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2-12-31 12:25:35郑大军朱天宇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灌篮 2022年1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郑大军 朱天宇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体质健康状况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现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体能较差,并伴有肥胖、近视、高血压等问题,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发展形成阻碍。对此,亟须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好相应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助力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实现健康发展。

一、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一)提升身体机能,保持身心健康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大学生体测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体测不达标,身体机能不佳,其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重视体质健康管理,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具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学生的身体素质越强,其心理状态更为稳定,心理素质更为突出,反之,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则时常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做好体质健康管理,有助于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进而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协同发展。

(二)为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

大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在学习之余,学生应当处理好生活事务,照顾自己的生活,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努力学习、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如果学生体质不佳,容易导致学生精力不足,而且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于学习活动。与此同时,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会导致学生体弱多病,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必要做好体质健康管理,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提质方面的保障。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成因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结合体测数据、问卷调研及相关的研究资料,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大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弱,学生身体机能较差,以男子1000米长跑为例,近半数的大学生不合格,且不合格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第二,大学生肥胖状况突出,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肥胖比例越来越高,更有少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第三,部分大学生内分泌紊乱,在体检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体检指标不正常,表明学生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

1.体育运动不足,缺乏正确的运动习惯

体育运动不足是影响体质健康状况的关键性因素,一般而言,每天坚持30~60min的运动即可保持正常的身体代谢,有效避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但结合问卷调研和相关研究资料,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运动的习惯。与此同时,体育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但在体育课期间,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体育运动持有排斥态度,消极对待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这是导致学生体育运动不足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因素。

2.饮食不规律,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许多大学生存在饮食不规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饮食时间不规律,正常情况下,早上七点钟到八点钟为早餐时间,中午十二点为午餐时间,下午六点钟左右为晚餐时间,但部分学生的饮食时间相当混乱。例如,学生上午空腹上课、深夜进食甚至凌晨进食等等,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也影响学生的生物钟,而且深夜、凌晨两个时间段进食极其容易引发肥胖问题。第二,饮食结构不规律,一般而言,健康的饮食应当保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脂肪的合理搭配,但部分学生喜欢食用高油脂、高碳水食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且热量摄入超标,对学生体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少部分大学生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这也是饮食不规律的重要体现,也会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缺乏健康观念,过度节食

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康观念,片面追求以瘦为美,在减肥期间不去调整饮食结构,不去增加运动量,而单纯依靠节食减肥,这种观念导致学生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对于女生影响尤为严重,导致部分女生生理期不规律、脱发、面黄肌瘦等等。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在减肥期间盲目拒绝一切脂肪,然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鱼肉、坚果、鸡蛋等食物内的脂肪多为优质脂肪,不仅不会增肥,反而有助于学生减肥,不难发现,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念和饮食观念也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因素。

4.作息不规律,生活作息紊乱

结合调研问卷数据分析,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过熬夜经历,其中,过半大学生熬夜频率超过每周三次,熬夜不仅导致学生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还会导致身体激素分泌紊乱。例如,长期熬夜的学生会出现肾上腺素分泌紊乱的情况,入夜以后身体仍旧处于应激状态。同时,熬夜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身体肥胖。此外,熬夜会影响肝脏、肾脏等身体器官的功能。不难发现,熬夜对学生的身体影响最大,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因素。

5.学校缺乏体质健康教育与管理

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学校和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成绩,大部分高校缺乏体质健康教育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并未开设体质健康课程,学生缺乏健康意识,忽视自身的健康情况,这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并未组织学生进行统一体检,也并未对学生提供体质健康管理方面的建议,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

三、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体育运动、饮食规律、饮食结构、生活作息方面存在问题,而学校则缺乏体质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管理,这些因素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对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助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学校应当发挥关键作用,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规范饮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做好体质健康宣传教育,强化体质健康管理。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产生直接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运动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此,学校方面应当做好体育课程设置,强化体育运动宣传,积极推进校内体育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条件,进而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在体育课程优化设置期间,学校需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统计项目人数,并据此设置体育课程,使体育课程符合学生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改善身体状况、提升身体素质。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并将体质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进而形成体质健康管理观念,助力学生转变思想认知。

