骨干记者直击现场,利用毗邻港澳的区域优势,多个新闻栏目及时报道,让更多的受众能及时了解救援进展情况,提供援助的渠道。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增多,电视新闻栏目因互动性不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减弱。例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尽管电视新闻人全力以赴及时报道,但人们通过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发布信息,明确捐款捐物需求,方便开展组织管理工作,显得更为便捷。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时间比较固定,在珠海,每天晚上7点观看《新闻联播》,7 : 30观看珠海一套的《珠海新闻》《新闻视点》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些栏目在当地拥有一群铁杆粉丝,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习惯,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从其他渠道获得新闻信息,导致电视新闻栏目的受众人数明显减少。一方面,中老年人群作为电视新闻栏目的忠实观众,由于主观原因不能准时观看新闻栏目,可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途径弥补;另一方面,年轻人群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并没有定时定点观看电视新闻栏目的习惯,多是根据实际需求从新媒体上获取新闻资讯[1]。
从新闻栏目本身来看,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由不同部门管理,前者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渠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舆论方向,传递党与政府的方针政策。因此,新闻栏目制作时,电视媒体受到的约束大于网络媒体。相比之下,电视新闻栏目更加严肃化、官方化,而网络新闻栏目更加生活化、娱乐化。为此,不少电视媒体创新运营方式,建立官方网站、开通公众号,然而受到诸多限制,新闻内容制作面临困境,市场竞争力较弱。电视新闻栏目与新媒体合作的方式,虽然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但也分流了目标受众,优质的新闻资源容易流失,给电视新闻栏目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新闻质量降低、节目内容同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电视行业专才四个方面。
新闻栏目的吸引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时效性[2]。栏目组获取新闻资讯后,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播出,可能忽视了新闻信息的真伪,没有核实信息来源和内容,直接影响新闻栏目的真实性,甚至错误引导了舆论方向。站在新闻采编人员的角度,单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质量上花费的时间、精力不足,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例如,在新闻稿件中加入不合适的网络流行语,使原本严肃的新闻变得娱乐化,降低新闻栏目的可信度。
新闻栏目以社会新闻材料为基本素材,基于同一个新闻材料,经过包装制作出的新闻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异化的思想、差异化的内容,是新闻栏目吸引观众的一个要素。然而,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化严重。一是栏目创新直接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你有我也有,造成新闻栏目的新意不足,导致观众产生重复的感受。二是不少新闻内容直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其实用性、真实性无法保证,影响新闻栏目的质量。
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栏目形式两个方面。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核心,是将新闻时事加工处理后传递给观众,帮助观众正确、及时地了解新闻事件。基于这一特性,新闻栏目内容创新有限制、难度大。相比之下,新闻栏目形式的创新限制少,实施起来更容易。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栏目组本末倒置,一味追求内容创新,忽视了形式创新,结果导致新闻栏目的内容和形式不相符,受众一时间无法适应这种转变,造成栏目收视率下降,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不断降低。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增强主流媒体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电视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积极适应新媒体、融媒体的需求,制作出精良的新闻栏目[3]。调查发现,部分从业者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但不是电视的专业人才,这也是影响电视新闻栏目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部分电视新闻从业者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但是没有电视专业思维,滥用新媒体资源,不恰当使用网络语言,传播方式不严谨;而部分电视新闻从业者是在传统媒体背景下培养起来的,对新媒体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制作新闻栏目时依然坚持传统思想理念,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降低了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吸引力。甚至个别从业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使用虚假新闻、煽情文章、低俗化内容,不仅影响了新闻栏目的创新转型,还会对整个栏目带来损失。
结合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创新发展途径,以期助力电视新闻栏目可持续发展。
第一,突出新闻栏目的独特性。独特的新闻才能吸引观众,让观众眼前一亮,并且提高忠诚度。首先,对新闻资讯进行深入解读,即使是相同题材,也能做到同题不同质。新闻从业者要在海量新闻资讯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从独特视角出发进行加工处理。其次,要大胆追问、敢于追问,面对一个新闻事件,问出异质化问题,问出别人不敢问的问题,挖掘新闻事件的潜在价值。再次,要提高新闻编辑整合能力,创新编辑工作方法,将网络信息、采访信息等整合起来,加工成具有特色的新闻产品。最后,在策划环节发力,将分散信息集中起来,把隐性信息开发成显性信息,为新闻栏目的后续制作奠定基础。