学校借助校运会进行体育运动宣传,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体育运动的好处、体育项目的趣味性等方面,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与此同时,各学院可以定期举办院级球赛,借助球赛活动进行体育宣传。学校应当积极推进体育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保障和硬件设施,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1]。

(二)强化饮食健康教育与管理

学校需要做好饮食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规律。结合上文分析,饮食健康教育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引导学生规范饮食时间,非必要情况下减少深夜饮食、凌晨饮食,坚持做到三餐按时吃饭,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有效避免暴饮暴食和无规律饮食。其二,引导学生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元素,通俗而言,多吃蔬菜和优质肉类,多吃粗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适当摄入精制碳水和优质脂肪,避免摄入劣质碳水、劣质脂肪。

在针对学生做好饮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与餐厅进行合作,强化饮食健康管理,推出绿色食品、营养食品。例如,学校餐厅可以针对减肥期学生群体推出轻食套餐、绿色套餐,而针对热爱运动的学生推出运动套餐、营养套餐,以此帮助学生主动调整饮食结构,有效避免学生摄入过多的垃圾食品。此外,针对前文提及的烟酒问题,学校方面应当做好相应管理工作,避免学生染上不良恶习。

(三)借助新媒体展开健康教育

前文提及,部分学生持有错误的健康观念,片面追求以瘦为美,甚至不惜以节食来降低体重,这种观念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当做好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通过校内新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向学生推送健康教育文章、健康教育视频,为学生普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鼓励学生报名选修课,并在课程期间学习健康知识,了解减肥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从而实现运动减肥、健康减肥。此外,学校应当重视食品健康教育,向学生普及常见的优质食物,例如,鱼肉、鸡蛋、牛奶富含优质蛋白和优质脂肪,土豆、玉米、荞麦等食物富含优质碳水,而烤串、泡面、汉堡等食物中则多为劣质脂肪和劣质碳水,通过这些食品健康教育普及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分辨生活中的食物性质,增加优质食物的摄入量。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当地食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医院、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入校园,为学生普及食品健康知识,使学生形成健康饮食、绿色饮食的观念[2]。

(四)引导学生规范生活作息

生活作息紊乱、昼夜节律混乱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因素,对此,学校需要做好定期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生活作息,调整昼夜节律,能够按时入睡,保证睡眠质量,实现内分泌稳定。例如,学校举办文明宿舍、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将熄灯时间、入睡时间作为评比的重要依据,以此鼓励学生能够做到按时熄灯。同时,学校在宿舍楼内张贴标语,帮助学生了解熬夜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使学生能够逐步做到非必要不熬夜。在这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应当发挥关键作用,对学生展开教育活动,辅导员应当与每个宿舍的舍长与班级内的朋辈志愿者进行沟通,使其主动劝诫舍友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做到早睡早起、健康生活[3]。

(五)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

学校需要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做好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第一,通过每学期的体检、体测,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心肺功能、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受力、身体协调性等等,并根据学生的体测情况给出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同时,学校做好体测数据收录、归档,判断学生的身体状况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运动科技、运动软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日常监测,例如,学生可以利用Keep健身计算自身的BMI,而后Keep健身会给出相应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再如,学生也可以利用薄荷、柠檬瘦身等软件进行身体监测,都可以帮助学生实施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借助软件上提供的建议和方案改善身体健康状况[4]。

(六)打造重视体质健康管理的校园环境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校园内,对此,学校可以将体质健康元素、运动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打造阳光生活、健康生活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学生形成健康意识、体育运动意识。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中心推送相关的图文信息,或者通过张贴标语创设相应环境,或者通过校内广播,在特点时间播放有关体质健康的内容,多种措施共同构建充满健康、充满运动元素的校园环境。此外,在校园环境建设期间,可以发挥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常态化活动营造相应氛围。

四、结论

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大学生身体状况来看,不少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肥胖、近视等问题,少部分学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运动,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观念,作息不够规律以及学校缺乏体质健康管理,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提质,提升身体素质,学校方面应当从体育运动宣传、饮食健康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规范生活作息、做好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以及创设校园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