第二,打造品牌化新闻栏目。打造新闻栏目品牌,是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具体到一个新闻栏目上,品牌打造包含记者、编辑、主持人、栏目标识等多个元素。首先,应提高观众对新闻栏目的认可度,播出时间、板块内容、栏目标识等均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4]。其次,要合理选择主持人,主持人代表了栏目形象,独特鲜明的主持风格,能让观众对整个栏目产生新鲜感。最后,要对新闻栏目形式进行创新,分析观众的需求和关注点,新闻内容要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让观众看新闻事件时感同身受。
第一,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制作新闻的基本理念,内容质量高低决定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电视新闻栏目制作时,要一手抓时政硬新闻,一手抓娱乐软新闻,从业者应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才能提高新闻栏目的价值。
第二,把好娱乐尺度。娱乐是新闻栏目的一个佐料,是转型创新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何把好娱乐尺度,是从业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电视新闻娱乐要在电视公信力的承受范围内。新闻栏目的制作和播出,要保证新闻的功能,突出新闻的价值,娱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娱乐要在社会道德限度以内。在新闻栏目制作过程中,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传播社会正能量,关注弱势群体,主动承担起法律道德宣传责任。为了提高收视率,不能采取哗众取宠的手段,确保娱乐元素在社会道德限度以内。
第一,利用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日常生活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有可能成为新闻素材。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可以设置一个新版块,收集民众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选定合适主题的展示出来,例如,园林绿化、轨道交通、社区发展等。如此获取新闻素材,不仅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具有生动朴实的特点,能获得受众的青睐。
第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以QQ、微信、知乎、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双向互动的灵活性[5]。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对电视新闻进行传播,可以占据新的舆论阵地,创新新闻传播格局,还能帮助从业者转变思想,尽快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
第一,提高专业技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只有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电视新闻栏目质量。基于此,应制定长期培训方案,从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人际沟通、突发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新闻编辑、栏目制作、市场运营等环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讲座,加快电视新闻栏目的转型速度。
第二,提高新闻敏感度。除了专业技能以外,从业者还要提高新闻敏感度,能准确辨别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高度的政治鉴别力[6]。不论哪种媒体形态、哪种报道类型,都要坚持正确的立场,树立正确的态度。此外,还要把握好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主题宣传也好、突发事件报道也好,均要保证时效性,为观众提供新鲜的新闻资讯。
珠海电视台成立于2005年4月,自办有两个电视频道。其中,第一频道是新闻综合频道,传递准确信息,发出权威声音;第二频道是生活影视频道,通过精彩剧场丰富受众的生活。近年来,珠海电视台通过创新传播策略,构建特色品牌,实现了媒介融合,为市民提供了更好、更快的视听网络服务。
第一,内容创新。以《珠海新闻》栏目为例,针对常见的会议新闻、硬新闻报道、主题宣传三个内容,均进行了内容上的创新。一是会议新闻打破常规报道模式,激发新闻活力。在两会期间,栏目树立“大民生”理念,不仅增加信息量,还突出互动特色,推出《直通两会》《两会观察》《两会微声音》三个板块,报道规模和信息含量均创下峰值,引导观众和网友积极讨论。二是硬新闻报道立足于珠海本土,增强竞争力。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采编人员在珠海挖掘采访了一大批有特色、有特点、有新闻价值的人物,通过他们讲述不为人知的故事,以人叙事、以事传情,打动了观众群体。三是主题宣传充满情感,增强宣传的故事性。在建党百年宣传期间,既有珠海在建重大项目献礼的热情,又有网民送祝福互动以及特殊党日活动的真情,宣传主题更加突出,传播效果更加明显。
第二,模块创新。以《湾区121》栏目为例,栏目特色是“新闻直播常态化”。该新闻内容立足湾区定位,有本地新闻,有外地新闻,也有网上热点新闻;既有气象和财经连线,也有港澳台新闻等。经过模块创新,设置“网罗天下”版块,与早间新闻的“网评天下”版块相呼应,成为节目的一个特色,也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另外,为了拉近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还设立了“百姓主播”环节,每天有一位市民进入演播室,体验直播新闻的乐趣。
第一,精准定位目标观众。建立新闻品牌,首先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持续关注。该栏目报道的内容以本地民生实事为主,观众对新闻事件有较强的亲切感;同时适当加入娱乐元素,调整新闻叙述风格和播出方式,更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如此定位,有助于新闻在网络上二次传播,不断扩大受众群体。
第二,传播渠道立体多元。该栏目在新闻传播上,将电视、微博、流媒体网站结合起来,形成了立体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如此传播,既保留了传统媒体的功能作用,又增加了反馈渠道,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促使各个渠道的受众均能与新闻品牌直接接触。
第三,新闻内容热度持续。人们常说“互联网没有记忆”,指的是一个新的热点出现,会立即取代旧的热点,新闻事件缺少记忆点。该栏目为保证新闻内容热度的持续性,对新闻事件进行延续性跟踪报道,并且定期产生一个新的社会讨论热点。在反复、延伸和强化的过程中,加深了观众对新闻栏目的印象,巩固了新闻品牌的地位。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导致电视新闻栏目的社会服务功能减弱、受众人数明显减少、内容制作面临困境,必须进行创新转型。针对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打造独特品牌、提升内容质量、技术转型升级、提高人员素养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的措施,以期加快创新发展速度,推动电视新闻栏目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